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致后來的我們
——回眸世紀之交的學院群英
不惑之年办素,走上新崗位也快兩年了,有沒有具體想過未來的道路是怎樣的呢? 這個時候柬泽,有朋友送我一本16K小冊子——學院于2001年9月為迎接院慶編印的《名師園地》童叠。
在我所閱讀過的那么多介紹教師成長的書中框喳,這一本相當特別,目前為止最有意義厦坛。它記錄了18位當時具有代表性的學院精英的成長歷程五垮,仿佛是《史記》里的“列傳”,每篇主要分“簡介”“正文”“榮譽和著作”三個部分杜秸,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世紀之交學院人的風采放仗。這些前輩中,大部分我都不認識(但絕大多數(shù)名字是知道的)撬碟,認識的一小部分也都是一直給我低調謙和的印象诞挨。
他們既是平凡的莉撇,又是不平凡的——面對樸實、務實而又充實的一群人惶傻,我也只能想到如此平實的句子了棍郎。然而,讀著讀著银室,你會猶如置身漓江游船涂佃,天青氣爽,感受那一座座山峰與你擦肩而過粮揉!
一巡李、兩位老院長
馬驍院長出生于1941年,在2001年時已經(jīng)出書近40本扶认,其中編著于1986年的《化學自習與輔導(第三冊)》在當時已經(jīng)發(fā)行了近百萬冊侨拦。他專業(yè)發(fā)展的秘笈之一就是“從一開始當教師就注重課外資料的收集”,而且隨著自身的成長辐宾,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關注重點狱从,一步一個臺階。1962年~1966年叠纹,他摘錄了大量與化學教學有關的科普資料季研;1976年~1985年,他關注新的教學法和給人以啟迪的化學試驗誉察;1985年以后与涡,他把重點放在課程論和現(xiàn)代心理知識方面;1990年被評為特級教師持偏。
徐韻安院長出生于1946年驼卖,在2001年時已經(jīng)“寫了洋洋灑灑四百萬字”,而且擅長多種文體鸿秆。他的特點是敢于大膽嘗試酌畜、大膽創(chuàng)新,在課程改革起步階段卿叽,積極參加市里的區(qū)縣骨干教師培訓桥胞,率先將新理念、新方法運用于課堂教學實踐考婴。他經(jīng)常主動參與市里組織的一些教材與教參的編寫工作贩虾,例如,參編《初中法律常識教學參考書》就使得他“寫作開了頭”蕉扮≌福“傳記”中最后寫道“他至今還堅持在寫作”,其實喳钟,17年后的今天他仍然還堅持每天至少寫作3000字——這是他前不久講座時說的屁使。
二、綠葉的情懷
張和平老師今年剛剛退休奔则。由于我們在不同校區(qū)蛮寂,我與他接觸不太多∫撞纾看了“傳記”之后酬蹋,我才知道這位工會主席在業(yè)務上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他指引下,一大批基層學校的青年教師迅速成長)抽莱。在形成于2001年的他將近兩頁紙的“榮譽和著作”的開頭范抓,我們就能看到“1987年? 被評為區(qū)新長征突擊手;1989年? 被評為區(qū)新長征突擊手食铐;1991年? 被評為上海市新長征突擊手”……遙想和平當年匕垫!贊!
葉聲揚老師的名字也是如雷貫耳虐呻,在數(shù)學教育及研究領域造詣極其深厚象泵;“傳記”中的有關記敘較好地說明了他的功夫來自哪里,比如斟叼,“1978年……葉聲揚一頭扎進了數(shù)學偶惠,他用三年的時間潛心研究初中數(shù)學習題,又用三年的時間刻苦鉆研高中數(shù)學習題……”朗涩。李一新老師“那博學多才的書生氣忽孽,那吃苦耐勞的拼搏精神,那敬業(yè)愛崗的工作熱情谢床,常令人產(chǎn)生振奮精神之感兄一,產(chǎn)生消釋鄙俗之心”;我上次在52中校慶老校友返校聚會活動中遇到他萤悴,才知道他原來是52中校友瘾腰,而此時他已退休了。黃怡老師也退休了嗎覆履?同為民盟盟員的我經(jīng)程E瑁看到她充滿活力的朗誦與表演;我特別喜歡“傳記”中的這一句:“她認為硝全,上課栖雾,不僅能為教研工作獲取大量的第一手的感性材料,更有利于把自己的教研理念通過教學實踐伟众,開展進一步的研究析藕、總結〉氏幔”
三账胧、科研永流傳
科研室主任邵驥順老師的格言是“教貴有術竞慢,學貴在勤”,他在當年這18位精英之中是比較年輕的治泥,現(xiàn)在則是我們的“老法師”筹煮。“傳記”以“十年磨一劍”為題記敘了他的專業(yè)精神(對于歷史學科居夹、對于教育科研败潦、對于職培課程),他在39歲時出版的《中國旅游歷史文化概論》創(chuàng)造了多項記錄准脂,至今仍是全國高校部分專業(yè)學生的指定教材與熱門讀物劫扒。別的不說,僅僅看一下這本書的被引用情況狸膏,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嗎沟饥?
還有幾位現(xiàn)已退休的教育科研人,盡管我不認識环戈,但也十分敬佩闷板。仲執(zhí)老師執(zhí)著于他的“認知教學均衡理論”,并“把自己畢生的所學用于教育研究管理”院塞;朱鴿翔老師多次參加市級遮晚、國家級教育課題研究,始終堅信“在做中學拦止,在學中做县遣,我們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來!”汹族;王鈺城老師“走到哪里萧求,就與大家一起研究、一起探討顶瞒,堅定地走在艱辛的教育科學探索道路上”……
“高尚的師德風范”“出色的業(yè)務建樹”“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我覺得黃怡老師“傳記”中的三個小標題不僅很好地詮釋了這位盟友前輩的“名師”之路夸政,也同樣可以用來詮釋其他所有前輩們的“名師”之路。
繼往開來榴徐,默默耕耘守问。“名師”者坑资,為人——為學——為師耗帕,我們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