家書系列一路品讀下來,從各個方面對老曾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總結图谷,老曾是如何從一個只會讀圣賢書的士子一步步成長為一代完人翩活,相信已經(jīng)有了答案阱洪。那么身在官場的他,心中堅持的理念又是怎樣的呢菠镇?首先冗荸,老曾讀過很多書,號稱熟讀歷朝歷代正統(tǒng)史書利耍,因此自命清高蚌本,很多時候對各種官場陋習很不習慣,甚至厭惡反感隘梨。其次程癌,老曾是一個心系天下、忠君愛國的人轴猎,他明白忠君愛國是每一個讀書人安身立命之所在陕壹,是天下士子能夠團結向上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宛瞄。
老曾是個推崇“明強”族操、“剛毅”停忿、“自立自強”的人。在他看來可婶,求人不如求己只祠,自立自強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任何一位做大事的人扰肌,要想能夠最終成功無非兩點:一是心有定見抛寝,生出倔強之氣,然后處事果敢曙旭;二是心中有恒盗舰,步步前行、日日不止桂躏、自有到期钻趋。這些道理今天看來非常簡單明白。遇事心有定見就不會猶疑不決剂习,處事果敢就不會視困難如山蛮位,心中有恒就不會半途而廢。這些都體現(xiàn)出老曾心中的浩然之氣鳞绕、自立自強失仁,也是做人做事的根本所在!值得學習们何!
1萄焦、心系國本,直言納諫
① 咸豐元年五月十四日,致諸弟·進諫言戒除驕矜
廿六日拂封,余又進一諫疏茬射,敬陳圣德三端,預防流弊冒签,其言頗過激切...余之意蓋以受恩深重在抛,官至二品,不為不尊萧恕;堂上則誥封三代刚梭,兒子則蔭任六品,不為不榮廊鸥;若于此時再不盡忠直言,更待何時乃可建言辖所?...是以趁此元年新政惰说,即將驕矜之機關說破,使圣心日就兢業(yè)而絕自是之萌缘回,此余區(qū)區(qū)之本意也∵菏樱現(xiàn)在人才不振,皆謹小而忽于大酥宴,人人皆趨習脂韋唯阿之風啦吧,欲以此疏稍挽風氣,冀在廷皆趨于骨鯁拙寡,而遇事不敢退縮授滓,此余區(qū)區(qū)之余意也。
咸豐元年五月肆糕,老曾在給弟弟的家書中提到:自己二十六日又進了一個諫疏般堆,敬陳圣德三端,預防流弊诚啃。目前自己和家人深受皇恩浩蕩淮摔,在這種時候再不盡忠直言,還等什么時候進言呢始赎?因此趁咸豐元年實行新政的機會和橙,直言納諫,使皇上心里一天天兢兢業(yè)業(yè)造垛,斷絕自以為是的思想萌芽魔招,這便是自己的一點小小用心。現(xiàn)在國家人才不振作五辽,都在小的地方謹小慎微仆百,而在大的地方疏忽大意,人人都習慣于唯唯諾諾奔脐、阿諛奉承俄周。希望通過這個諫疏扭轉一下朝中的不良風氣吁讨。
② 咸豐元年五月十四日,致諸弟·進諫言戒除驕矜
折子初上之時峦朗,余意恐犯不測之威建丧,業(yè)將得失禍福置之度外矣,不意圣慈含容波势,曲賜矜全翎朱,自是以后,余益當盡忠報國尺铣,不得復顧身家之私矣拴曲。然此后折奏雖多,亦斷無有似此折之激直者凛忿,此折尚蒙優(yōu)容澈灼,則以后奏折必不致或觸圣怒可知矣。父親每次家書店溢,皆教我盡忠圖報叁熔,不必系念家事。余敬體吾父之教訓床牧,是以公而忘私荣回,國而忘家。此次所寄折底戈咳,如歐陽家心软、汪家及諸親族不妨抄送共閱,見余忝竊高位著蛙,亦欲忠直圖報糯累,不敢唯阿取容,懼其玷辱宗族册踩,辜負期望也泳姐。
折子剛呈上時老曾覺得可能會觸犯威嚴,但剛毅倔強的性情也讓老曾把福禍得失置之度外暂吉。最后的結果是咸豐對這份諫疏沒說什么胖秒。對此,老曾在家書中繼續(xù)談到:從此以后自己更要盡忠報國慕的,不再去顧慮身家性命這些私事阎肝。父親每次家信都教育自己要盡忠報國,不必掛念家里肮街,因此今后然仍然以公而忘私风题,因國而忘家。這次寄信的底稿不妨抄給歐陽家、汪家及各親戚族人看看沛硅,使他們知道自己愧竊高位也想盡忠報國眼刃,不敢唯諾阿諛,否則會玷辱宗族摇肌,辜負祖宗的期望擂红。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围小。敢于直言納諫是需要很大的魄力和勇氣的昵骤,老曾作為平時說話辦事小心謹慎的人,能做到這一點難能可貴肯适,足見他心存對國家的忠誠大義变秦。反過來,這里邊也體現(xiàn)出老曾性格果敢框舔、剛強的一面蹦玫。老曾讀書是一本不完不讀下本直到博覽群書、寫日記反省自己堅持了一輩子雨饺、帶兵打仗采用結硬宅打呆仗直到最后勝利钳垮。別看老曾一副文弱的書生模樣惑淳,心中卻有一股子倔強和頑強之氣额港,也就是俗話說的狠勁兒。做事情比起狠來歧焦,還是老曾你贏了移斩!
從道光二十一年到同治年間,老曾從政期間經(jīng)歷了三個朝代绢馍,妥妥的三朝元老向瓷。粗略算下來、從翰林院起步舰涌、到禮部猖任、吏部、湖北瓷耙、江西朱躺、兩江、直隸等等搁痛,老曾等于將當時朝廷一多半的官職都做了個遍长搀,說他是官場老油條一點都不為過。但實際上鸡典,老曾是一個做人源请、做事、做官都十分踏實的人,用現(xiàn)代話講叫“實干家”谁尸。不管身居何職舅踪,他都能夠端正態(tài)度、認真工作症汹。他做事情既講究執(zhí)行力也講究效率硫朦,既能高屋建瓴宏觀考慮,也能注重細節(jié)把握微觀背镇,確實很會做官咬展。
2、實心辦事瞒斩,勤政愛民
③ 同治元年二月廿一日破婆,致季弟·述長江厘卡太多
長江數(shù)百里內(nèi)厘卡太多,若大通再抽船厘胸囱,恐商賈裹足祷舀,有礙大局,擬不批準烹笔。獲港厘局分成為數(shù)無多裳扯,擬批令改于華陽鎮(zhèn)分成,為數(shù)較多谤职,弟之所得較厚饰豺,又于外江水師無交涉爭利之嫌,更為妥善允蜈。諸囑保重冤吨,至要至要!
④ 同治元年四月初六日饶套,致九弟·述抽本省之厘稅
又有最大者漩蟆。金柱關可設厘卡,每月進款五六萬妓蛮;東壩可設厘卡怠李,每月亦五六萬,二處皆系蘇皖交界蛤克,弟以本省之藩司職位捺癞,抽本省之厘稅,尤為名正言順咖耘。
同治元年翘簇,老曾在給弟弟的家書中提到設厘金關卡的事:長江幾百里內(nèi)設的厘金關卡太多,如果大通再收船厘儿倒,恐怕商人們不敢行走版保,對大局有妨礙呜笑,因此自己不準備批準設立。獲港厘局分設機構不多彻犁,自己考慮改在華陽鎮(zhèn)分設叫胁,弟弟的所得比較豐厚,對外江水師沒有爭權奪利的嫌疑汞幢,更加妥當驼鹅。又有件最重要的事,金柱關可設厘卡每月收入五六萬款項森篷;東壩可設厘卡每月也可收入五六萬输钩,兩處都是蘇、皖交界仲智,弟弟以本省的藩司職位抽本省的厘稅是名正言順的买乃。
⑤ 咸豐十年七月十二日,致九弟季弟·以勤字報君钓辆,以愛民二字報親
默觀近日之吏治人心及各省之督撫將帥剪验,天下似無戡定之理。吾惟以一勤字報吾君前联,以愛民二字書報吾親功戚。才識平常,斷難立功似嗤,但守一勤字啸臀,終日勞苦。以分宵旰之憂双谆。行軍本擾民之事壳咕,但刻刻存愛民之心席揽,不使先人積累自我一人耗盡顽馋,此兄之所自矢者,不知兩弟以為然否幌羞?愿我兩弟亦常常存此念也寸谜。沅弟“多置好官,遴選將才”二語極為扼要属桦,然好人實難多得熊痴,弟為留心采訪,凡有一長一技者聂宾,兄斷不敢輕視果善。
咸豐十年七月,老曾在給幾位弟弟的家書中談到:暗暗觀察這些官員管理之道系谐、人心的動向巾陕,以及各省的督撫將帥的所作所為讨跟,天下似乎并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道理。唯以一個勤字報答鄙煤,以愛民二字報答父母晾匠。自己才能見識都平常,很難立功梯刚,但守一個勤字終日勞苦凉馆。行軍本來是騷擾百姓的事,但時刻存一種愛民的心亡资,不讓祖先積累的德澤消耗殆盡澜共。沅弟“多置好官,遴選將才”兩句話極為扼要锥腻,然而好人難以多得咳胃,弟弟們也代為留心觀察,凡有一技之長的自己決不敢輕視旷太。
老曾做官既不偷奸苏剐福滑,也不奉迎拍馬供璧,更多的是剛正不阿存崖。他是個做事很勤懇的人,一勤天下無難事睡毒,勤于讀書和做事的老曾把這種優(yōu)良作風也帶到了官場中来惧,很多事情都事必躬親、常抓不懈演顾,可以說他的勤政實干做派是當時官場的一股清流供搀。晚清時期吏治敗壞、地方問題堆積如山钠至。老曾早就看到這些問題葛虐,經(jīng)常向朝中提出整傷吏治,并在湖北棉钧、兩江屿脐、直隸等自己先后居官的地方大力整頓吏治,經(jīng)過他的一番大刀闊斧地整飭宪卿,地方吏治民風全部為之一振的诵、煥然一新。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佑钾,上陣父子兵”西疤,老曾看重的不僅僅是自身的一腔抱負,更是曾家一門的興衰榮辱休溶。老曾進京為官后時刻關注著諸位弟弟的學業(yè)前途代赁,并幾次將弟弟們接到身邊親自輔導撒遣。咸豐年間,老曾創(chuàng)建湘軍對抗太平天國時又將弟弟們帶入軍中管跺,一方面是繼續(xù)錘煉他們增長能力和見識义黎,另一方面也是兄弟同朝為臣、互相照應豁跑。作為家族里的領頭雁廉涕,老曾時刻關心幫助下邊兄弟,從政經(jīng)驗傾囊相授艇拍,手把手的對兄弟傳幫帶狐蜕,真正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
3卸夕、對兄弟傳幫帶层释,從政經(jīng)驗傾囊相授
⑥ 咸豐八年正月十一日,致九弟·為政切不可疏懶
余生平之失快集,在志大而才疏贡羔,有實心而乏實力,坐是百無一成个初。弟年紀較輕乖寒,精力略勝于我,此際正宜提起全力院溺,早夜整刷楣嘁。昔賢謂宜用猛火煮、慢火溫珍逸,弟今正用猛火之時也逐虚。弟此時以營務為重,則不宜匙簧牛看書叭爱。凡人為一事,以專而精摹量,以紛而散涤伐。荀子稱耳不兩聽而聰馒胆,目不兩視而明缨称,莊子稱用志不紛,乃凝于神祝迂,皆至言也睦尽!
咸豐八年正月,老曾在給九弟曾國荃的家書中談到:自己生平的過失是志大才疏型雳,有實實在在的心愿而缺乏實力当凡,所以一事無成山害。弟弟年輕精力旺盛,這時最適合全力以赴日夜整頓沿量。過去圣賢說要用“猛火煮浪慌,慢火溫”,現(xiàn)在正是應該用猛火煮的時候朴则。弟弟現(xiàn)在以營務為重权纤,不適合經(jīng)常看書乌妒,但凡做一件事只有專一才能精到汹想,做到專一就不會散漫。荀子說“耳朵同時不聽兩件事就耳聰撤蚊,眼睛同時不看兩處就明白古掏。”莊子說“集中心志不分散侦啸,就凝集成智慧槽唾。”都是至理名言光涂!
⑦ 咸豐八年五月初六日夏漱,致九弟·述弟為政優(yōu)于帶兵
余前言弟之職以能戰(zhàn)為第一義,愛民第二顶捷,聯(lián)絡各營將士各省官紳為第三挂绰。今此天暑困人,弟體素弱服赎,如不能兼顧葵蒂,則將聯(lián)絡一層,少為放松重虑,即第二層亦可不必認真践付,惟能戰(zhàn)一層,則刻不可懈缺厉。弟保同知花翎永高,甚好甚好!將來克復府城提针,自可保升太守命爬。吾不以弟得官階為喜,喜弟之吏才更優(yōu)于將才辐脖,將來或可勉作循吏饲宛,切實做幾件施澤于民之事。門戶之光也嗜价,阿兄之幸也艇抠!
同年五月幕庐,老曾又給九弟曾國荃去了一封家書:前次說弟弟的職責以能戰(zhàn)斗為第一要義,愛民第二家淤,聯(lián)絡各營將士异剥、各省官紳為第三。弟弟身體素來虛弱絮重,如不能兼顧届吁,那就把聯(lián)絡和愛民這兩點略為放一放,能戰(zhàn)斗這一點卻時刻不能放松绿鸣。弟弟保舉了同知花翎疚沐,將來克復府城自然還可以保舉升任太守。自己不因弟弟得官階而高興潮模,而為弟弟做官的才能好過帶兵的才能而高興亮蛔,將來或可做個剛正廉明的官,切實做幾件對老百姓有實惠的事擎厢,那是曾家門戶的光榮究流,為兄的幸運!
老曾的幾位從軍的弟弟动遭,除了九弟曾國荃之外芬探,其余兩位先后戰(zhàn)死或病死。湖北武昌厘惦、安徽安慶偷仿、江西九江以及江蘇金陵都是這位“曾鐵桶”曾國荃攻克的。按照老曾的說法“自安慶以至金陵宵蕉,沿江六百里酝静,大小城隘,皆沅弟之所攻取羡玛,余之幸得大名别智,皆沅弟之所贈送也”,老曾對外說的是自己的功名稼稿,包括受封侯爵等統(tǒng)統(tǒng)都是依靠九弟曾國荃斬關奪隘薄榛、拿下天平天國的功勞。當然让歼,這是老曾的一種謙虛的說法敞恋,曾國荃能夠不斷建功立業(yè),顯然是老曾苦心栽培的結果是越。
心有定見耳舅、生就倔強之氣、處事果敢倚评;審時度勢浦徊、關鍵時刻勇于直言納諫;不管身居何職能夠端正態(tài)度天梧、認真工作盔性,既講究執(zhí)行力也講究效率,既能高屋建瓴宏觀考慮呢岗,也能注重細節(jié)把握微觀冕香;以公而忘私、因國而忘家后豫、盡忠報國悉尾、無愧祖宗;認真分析總結各省督撫將帥的為官之道挫酿,最終確立以勤政愛民為立身之本构眯;時刻關心幫助自己弟弟,從政經(jīng)驗傾囊相授早龟,力保曾家長盛不衰...老曾的這些為官之道即使在今天看來也仍是非常高明的惫霸!再次學習了!收隊葱弟!
< 第二十八章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