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書法初學(xué)者都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選擇書寫工具南用?
作為初學(xué)者膀钠,掌握挑選筆墨紙硯的方法是必修課。
前兩篇文章裹虫,我們已經(jīng)講了毛筆和墨汁肿嘲,那么該輪到紙了!
宣紙
宣紙是中國傳統(tǒng)的古典書畫用紙筑公,是漢族傳統(tǒng)造紙工藝之一雳窟。宣紙“始于唐代、產(chǎn)于涇縣”匣屡,因唐代涇縣隸屬宣州府管轄封救,故因地得名宣紙,迄今已有1500余年歷史捣作。2002年安徽宣城涇縣被國家確定為宣紙?jiān)a(chǎn)地域誉结。
宣紙的種類
生宣,熟宣券躁、半熟宣
簡單來說:生宣惩坑,很洇墨;熟宣也拜,不洇墨以舒;半生熟,不太洇墨慢哈。
生宣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強(qiáng)稀轨,易產(chǎn)生豐富的墨韻變化,以之行潑墨法岸军、積墨法,能收水暈?zāi)呶辍⑦_(dá)到水走墨留之藝術(shù)效果艰赞。寫意山水多用它。生宣作畫追求的便是這種“多變”的墨趣肚吏,落筆即定方妖,水墨滲沁迅速,非熟練者不易掌握罚攀,也正是這種神奇的多變性党觅,吸引了自古至今無數(shù)的名人巨匠在追求墨韻雌澄、變化的方面付諸了不懈的探索,至今未間斷杯瞻。
熟宣是加工時用明礬等涂過镐牺,故紙質(zhì)較生宣為硬,吸水能力弱魁莉,使得使用時墨和色不會洇散開來睬涧。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于繪工筆畫而非水墨寫意畫旗唁。其缺點(diǎn)是久藏會出現(xiàn)“漏礬”或脆裂畦浓。熟宣可再加工,珊瑚检疫、云母箋讶请、冷金、灑金屎媳、蠟生金花羅紋夺溢、桃紅虎皮等皆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紙。生宣則吸水力強(qiáng)剿牺。用淡墨水寫時企垦,墨水容易滲入,化開晒来。用濃墨水寫則相對容易钞诡。故創(chuàng)作書畫時,需要掌握好墨的濃淡程度湃崩,方可得心應(yīng)手荧降。
半熟宣也是從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兩者之間攒读。
宣紙的規(guī)格
可分為三尺朵诫、四尺、五尺薄扁、六尺剪返、八尺、丈二邓梅、丈六多種(聰聰還真沒見過八尺以后的尺寸了)
單位:cm
三尺全開:100 x 55 三尺單條:100 x 27
三尺橫批:100 x 55 三尺對聯(lián):100 x 27
三尺斗方:55 x 50
四尺全開:138 x 69 四尺單條:138 x 34
四尺橫批:138 x 69 四尺對聯(lián):138 x 34
四尺斗方:69 x 68 四尺三開:69 x 46
四尺四開:69 x 34 四尺六開:46 x 34
四尺八開:35 x 34
五尺全開:153 x 84 五尺單條:153 x 42
五尺橫批:153 x 84 五尺對聯(lián):153 x 42
五尺斗方:84 x 77
六尺全開:180 x 97 六尺三開:97 x 60
六尺對聯(lián):180 x 49 六尺斗方:97 x 90
七尺全開:238 x 129
八尺全開:248 x 129
八尺屏:234 x 53
一丈二尺:367 x 144
一丈六尺:503 x 193
一丈八尺:600 x 248
宣紙的挑選
選紙:挑選宣紙脱盲,應(yīng)該有一定的紙類常識,一般來講日缨,應(yīng)該注意一下幾點(diǎn):
眼看——好紙不一定白钱反,太白說明增白劑太多,不利久藏;紙白但不刺眼面哥,反光柔和哎壳;不能有草梗、沙粒尚卫、裂口归榕、洞眼、其他附著物焕毫。
手感——光滑蹲坷、細(xì)膩、厚薄均勻邑飒、光滑中又有阻力循签。
抖紙——綿軟不脆。如有嘻哩嘩啦的響聲疙咸、手感僵挺县匠,決不是好紙。
蘸墨試紙——好紙反應(yīng):吃墨快撒轮、擴(kuò)散均勻乞旦、墨緣無鋸齒狀、再點(diǎn)第二次题山,墨干后層次分明兰粉、墨跡清晰、兩次墨點(diǎn)中間有細(xì)細(xì)的白印顶瞳。
宣紙的保養(yǎng)
紙的保護(hù)很重要玖姑,紙如果儲存好的話,越放越好用慨菱。
保存是否得當(dāng)對書畫有較大的影響焰络。宣紙被稱為千年壽紙,但也不是絕對的符喝。
防蟲方面闪彼,為了保存的穩(wěn)妥些,可放一兩粒樟腦丸协饲,并且注意防潮畏腕,高溫即可,無需特殊處理茉稠。
假如宣紙受潮了描馅,不要日曬,解開包裹宣紙的防潮紙战惊,讓宣紙?jiān)谧匀豢諝庵凶屗匀粨]發(fā)水份。(要在天氣晴朗的日子),日曬會影響宣紙的壽命和性能吞获。
毛邊紙
初學(xué)者使用毛邊紙進(jìn)行練習(xí)即可况凉,沒有必要用太好的宣紙。等以后能開始寫作品了各拷,就需要選好一點(diǎn)的宣紙了刁绒。
毛邊紙,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用竹纖維制成的淡黃紙烤黍。明末江西出產(chǎn)竹紙知市,紙質(zhì)細(xì)膩,薄而松軟速蕊,呈淡黃色嫂丙,沒有抗水性能,托墨吸水性能好规哲,既適于寫字跟啤,又可用于印制古籍。因明代大藏書家毛晉嗜書如命唉锌,好用竹紙印刷書籍隅肥,曾到江西大量訂購稍厚實(shí)的竹紙,并在紙邊上蓋一個篆書“毛”字印章袄简,故人們習(xí)慣稱這種紙為毛邊紙腥放,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