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祖師一一達摩的故事
達摩祖師的故事四則
達摩的故事(一)
一葦渡江
? ? ? ? 傳說庞呕,達摩是天竺國(印度)香至王的第三個兒子煞躬,自幼拜釋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訶迦葉之后的第二十七代佛祖般若多羅為師。
? ? ? ? 一天假夺,達摩向他的師傅求教說:"我得到佛法以后,應到何地傳化?"般若多羅說:"你應該去東土(即中國)"档痪。又說:"你到東土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邢滑,那里的君主喜好功業(yè)腐螟,不能領悟佛理"。
? ? ? ? 達摩遵照師父的囑咐,準備好行李乐纸,駕起一葉扁舟衬廷,乘風破浪,飄洋過海汽绢,用了三年時間吗跋,歷盡艱難曲折,來到了中國宁昭。達摩到中國以后跌宛,廣州刺史得知此事,急忙稟報金陵久窟,梁武帝王將相衍立即派使臣把達摩接到南京秩冈,為其接風洗塵,賓客相待斥扛。
? ? ? 武帝是一個佛教信徒入问,主張自我解脫。達摩是禪宗大乘派稀颁,主張面壁靜坐芬失,普渡眾生。由于他們的主張不同匾灶,每談論起佛事棱烂,二人總是不投機。達摩感到南京不是久留活動的地方阶女,于是便告辭蕭衍颊糜,渡江北上。
? ? ? ? 中國有個高僧秃踩,名叫神光衬鱼,河南省滎陽縣人。當時神光在南京雨花臺講經說法憔杨,當?shù)厝罕姺Q:"神光講經鸟赫,委婉動聽,地生金蓮消别,頑石點頭"抛蚤。圍觀聽講的人是里三層,外三層寻狂,水泄不通岁经,達摩離開梁武帝北上,路過雨花臺蛇券,見到神光在那里講經說法缀壤,他就順便擠在人群中朽们,側耳傾聽。達摩聽講诉位,聽到有些地方點點頭,聽到有些地方搖搖頭菜枷。點頭表示贊同神光講的觀點苍糠,搖頭表示對神光講的觀點不贊同。神光在講解中啤誊,發(fā)現(xiàn)達摩搖頭岳瞭,認為這是對自己的最大不尊,便問達摩:"你為什么搖頭蚊锹?"對佛學的認識二人因有分歧意見瞳筏,達摩便主動讓步,離開雨花臺渡江北上去了牡昆。
? ? ? ? 達摩去后姚炕,聽眾有人對神光說:"剛才那個人你知道他是誰?他就是印度高僧菩提達摩丢烘,精通佛法柱宦,學識淵博。"神光聽了以后播瞳,感到慚愧之極掸刊,師父到了跟前,剛才自己太沒禮貌了赢乓。于是他就趕快追達摩忧侧,賠禮道歉。達摩在前邊走牌芋,神光在后面緊追蚓炬,一直追到長江岸。達摩急著過江姜贡,停立江岸试吁,只見水域茫茫即沒有橋,也沒有船楼咳,連個人影也不見熄捍。這怎么過江呢?達摩十分焦慮母怜。誰知“天無絕人之路”余耽。正在這無可奈何之際,達摩突然發(fā)現(xiàn)岸邊不遠的地方坐著一個老太太苹熏,身邊放了一捆葦草碟贾,看樣子好象也是在等船過江币喧。達摩暗自盤算:這位若大的年紀,為何孤苦伶仃袱耽,無人護送照料杀餐?也罷!只好向她老人家求助了朱巨。于是他邁步走上前去史翘,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禮,說道:"老菩薩冀续,我要過江琼讽,怎奈無船,請您老人家化棵蘆葦給我洪唐,以便代步钻蹬。"
? ? ? ? 老人抬起頭來,仔細地端詳達摩凭需。見他兩只突鼓的眼睛炯炯有神问欠,滿臉絡腮胡子,卷曲盤旋粒蜈,身材魁梧溅潜,舉止坦然,形象端莊薪伏,儀表非凡滚澜。老人暗自點頭稱許,隨順手抽出一根蘆葦與達摩嫁怀。達摩雙手接過蘆葦设捐,向老人告謝而去,及至江邊塘淑,他把蘆葦放在江面上萝招,只見一朵蘆葦花,昂首高揚存捺,五片蘆葉槐沼,平展伸開,達摩雙腳踏于蘆葦之上捌治,飄飄然過了長江岗钩。
? ? ? ? 神光不顧疲勞,尾追達摩肖油,及到江邊兼吓,看到達摩一葦渡江,就氣急敗壞地跑到老人面前不問青紅皂白森枪,抱起老人身邊一捆蘆葦视搏,撲通一聽审孽,扔到水中,雙腳跳上蘆葦捆子浑娜,匆忙過江佑力。誰知說也奇怪,這捆蘆葦不但不向前行進筋遭,反而很快沉入水中搓萧。神光見勢不妙,急忙涉水而出宛畦,險些溺入水中。神光帶著渾身泥水揍移,沖向老人次和,輕聽責問:"你給他一根蘆葦就渡過江,我拿你一捆蘆葦為什么還過不去呢那伐?"
? ? ? ? 老人不慌不忙從容不迫地答道:"他是化我的蘆葦踏施,助人有份;你是搶我的蘆葦罕邀,物各有緣畅形,無緣無故,豈能相助诉探?"老人說罷日熬,瞬間悠然不見,浩瀚的江面上空無一人肾胯。這時神光自知有失竖席,慚嘆不已,呼天不靈敬肚,呼地不應毕荐,悲凄非常,懊悔而歸艳馒。
? ? ? 達摩過江以后憎亚,手持禪仗,信步而行弄慰,見山朝拜第美,遇寺坐禪,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達了嵩山少林寺陆爽。達摩看到這里群山環(huán)抱斋日,樹林茂密,山色秀麗墓陈,環(huán)境清幽恶守,佛業(yè)興旺第献,談吐吻洽。心想兔港,這真是一塊難得的佛門凈土庸毫。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為他落跡傳教的道場衫樊。廣集僧徒飒赃,首傳禪宗。自此以后科侈,達摩便成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载佳,少林寺被稱為中國佛教禪宗祖庭。現(xiàn)在少林寺碑廊里還有達摩一葦渡江圖像碑臀栈。古人有詩贊日:
? ? ? ? ? ? 路行跨水復逢著蔫慧,
? ? ? ? ? ? 獨自凄凄暗渡江。
? ? ? ? ? ? 日下可憐雙象馬权薯,
? ? ? ? ? ? 二株嫩桂久昌昌姑躲。
達摩的故事(二)
面壁九年
? ? ? ? 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釋迦牟尼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達摩漂洋過海到中國盟蚣,途經廣州黍析、南京,然后北渡長江來到少林寺屎开。
? ? ? ? 五乳峰中峰的上部阐枣,離峰頂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天然石洞奄抽,這個石洞高寬不過3米侮繁,長度約有2丈。方方的洞門如孝,正好向陽敞開宪哩,冬暖夏涼,空氣清爽第晰。洞前有一塊緊湊的小草坪锁孟,周圍濃蔭蔽日,不見天空茁瘦。真是:"此地無盛夏品抽,空山聽鳥鳴。"達摩來到少林寺后甜熔,就把這個天然石洞做為他修性坐禪的地方圆恤。相傳達摩在這個石洞里,整日面對石壁腔稀,盤膝靜坐盆昙。不說法羽历,不持律,默然終日面朝壁淡喜,雙眼閉目秕磷,五心朝天,在"明心見性"上下功夫炼团,在思想深處"苦心練魔澎嚣。"洞內靜若無人,萬籟俱寂瘟芝,入定后易桃,連飛鳥都不知道這里有人,競在達摩的肩膀上筑起巢穴來了锌俱。什么叫做"入定"呢晤郑?"入定"是指坐禪坐到一定程度,思想高度集中嚼鹉,排除了一切惡念、邪念锚赤、雜念,外界的一切,對他沒有干擾,這是形容高僧修禪的高度造詣。"開定"后,他就站起身來陨簇,活動一下四肢己单,鍛煉一下身體榔幸,待倦怠恢復后仍繼續(xù)坐禪牍疏。那時達摩的生活行經是:"上班坐禪瞻惋,困倦打拳,饑餓吃飯。"這樣,入定虐唠,開定庶近,日復一日反番,年復一年。從公元527年到536年,整整面壁了九年(或云十年)罢缸。后來成為佛教史上的美談篙贸。
? ? ? ? 達摩在石洞里面壁九年,當他離開石洞的時候枫疆,他坐禪面對的那塊石頭上爵川,競留下了一個達摩面壁姿態(tài)的形象,衣褶紋隱約可見息楔,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畫像寝贡。人們把這塊石頭稱為"達摩面壁影石"。把這個天然石洞值依,稱之為"達摩面壁洞"圃泡。直至今日,遺址猶存愿险。
? ? ? ? 達摩面壁九年的事跡颇蜡,為歷代人民所敬仰。寺僧們將影石開擊下來辆亏,放在寺內风秤,瞻禮供養(yǎng)。明萬歷年間扮叨,人們在面壁洞外邊缤弦,建立了一座雙柱單孔的石碑坊。前額刻:"默玄處"甫匹,后額刻:"東來啟跡"甸鸟。
? ? ? 有一首詩《面壁石贊》:
? ? ? ? 九年面壁祖佛成惦费。
? ? ? ? 祖佛成兵迅,空全身。
? ? ? ? 全身精入石成 形薪贫。
? ? ? ? 少林萬古統(tǒng)宗門恍箭。
達摩的故事(三)
斷臂立雪
? ? ? 達摩渡江到少林寺以后,在南京講經說法的神光瞧省,歷盡千辛萬苦扯夭,想方設法,終于渡過長江鞍匾,追趕達摩到達少林交洗。神光到少林寺以后,一心一意拜達摩為師橡淑,向達摩求教构拳。達摩在南京雨花臺和神光會見時,神光傲氣十足,極不謙虛≈蒙現(xiàn)在神光提出向達摩求教斗埂,達摩不知他有無誠心,便婉言拒絕凫海。神光并不灰心喪氣呛凶,仍步步緊跟達摩。達摩在洞里面壁坐禪行贪,神光合十漾稀,侍立其后,精心照料瓮顽,形影不離县好。神光跟隨達摩九年之久,對禪師的一舉一動暖混,真是心悅誠服缕贡。達摩離開面壁洞,走下五乳峰拣播,回到少林寺晾咪,料理日常的佛事活動,神光在跟隨師父從山洞回到寺院贮配。
? ? ? ? 時值寒冬谍倦,達摩在后院達摩亭坐禪,神光依矗立在亭外泪勒,合十以待昼蛀。誰知天有不測風云,夜晚入定以后圆存,鵝毛大雪鋪天蓋地壓了下來叼旋,不一會兒,積雪逾尺沦辙。這時夫植,大雪淹沒了神光的雙膝,渾身上下好似披了一層厚厚的毛茸雪毯油讯,但是神光仍然雙手合十详民,兀立不動,虔誠地站在雪窩里陌兑。第二天一早沈跨,達摩開定了,他走到門口一看兔综,神光在雪地里站著饿凛。達摩問道:“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隅俘?”神光答道:“向佛祖求法”。達摩說:“要我給你傳法笤喳,除非天降紅雪为居。”神光解意杀狡,他意識到這里圣僧指點他禪悟的訣奧蒙畴,毫不猶豫地抽出隨身攜帶的戒刀,向左臂砍去呜象,只聽“咔嚓”一聲膳凝,一只胳膊落在地上,鮮血飛濺恭陡,染紅了地下的積雪和神光的衣衫蹬音。誰知這虔誠的刀聲穿云撥霧,飛報西天休玩,晾動佛祖如來著淆,隨手脫下袈裟,拋向東土拴疤。霎時永部,整個少林,紅光籠罩呐矾,彩霞四射苔埋,鵝毛似的大雪片被鮮血映得彤紅,粉揚而來蜒犯。神光放下手里的戒刀组橄,彎腰拿起鮮血淋離的左臂,圍繞達摩亭轉了一圈罚随,仍侍立于紅雪之中玉工,亭周圍的積雪也被染成紅的。此情此景毫炉,達摩看得一清二楚瓮栗。他感到神光為了向他求教削罩,長期侍立身后瞄勾,今又立雪斷臂,原來的驕傲自滿情緒已經克服弥激,信仰禪宗態(tài)度虔誠进陡。達摩逐傳衣缽、法器予神光微服,并取法名:“慧可”趾疚。
? ? ? ? 慧可斷臂以后,表現(xiàn)出高度的剛毅,他忍受著劇烈的傷痛糙麦,雙膝跪在雪窩里辛孵,用僅有的右手,恭敬地接了“法”赡磅。頂禮拜謝而退魄缚。從此,慧可就接替了達摩焚廊,成為禪宗的第二代冶匹,稱為“二祖”。
? ? ? ? 為了紀念二祖立雪斷雪咆瘟,寺僧們將“達摩亭”改為“立雪亭”嚼隘。清乾隆皇帝瞻游中岳時,對“立雪斷臂”的故事頗有感觸袒餐,逐揮毫撰寫“雪印心珠”匾一塊飞蛹,懸掛于立雪亭佛翕上方,以戒后生:佛業(yè)來之不易灸眼。
達摩的故事(四)
只履西歸
? ? ? ? 傳說達摩將衣缽法器傳給慧可以后桩皿,便離開少林去禹門(今洛陽龍門),禪棲在千圣寺幢炸,于東魏孝靜帝天平三年端坐而逝泄隔。達摩死后,他的尸體按照佛教的禮儀裝殮入棺宛徊,十二月隆重地移葬在熊耳山佛嬉,在河南省陜縣的定林寺內為他建造了一個墓塔,以作紀念闸天。
? ? ? ? 達摩是北魏時期影響最大的禪師之一暖呕。達摩之死,對禪宗界來說苞氮,好象隕落了一顆明亮的星石湾揽,僧徒們?yōu)樗敹Y祭拜,皇帝群僚為之合十贊嘆笼吟。
? ? ? ? 達摩之死库物,世所共知。東魏使臣宋云因事出使西域久而未歸贷帮,對于達摩辭世的事一無所知戚揭。達摩死后兩年,宋云從西域返回洛京撵枢。在途經蔥嶺的時候民晒,迎見達摩一手拄著錫杖精居,一手掂著一只鞋子,身穿僧衣潜必,赤著雙腳靴姿,由東往西而來。二人相遇后磁滚,宋云急忙停步問道:“師父你往哪里去空猜?”達摩回答說:“我往西天去”。接著又說:“你回京以后恨旱,不要說見到了我辈毯,否則將有災禍∷严停”二人道罷谆沃,各奔東西。
? ? ? 宋云以為達摩給他說的是戲言仪芒,絲毫沒有介意唁影。回到京城以后掂名,向皇帝復命交旨時据沈,順便提到了他途經蔥嶺遇見達摩老祖回西天的事情。誰知話音未落饺蔑,東魏孝靜帝就發(fā)了火锌介,怒斥宋云:“人所共知,達摩死于禹門猾警,葬于熊耳山孔祸,造塔定林寺,你怎么說在蔥嶺遇見了達摩发皿,死人怎能復活崔慧?這分明是欺君騙聯(lián),豈有此理穴墅?”說罷惶室,便令殿角侍衛(wèi)把宋云扭出殿外,五花大綁投入南監(jiān)玄货。
? ? ? 事隔數(shù)日之久皇钞,一天,孝靜帝坐朝審理宋云欺君一案誉结。將宋云傳上殿以后鹅士,孝靜帝問道:“你在蔥嶺遇見達摩的事情券躁,究竟是怎么回事惩坑,你要如實說來”掉盅。宋云先叩頭,后說話:“皇上容稟:蔥嶺見達摩以舒,祖師光著腳趾痘,一手拄錫杖,一手提只履蔓钟。僧衣隨風飄永票,翩翩向西行。他說回西天滥沫,不讓我吭聲侣集,假若說出去,災禍必報應兰绣。臣覺是戲言世分,順便奏主君。如今從實說缀辩,句句都是真臭埋。不敢欺皇上,萬望是非分臀玄∑耙酰”孝靜帝聽了以后,半信半疑健无,真假難辯荣恐,無所敵從。群臣們在殿角下累贤,也是議論紛紛募胃,有的說:“達摩在世,人所共知畦浓,哪有死人還陽魂痹束?宋云犯的是欺君之罪,應當依法處置讶请〉凰唬”有的說:“達摩西歸宋云見,監(jiān)禁豈敢再欺天夺溢,既然真假是非難辯论巍,可以開棺驗證》缦欤”
? ? ? ? 孝靜帝采納了后一條建議嘉汰,逐把達摩墓穴挖開,撬開棺蓋一看状勤,果然棺內沒有尸體鞋怀,只剩下一只鞋子了双泪。宋云蒙受的不白之冤,遂平反昭雪密似。
? ? ? ? ? 現(xiàn)在少林寺碑廊內焙矛,還有一塊《達摩只履西歸圓碑》,上邊刻有四句話:
? ? 達摩入天平年問残腌,熊耳山中塔廟全村斟。
? ? 不是宋云蔥嶺見,誰知只履去西天抛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