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邵友光 編輯:馮曉暉
廬山桂,歷來不尋常或粮,很早就出現(xiàn)在文人墨客的筆下。早在唐代白居易于江洲(今九江)任司馬時(shí)帜消,就用極大的熱情贊美了它浓体。
他在《潯陽三題并序》中云:
廬山多桂樹命浴,湓浦多修竹,東林寺有白蓮花媳溺,皆植物之貞勁秀異者碍讯,雖宮囿省寺中,未必能盡有蝎困。夫物以多為賤倍啥,故南方人不貴重之虽缕。至蒸爨其桂,剪棄其竹伍派,白眼于蓮花者剩胁。予惜其不生于北土也,因賦三題從唁之倍踪。
《廬山桂》
偃蹇月中桂,結(jié)根依青天扩借。
天風(fēng)繞月起缤至,吹子下人間。
飄零委何處嫉到,乃落匡廬山月洛。
生為石上桂细层,葉如翦碧鮮疫赎。
枝干日長大捧搞,根荄日牢堅(jiān)狮荔。
不歸天上月,空老山中年创坞。
廬山去咸陽受葛,道里三四千偎谁。
無人為移植,得入上林園闰渔。
不及紅花樹铐望,長栽溫室前茂附。
注:
《潯陽三題并序》包括三首詩营曼,即《廬山桂》《湓浦竹》《東林寺白蓮》愚隧。本文只引《廬 山桂》一首狂塘。
偃蹇:高聳。
根荄(ga?i):植物的根妈踊。
上林:漢代宮苑名泪漂,在長安。
何橋桂花樹 編者攝于2021年10月
詩中所言赘风,廬山桂邀窃,高貴傲慢,是月亮上的桂 花樹種瞬捕。落入人間的廬山桂舵抹,在石縫里生長,枝繁 葉茂扇救,根系堅(jiān)牢香嗓。廬山桂,本應(yīng)登帝王宮苑大雅之 堂沧烈,這時(shí)卻無人問津像云。
1200 多年過去了蚂夕,白居易詩中的廬山桂不知近況如何双抽?
如今那些尋常的桂花樹闲礼,飄香于村村落落、家家戶戶慎菲。名貴的古桂樹锨并,廬山也有。據(jù)《廬山古樹》畫冊記載:獅子庵有一棵宋代雙獅桂解幼,樹齡 1000 余年撵摆,胸圍 3.75 米害晦,高 9.5 米;秀峰寺雙桂堂前有兩棵壹瘟,樹齡亦在千年以上稻轨,胸圍 2.3 米,高 15 米政冻;棲賢寺院內(nèi)有一棵桂花樹粱挡,樹齡 500 余年俄精,胸圍 1.85 米,高 12 米嫌套。
【編后記】
沒想到何橋桂花樹這么有名。何橋位于馬尾水景區(qū)內(nèi)魏蔗,編者的家就在這里痹筛,房前屋后馬路邊都是桂花樹,每到金秋時(shí)節(jié)谣旁,樹上開滿了黃白色的細(xì)小的桂花榄审,甜香便彌漫在山野間杆麸。
這時(shí)節(jié)總有些別出來的中老年男女來打桂花,用傘倒在地上接著饼问。桂花太小揭斧,用手摘麻煩未蝌,不如來得粗暴些。于是就有本地人過來呵斥:你摘花就罷了萧吠,踹樹甩枝子就做過了吧纸型?
何橋桂花樹 編者攝于2021年10月
一千多年前白居易在江州看到的就是這等情形,于是他寫了《潯陽三題》狰腌,感嘆本地人不珍重花木,甚至將桂花蒸熟了做菜瑰枫,可謂暴殄天物。有人說《潯陽三題》是諷諭詩尸诽,用來勸解世人盯另。編者認(rèn)為這三首是感傷詩鸳惯,白居易贊美的桂、竹究恤、蓮后德,這些貞勁秀異者瓢湃,不生于北方(指的是長安),在南方不被待見雾叭。說的是誰落蝙,當(dāng)然是他自己筏勒。
這是詩人的感嘆,南橘北枳管行,南方的草木本就難以在北方栽種捐顷,即便活了,也會如那些俊秀的狀元郎一樣废赞,大多都混成貪官污吏唉地、酒色之徒。
白居易在江州的詩作有三百多首屠尊,細(xì)讀總能找到些很有價(jià)值的東西耕拷⊥邢恚《琵琶行》那句“商人重利輕別離闰围,前月浮梁買茶去”羡榴,編者依此證明九江茶市有1200年歷史碧查。
何橋桂花 編者攝于2021年10月,何橋家中
《潯陽三題并序》中的“至蒸爨其桂”一句校仑,證明九江食用桂花有1200年歷史忠售。如此說來,桂花年糕這道傳統(tǒng)菜肴迄沫,當(dāng)然必然以及肯定稻扬,是九江的千年名菜。它如此高雅孤絕羊瘩,在江西名菜中也能獨(dú)占鰲頭泰佳,什么粉蒸肉、三杯雞之流尘吗,聽名字都弱爆了逝她。
您說白居易瞧不上?他也瞧不上買茶商人睬捶,由有什么關(guān)系汽绢,歷史證據(jù)從來都是選擇性使用。您說白居易的詩里沒有年糕?放心积仗,總能給你找到,馮老師可就是干這個(gè)的漱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