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吳軍《大學之路》——
“遺憾的是,人生是場馬拉松,拿到一所名牌大學的畢業(yè)證書,不過是在馬拉松賽跑中取得了一個還不錯的占位而已颤殴,人生——這所真正的大學——路途才剛剛開始。
……
很多中國的家長都在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瘾杭,想方設法讓孩子在起跑線上盡可能地搶位子诅病。但其實,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得那么擁擠,在人生的馬拉松長路上贤笆,絕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動退下來了蝇棉。到后來,剩下的少數(shù)人不是嫌競爭對手太多芥永,而是發(fā)愁怎樣找一個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篡殷。因此,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埋涧,笑到最后的是一輩子接受教育的人板辽。
他們能成功,只是因為他們還在跑棘催,僅此而已劲弦。
……
每當別人問起我父母培養(yǎng)我和我弟弟的經(jīng)驗時,他們給出的答案其實讓求教者們頗為失望醇坝,因為那些都是所有中國父母都知道邑跪,而且已經(jīng)做了的事情,……他們自己卻一直沒意識到他們教育子女的真正秘訣呼猪。我和弟弟很多年后回過頭來看画畅,才明白秘訣其實在父母自己身上。我的父親沒有機會上一個全日制正式的大學宋距,不過他學習了一輩子轴踱。他利用在大學工作之便,去補習了一門又一門大學課程谚赎,做科研也非常努力淫僻,得了很多國家發(fā)明獎和科技進步獎,最后居然在一個極為看重文憑的大學里被提升為教授級研究員沸版,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嘁傀。在我的印象中欣簇,父母晚上從不參加應酬诀诊,甚至不看什么電視劇戏阅,總是非常有規(guī)律地學習。我的母親現(xiàn)在快80歲了蕾殴,依然每天堅持學習。父母們并不知道岛啸,他們在對我們兄弟的教育上最成功之處钓觉,是以他們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讓我們漸漸養(yǎng)成了終身學習的習慣坚踩〉丛郑”
觀感:很遺憾這本大一購買的書最近才重拾起來看,可以說如果讓我在畢業(yè)時寫一個書單,關(guān)于給新入學的學弟妹們一些啟示意義的書籍批幌,這本書和《如何閱讀一本書》一定是放在首要位置的础锐。大一時的心境與現(xiàn)在不同,但現(xiàn)在看來荧缘,如果能提前看一看皆警,總會少走一些彎路,在一些原地打轉(zhuǎn)的事情上能夠更快地找到出路截粗。摘錄中提到的“終身學習”也是世界一流大學一致追求的目標信姓,讓學生在最青春的四年里培養(yǎng)出對學習一輩子的熱愛。同時作者父母的范例也給了我一些啟示——并不是要求每位父母都做到如此地步绸罗,但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不可小覷的:一些家長在事業(yè)的十五到二十年意推,思想和技能的限制使得在他們在工作上無法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很大部分由于自畢業(yè)后就停止的學習導致,所以他們把目光轉(zhuǎn)向了孩子珊蟀,對他們懷有無限的期待左痢,當前學生的一部分壓力即源于此。但我們可以想見系洛,有很大的幾率我們會看到一個相同循環(huán)的出現(xiàn)——因為下一代并沒有從自己的直接導師——父母那里學到終身學習的能力俊性。這也是教育當中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此書值得細品描扯,未完待續(xù)定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