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漫畫大家很熟悉吧,講的是一對夫妻和一頭驢子的故事铐姚。
剛開始是妻子騎著驢子策肝,丈夫牽著驢,路人指指點點:像什么樣子隐绵?這女人太不像話之众,居然讓男人牽驢。妻子聽了依许,臉紅了棺禾,便和丈夫換了個位置。
這下變成丈夫騎驢峭跳,妻子牽驢膘婶,沒走幾步,路人又開始指指點點:像什么樣子坦康?這男人太不像話竣付,居然讓女人牽驢,大男子主義滞欠。這下丈夫又臉紅了古胆,他們決定夫妻倆一起騎驢。
兩人騎著驢筛璧,又沒走幾步路逸绎,路人指指點點的更加厲害了:像什么樣子?兩個人騎這一頭小毛驢夭谤,這分明是虐待動物棺牧!夫妻倆這下是徹底不知所措了,這也不行朗儒,那也不對颊乘,干脆参淹,都不騎了,兩人一起牽著驢走路乏悄。
可結(jié)果呢浙值?他們夫妻二人還是被路人指指點點:這兩個人,明明有一頭驢子檩小,可誰也不騎开呐,那你們養(yǎng)這牲口,干嘛用呢规求?
話又說回來筐付,這夫妻二人真的有錯嗎?我們站在局外人的角度阻肿,可能會覺得他們沒錯瓦戚,是路人太愛評頭論足了。雖然是這樣想的冕茅,但在實際生活中伤极,我們的做法何嘗不跟那些路人一樣?
平日里開車上路姨伤,如果遇上了急事哨坪,恰巧前面的車又開的很慢,我們免不了會罵上一番乍楚,“這人有病吧当编,開那么慢,到底會不會開車”,最后經(jīng)過這輛車時徒溪,還不忘扔個白眼過去忿偷。
團隊工作時,自己本可以多做的事情沒有去做臊泌,如果看到自己的搭檔也沒有去做鲤桥,我們就會怪搭檔工作不盡心盡力,而沒有任何自己不作為的愧疚感渠概。
《別找替罪羊·如何跳出自欺欺人的思維盒子》中說了這樣一個故事茶凳,“戴維和南希是一對年輕夫妻,他們育有一個四個月大的嬰兒播揪,某天嬰兒在半夜哭鬧贮喧,戴維覺得自己應(yīng)該起來哄小孩,讓妻子好好睡猪狈,但最后他還是選擇繼續(xù)睡箱沦,沒有起來安撫哭鬧的嬰兒”。
你覺得他此時的心理是怎樣的雇庙?你一定想不到他反而覺得南希太懶了谓形,孩子哭聲這么大灶伊,她一定是在裝睡。自己每天工作那么忙套耕,她一點兒也不懂得體貼自己谁帕。其實事實并非如此峡继,南希是朋友們公認的好母親冯袍,只不過戴維被困在了“自我欺騙”的盒子里,做出了自我背叛的行為碾牌,并用一種自以為正確康愤、公正的眼光來看待了現(xiàn)實。
仔細想想舶吗,其實我們有的時候也會和戴維一樣征冷,被困在“自我欺騙”的盒子里,做出自我背叛的行為誓琼,用帶有偏見的視角看世界检激,不把別人看作和自己一樣的人,覺得別人的需求和欲望沒有自己的重要腹侣。
《黑匣子思維》中說到了人類的天性“認知失調(diào)”叔收,也就是說當他人提出的新觀點與我們原有觀點相違背時,出于自我保護傲隶,我們會拒絕接受新的觀點饺律,并再度解釋自己的觀點,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跺株。
身處自我欺騙盒子里的我們也是如此复濒,只關(guān)注自己,當別人指出我們的問題時乒省,就會激起我們的自我辯解巧颈,覺得別人才是有問題那一個。
不僅這樣袖扛,在盒子里的我們還會促使他人進入盒子砸泛。
想想你和別人爭吵的場面就知道了,由于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帶著盒子攻锰,當盒子里的我們責備別人時晾嘶,他們便會進入自己的盒子用自我辯解進行反擊,我們感覺自己的批評是正當?shù)娜⑼蹋炊艿搅怂麄兊谋г估萦兀蜁拥嘏u他們,這樣一來一往妒蛇,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机断。
最后不但不能改變他們的行為楷拳,反而會驅(qū)使他們朝著與我們希望相反的方向前進。
說到這兒吏奸,那我們要怎么跳出這個“自我欺騙”的盒子呢欢揖?
我們要怎么跳出這個“自我欺騙”的盒子呢?其實奋蔚,在你思考你該如何跳出這個盒子時她混,你就已經(jīng)得到了答案。
換句話說泊碑,當我們不再抗拒盒子外的事物坤按,允許接受改變,放下對他人的偏見馒过,承認自己和他人一樣時臭脓,我們就跳出了盒子。
不過腹忽,知易行難来累,《別找替罪羊》中最后說到了我們在實踐時要注意的事項,我挑了一部分出來分享給你們窘奏,希望能共同勉勵嘹锁!
不要試圖變得完美,努力去變得更好蔼夜;
不要尋找他人的盒子兼耀,尋找你自己的;
不要抱怨別人在盒子里求冷,努力讓自己留在盒子外面瘤运;
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曾經(jīng)在盒子里,不要放棄匠题,繼續(xù)努力拯坟;
不要擔心別人是否會幫助你,關(guān)心自己是否能幫助別人韭山;
不要關(guān)注別人做的錯事郁季,關(guān)注你自己能做什么正確的事。
盒子里的我們做出的任何改變都是帶有一定偏見的钱磅,只有我們跳出了“自我欺騙”的盒子梦裂,才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改變自己、改變他人盖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