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并不是我2016年做的第一本書介汹,卻是最美的一本,也是付出了最多精力的一本舶沛,把它放在第一篇寫嘹承,當個好引子吧。
這本書在最初策劃時的定位是一個美美的筆記本如庭,里面只有日本學者細井徇手繪《詩經(jīng)》中動植物的原稿叹卷,然而開始排版設計時我們碰上了一個牛掰的設計師,脾氣和才華齊飛(且不表我受了他多少氣)坪它,非嫌內(nèi)容太單薄骤竹,一副“你不改我就不設計”的高冷姿態(tài)。當然我們下決心修改不是屈服于他的高冷往毡,而是覺得他說的話的確有道理蒙揣。能讓讀者更深刻地了解詩經(jīng)里那些美麗的動植物,何樂而不為开瞭?
于是我們開始對整本書的內(nèi)容進行補充懒震。既然畫的是《詩經(jīng)》里的動植物罩息,首先我們想到的是要把提到這種動植物的《詩經(jīng)》原文放進去,這樣就有據(jù)可查了个扰〈膳冢可是,寫于兩千多年前的《詩經(jīng)》畢竟是詩递宅,讀者真的能理解這些動植物出現(xiàn)在詩句中的意義嗎崭别?
思量再三,我們加上了《本草綱目》《陸疏》等經(jīng)典古籍中關(guān)于這些動植物的相應記載恐锣。畢竟“以古釋古”是最能原汁原味保留其原始含義的做法。而這樣又出現(xiàn)了一個新問題:文言畢竟是文言舞痰,動植物名稱都偏古雅土榴,對現(xiàn)代人來說比較陌生,這些植物如今是否存在响牛?又叫什么呢玷禽?
多方查證資料,我們把關(guān)于這些動植物的現(xiàn)代名稱呀打、習性及用途總結(jié)整理了出來矢赁,這樣讀者就能非常確定這種植物到底是什么了。比如蒹葭贬丛,其實就是蘆葦撩银。
這樣,這本書的雛形就華麗麗地形成了豺憔,全書分四大板塊:對開高清手繪大圖额获、《詩經(jīng)》原文、古籍釋詁、現(xiàn)代解讀。它終于不再是一個“瘦弱的孩子”了卵渴!
搞定了內(nèi)容弱睦,輪到自帶BGM的牛掰設計師登場了。這位大神的才華不是蓋的蕴茴,他有著對書最敏銳的感覺、最走心的堅持。我們所有人為他的設計讓路奥喻,夾道歡迎,因為心服口服非迹。
首先衫嵌,說內(nèi)文〕垢眩總體來說楔绞,這本書我們要讓讀者最大程度地感受到《詩經(jīng)》中動植物的美结闸,所以內(nèi)頁一張圖占了對開的兩頁,比局促在一頁上的視覺效果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酒朵。內(nèi)文中的字體選用小小的楷體桦锄,邊框線畫得細細的,盡顯精致復古蔫耽。
其次结耀,說封面。設計師選了一張美美的植物圖做在封面上匙铡,為了讓讀者更直觀地了解這本書的四大板塊图甜,我們特意將與封面圖對應的文字放在了封底上。
再次鳖眼,說裝訂黑毅。為了讓讀者有更好的閱讀體驗,設計師簡直操碎了心钦讳。經(jīng)典的裸脊鎖線的裝訂方式矿瘦,可以讓你180度攤平每一頁,細細欣賞內(nèi)文的高清大圖愿卒。
另外缚去,還有諸多細節(jié):設計師特意保留了日本原版書的風貌,封面上的標簽折痕都在琼开,里面的手繪圖也只是修掉了歲月留下的臟污易结、雜點等;“書中書”的形式讓人耳目一新柜候;目錄上各種動植物名稱中的生僻字特意標注了拼音衬衬;書的最后附上了二三十頁的筆記頁,讓你盡情書寫自己的詩意改橘;書的三面切口都刷了古典的朱紅色滋尉;為達到最好的視覺效果,內(nèi)文最后印刷的顏色是我們從印了40多張的顏色中挑選出來的……
雖然在完成這本書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諸多辛苦飞主,但我想狮惜,為“美”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詩經(jīng)》中的動植物穿越時空來到我們面前碌识,別讓它們漸行漸遠碾篡,漸被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