雯雯的手表丟了,媽媽問:“丟哪兒了盯荤?”雯雯毫不在意地說:“哦馋吗,不知道,忘了”嘴里說著就去找手機玩秋秤。媽媽看見她玩手機宏粤,氣就不打一處來,隨手奪過手機灼卢,狠狠的摔在地上绍哎。
過后,看見雯雯在哭鞋真,媽媽才意識到自己是不是有些過分崇堰?
這是雯雯家的一段生活中小插曲,事后涩咖,雯雯媽對我說起此事赶袄,說自己遇到此類問題就有情緒,事后又后悔抠藕,怎么辦?
我認為雯雯媽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蒋困、有大局觀
孩子犯錯是正常的事情盾似,哪個孩子不是在犯錯—嘗試—犯錯—再嘗試中成長呢?如果家長對待孩子的行為是一種寬容的心態(tài),就不會上綱上線零院。
雖然不用跟孩子較勁溉跃,但做家長的需心中有一個方向,你知道哪些行為對于孩子比較重要告抄。孩子在做這些事的時候撰茎,你只需要給她肯定和認可,并告訴為什么打洼,她就會一直去做龄糊,不用事事操心。另外募疮,多鼓勵孩子自己制定自己的行動計劃炫惩,做到后再給予回饋。
二阿浓、明確自己是一個家長的身份
也許你會說他嚷,這還用說嗎?但事實是芭毙,家長不一定能夠做到筋蓖,案例中的雯雯媽看到雯雯手表丟了還一臉的不在意時,就有了情緒退敦。再看她一心想玩手機而不知道做作業(yè)時粘咖,更是有了憤怒,所以才有了摔手機的一幕苛聘。
家長之所以要明確家長的身份涂炎,目的是提醒自己是一個引領者的身份,而不是陷入到對錯的糾結(jié)中设哗,因為你的行為不像話唱捣,所以我才生氣上火,潛臺詞是:"都是你的錯"网梢。孩子感受到的是指責的時候震缭,會本能的和家長對抗,而不是配合战虏。
家長的行為不只是為了發(fā)泄情緒拣宰,而是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行為讓孩子學到什么?有什么感悟烦感?
在此案例中巡社,雯雯媽只是發(fā)泄了情緒,并沒有和雯雯溝通這件事情哪里做的不對手趣,為什么晌该?摔手機這種做法只能讓孩子學會遇到事情用發(fā)火來解決,而不是通過溝通達成合作。
三朝群、尊重孩子的心理感受燕耿,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
孩子和家長有沖突姜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誉帅,家長情緒化教育的糟糕之處是心情不好的時候,孩子稍微淘氣右莱,就會心煩氣躁蚜锨,對孩子發(fā)泄心中不滿。而不是借助事情讓孩子明白做事的道理隧出,明白做事規(guī)則是什么踏志?
孩子不是家長的情緒垃圾桶,她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獨立個體胀瞪,小孩也需要得到大人的尊重针余。當孩子長期感受到不公平待遇,或長期壓抑凄诞,就會嘗試各種方式和大人對抗圆雁,包括拖延,不好好學習帆谍,玩游戲上癮等損害孩子身心健康的行為伪朽。
想從根本上改變孩子的行為模式,還是要從平時與孩子的互動模式上入手汛蝙,審視一下你的行為讓孩子感受到是什么烈涮?是你的指責,還是你真心為她的利益考慮窖剑。
只有孩子感受到家長站在她的立場坚洽,真心為她考慮,她才感覺到安心西土,才也才會主動配合家長的行為讶舰。所以,解決問題需要先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需了,再考慮如何解決問題就會事半功倍跳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