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5. 第三章 世間已無張居正
本章主要講的是萬歷與文官集團的對抗镰矿,以及文官集團內部的沖突琐驴。
萬歷是個不幸的皇帝。他曾經也想勵精圖治秤标,但歷經清算張居正以及與文官集團的種種沖突绝淡,他徹底厭倦了皇帝身份所帶來的義務。他自幼深受四書及孔孟思想的熏陶苍姜,想反抗够委,卻最終跳不出所受教育以及文官集團為他設置的無形的藩籬。缺乏勇氣怖现,不能以一種決絕的方式徹底與文官集團以及倫理綱常為敵,只有以“不作為”作為沉默的抵抗玉罐。而他的消極抵抗也將文官集團拖入更深層次的沖突之中屈嗤,積重難返。
這里還講到了萬歷的叔祖正德皇帝吊输。這個皇帝活得想當恣意妄為饶号,與整個文官集團對著干,毫無顧忌季蚂。雖然年紀輕輕就去世茫船,但一輩子活得我行我素,比萬歷精彩扭屁、幸福不知多少倍算谈。而萬歷則沒有他叔祖的隨性自由。追溯深層次的原因料滥,正因為正德太過隨性自我然眼,之后的文官集團才對萬歷處處提防,不讓他有一丁點兒離經叛道的機會——讓他從小接受翰林的教育葵腹,要求他的任何行為都要符合“四書”和倫理綱常的規(guī)范高每,對他任何一點有悖傳統(tǒng)的地方都要指正、限制践宴。
萬歷的一生竟是如此的孤立無援鲸匿。
一、明朝積弊的根源
1. 財政制度:財政上死板阻肩、混亂與缺乏控制带欢,給予官員的俸祿又微薄到不合實際,官員們要求取得額外收入就不可避免了。
2. 文官體制:各級地方官都沒有實際力量足以應付環(huán)境的變化洪囤。他們沒有完全駕馭下級的能力徒坡,因為各人自抽“常例”,即下級也有財證券瘤缩;人事權則集中于北京喇完,對下級的升降獎罰,上級只能建議二無法直接處理剥啤。
3. 司法制度:司法制度極為簡單锦溪,缺乏判決爭端的根據。即使是技術上的問題送交御前請求決定府怯,也要翻譯成道德問題刻诊,以至善或極惡的名義做出斷語。
二牺丙、文官沖突
文官中则涯,存在著對倫理道德和對現實生活的不同態(tài)度,互相顧忌又互相蔑視冲簿。
文官沖突的根源在于文官的雙重性格:一方面粟判,他們以仁義道德相標榜,以發(fā)揮治國平天下的抱負為國家服務峦剔,以犧牲自我自詡档礁;另一方面,體制上存在眾多罅隙吝沫,給這些人強烈的引誘呻澜。文官的雙重性格發(fā)展得越來越明顯,陰與陽的距離越來越遠惨险,找出一個大家都統(tǒng)一的這種辦法也越來越難羹幸。
針對文官的雙重性格,需要給予物質上的報酬使他們樂于效勞辫愉,也要動員他們的精神力量睹欲,使他們根據倫理道德的觀念盡忠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