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不變≠結果不變
——正確把握經濟學試題中的“其他條件不變”
條件不變≠結果不變(完整版)條件不變≠結果不變(完整版)
【提要】“其他條件不變(不考慮其他因素)”是經濟學試題最常見的文字表述嬉愧,這個貌似極為簡單的表述杆融,卻經常被錯誤地理解和使用累澡。命題者錯誤使用這個表述就有可能導致試題不科學吉嫩、解題者錯誤理解這個表述就有可能無法準確解答相關試題而失分,因此無論是命題者還是一線師生都有必要正確把握這個常見的表述肃晚。
【關鍵詞】經濟學熏版;條件咖驮;結果;其他條件不變
【正文】
考查某種因素的變動對相關因素的影響启妹,是經濟學試題常見的考核內容筛严,在這類試題中,“其他條 件不變(不考慮其他因素)”是這類試題中最常見的文字表述饶米。這是因為市場上各種因素之間存在著多種多樣的聯(lián)系桨啃,往往存在多種經濟因素同時影響某一因素的情況,因此檬输,經濟學分析某種因素變動對另一種因素的影響照瘾,就必須假定一個前提,即假定除了該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都保持不變丧慈。命制和解答此類試題析命,必須正確區(qū)分“條件不變”與“結果不變”,才能保證命制的試題無科學性錯誤逃默,才能保證解題任務的順利完成【榉撸現以高考試題、模擬試題為例完域,分析常見的對“其他條件不變”的理解和使用錯誤昼浦,希望能對試題的命制與解答有所啟發(fā)。
一.價格變動是價值變動的“結果”
2016年之前筒主,四川省擁有高考自主命題權关噪,2008年該省的文綜試卷曾經有一道價值量計算題引起過普遍的質疑鸟蟹,該題堪稱錯用條件與結果的“經典”,原題如下:
(2008年高考四川文綜·24)假設某國2007年生產M商品10億件使兔,單位商品的價格為10元建钥,M商品價值總額和價格總額均為100億元。如果2008年從事M商品生產的勞動者數量增加10%虐沥,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10%熊经,其他條件不變,則2008年M商品的價值總額和價格總額分別為( )
A.100億元和110億元 B.110元和110億元
C.110元和121億元 D.121億元和121億元
公布的答案是:C
【試題簡析】該題的答案明顯是按照“價格不變”計算得出的欲险,過程如下:
2007年1件M商品的價格10元镐依,意味著1件M商品的價值就是10元,2008年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10%天试,則1件M商品的價值就是10÷(1+10%)槐壳,而2008年的產量為10×(1+10%)×(1+10%),故2008年M商品的價值總量=10÷(1+10%)×10×(1+10%)×(1+10%)=110億元喜每。
2008年M商品的價格不變還是10元务唐,故2008年M商品的價格總量=10×10×(1+10%)×(1+10%)=121億元。
該題面世后带兜,《中學政治教學參考》《中學文科·教研論壇》等多家期刊發(fā)過質疑該題的文章枫笛,大家一致認為該題是一道有失嚴謹的試題,只是質疑者沒有從“條件”與“結果”區(qū)別的角度來分析這道試題的錯誤刚照,而事實上刑巧,命題者出錯的根源在于不能區(qū)分“條件不變”與“結果不變”,理由如下:
按照教材理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无畔,價值決定價格海诲,價值是價格變動的決定性因素,只要價值變動價格就會隨之發(fā)生變動檩互,也就是說在二者的關系中特幔,價格是價值變動的“結果”而不是“條件”,所以“其他條件不變”指的應該是原材料價格不變闸昨、供給關系不變等蚯斯,但不可能包括“價格不變”。
高考試題的影響是不可小噓的饵较,最近幾年的模擬題中還常見“價值總額”與“價格總額”不一致的情況拍嵌,都與該題的誤導有直接關系。
說明:有部分教師認為循诉,試題中的價格是市場價格横辆,生活中存在價值縮小市場價格不變的可能,這也應該是是命題者的理由茄猫。對于這個問題狈蚤,筆者曾經與北師大李兆宜教授進行過交流困肩,并提出了“價值量計算中的價格指的是與價值相符的價格,是理論上的價格脆侮,而不是市場價格锌畸,市場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是不確定的,也是不能計算的”觀點靖避。(詳見《思想政治課教學》2013年第6期潭枣,《破解圖像題之“亂象”》)。
該題考查的是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理解幻捏,認為價值變動價格不變盆犁、價格總額與價值總額不一致,本身就已經違背了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篡九,因此谐岁,無論從哪個角度,該題的答案都是不能自圓其說的瓮下。
二.需求增加是產品性能提高的“結果”
2018年模擬試卷中有一道需求增加當成“條件”的供求曲線試題翰铡,該題以京滬高鐵擴容提速為背景材料钝域,立意新穎讽坏,因此廣為流傳,該題如下:
(安徽江淮十校2018屆高三4月聯(lián)考·12)2018年4月10日起京滬高速線旅客列車擴容提速例证,使用“復興號”動車組擔當的列車由現行的7對增至15對路呜,按時速350公里運行。其他條件不變织咧,“復興號”列車的供求變動圖示(D胀葱、D’分別代表變化前后的需求曲線,S笙蒙、S’分別代表變化前后的供給曲線)是:
公布的答案:D
【試題簡析】
題干文字說的很清楚抵屿,“京滬高速線旅客列車擴容提速”,“擴容”就是題中的“列車由現行的7對增至15對”捅位,“提速”就是在要來的基礎上提高到“時速350公里”轧葛。擴容增加了列車的容量,屬于供給增加艇搀,選D是沒有疑問的尿扯。問題是,“提速”后價格不變焰雕,乘客的數量會不會增加衷笋?
從理論上說,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矩屁,產品性能的提 條件不變≠結果不變(完整版) 高必定帶來需求的增加辟宗。在高鐵的價格不變的情況下爵赵,高鐵提速使得乘坐高鐵更加節(jié)省時間,因此就會帶來乘客的增加慢蜓,也就是說亚再,高鐵的需求會隨之增加,因此晨抡,筆者以為氛悬,答案選C也是成立的,因為圖C所顯示的就是價格不變需求增加耘柱。
很明顯如捅,命題者認為“需求”屬于“其他條件”。實際上调煎,“需求變”是高鐵提速的“結果”不屬于“條件”的范疇镜遣,命題者誤以為“其他條件不變”包括“需求不變”,這不但是不符合經濟學理論士袄,也是與實際不符的悲关,因為生產經營者提高產品性能的目的就在于擴大需求。
三.幣值變動是條件娄柳,匯率變動是結果
與匯率計算有關的試題是近年來模擬試卷中常見的一種試題寓辱,在該類試題中也普遍存在誤解(用)“其他條件不變”的現象,下面是其中的一道:
(河北省保定市2016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調研·12)我國某公司2015年生產的A產品美元價格為210美元赤拒。假如2014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為1:6.1秫筏,和2014年相比,2015年該公司生產A產品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0%挎挖,而人民幣對美元升值5%这敬,其他條件不變,交換也遵循市場規(guī)律蕉朵,則我國2015年一單位A商品的價值用人民幣表示為( )
A.1220元 B.1281元 C.1345.05元 D.月1016.67元
網上的答案是A
【試題簡析】
按照市場規(guī)律崔涂,匯率變動是由于幣值(購買力)的變動引起的,幣值變動是匯率變動的條件始衅。試題明確說明交換遵循市場規(guī)律冷蚂,意味著試題中的匯率變動不是國家操作的而是由幣值變動引起的。無論是人民幣幣值的變動還是美元幣值的變動觅闽,都能夠引起匯率的變動帝雇。試題告訴我們人民幣對美元升值5%,但沒有告訴我們匯率變動的原因蛉拙,因為“其他條件不變”可以是美元的幣值(購買力)不變尸闸,也可以是人民幣的幣值(購買力)不變,不能確定是哪個因素不變,答案就不能確定吮廉。
(1)如果“其他條件不變”指的是人民幣的幣值不變苞尝,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是由美元貶值引起的,由于A商品的價值不變宦芦,不管美元幣值如何變化宙址,2015年單位A商品用人民幣表示的價格與2014年都是一樣的,2014年1件A商品的價格是210×6.1=1281元人民幣调卑。
(2)如果“其他條件不變”指的是美元幣值不變抡砂,人民幣對美元升值5%是由人民幣對內升值5%引起,則去年1281元人民幣的A商品在 2015年的價格為1281÷(1+5%)=1220元人民幣恬涧。
總之注益,試題中的“其他條件不變”是有歧義的,該題的答案是不確定的溯捆。丑搔。
四.識別幾道高考試題中的“其他條件不變”
近年來有幾道高考試題準確適用了“其他條件不變”,能夠弄清楚其中的條件指的是什么提揍,有助于我們正確把握此類試題啤月。
例1.(2018全國高考文綜 I卷·12)根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如果生產某種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劳跃,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谎仲,與生產該商品相關的判斷如上表所示。其中正確的是(A )
條件不變≠結果不變(完整版)
A.① B.② C.③ D.④
【解讀】影響“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售碳、“單位商品價值量”的主要因素有社會勞動生產率强重、勞動強度绞呈、勞動熟練程度等贸人,影響“商品數量”與“商品價值總量”的主要因素是社會勞動生產率與生產規(guī)模等,試題給出的條件是社會勞動生產率變動佃声,那么其他條件就應該是勞動強度和勞動熟練程度艺智、生產規(guī)模等。
例2.(2018全國高考文綜II卷·13)某國是全球最大的鋼鐵進口國2018年3月該國決定將進口鋼鐵關稅大幅度度提高至25%圾亏。不考慮其他因素十拣,短期內上調關稅對該國鋼鐵制成品消費的影響路徑是:
①鋼鐵進口成本上升 ②國家關稅收入增加 ③鋼鐵制成品價格上漲
④鋼鐵企業(yè)利潤增加 ⑤消費者的利益受損 ⑥消費者的利益增加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讀】影響鋼鐵制成品價格的主要因素有鋼材的價格、制造業(yè)的工資成本志鹃、生產經營鋼鐵制成品行業(yè)的增值稅率等夭问。試題中的某國提高進口鋼材的價格,勢必引起進口鋼材價格的上漲曹铃,如果該國大幅下調本國鋼材生產的稅率缰趋、本國煉鋼企業(yè)工資大幅下調等,就會引起本國鋼材價格的大幅下降,還有鋼鐵制成品行業(yè)工資成本下降等秘血,就不會出現題枝③的“鋼鐵制成品價格上漲”味抖,因此該題中的“其他條件”主要是指該國國產鋼材生產稅率、本國相關企業(yè)的工資成本等灰粮。
除了上面的兩道高考試題仔涩,2018年高考試卷中包含“其他條件不變”的試題的試題還有2018全國高考文綜 I卷第14題、2018江蘇高考政治試卷第10題等粘舟,限于篇幅這里就不再分析了熔脂。
簡單的結語
經濟學試題中最常見的“其他條件不變”是個簡單的表述,也是個容易出錯的表述柑肴,準確把握這個表示的本意锤悄,要區(qū)分經濟因素中的“條件”與“結果”,其中的不要把“結果”錯誤地當成條件嘉抒,只有準確把握條件與結果的關系零聚,才能正確命制和解答這類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