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鼻弧,就是好好疼愛孩子的媽媽设江;
一個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欣賞并推崇孩子的爸爸攘轩!
可以在一起叉存、也可以分開,但不能沒有愛度帮!
尊重是最深層次的愛鹉胖!孩子的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否認孩子父母親的其中一方甫菠,等于無意識里也否認了孩子的一半挠铲。
再者,孩子是由父母的細胞結(jié)合而來寂诱,因此每個孩子的潛意識都希望爸媽是結(jié)合的拂苹。
根據(jù)心理學家馬斯洛研究,當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滿足痰洒,也就是吃飽穿暖之后瓢棒,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愛與歸屬感,它們像心靈的食物丘喻,若是得不到脯宿,會令人感到空虛沮喪。
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與爸媽連接的歸屬感泉粉,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连霉。那么,孩子是透過什么方式與父母連接的呢嗡靡?如同前面提到的跺撼,就是做和父母相同的事,因為透過做相同的事讨彼,孩子可以感覺“我們是一起的”歉井,這就是歸屬感的需求。
孩子不會去管所做的內(nèi)容是什么哈误,有時甚至是觸法也不管哩至,因為強烈的心理需求就像饑餓時只要能吃飽,甚至犯險去偷食物蜜自。因此菩貌,我們要了解孩子深層的心理需求,也就是他必須與父母雙方都有所連接袁辈,這樣才能滿足心中的歸屬感需求菜谣。
如果孩子對其中一方的連接有所缺乏珠漂,將會讓孩子感到空虛遺憾晚缩,而最令孩子難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排除另一方媳危,那就像自己內(nèi)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一樣荞彼,結(jié)果必然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例如待笑,媽媽常說爸爸不好鸣皂、不認同爸爸,孩子為了能和爸爸連接,會采取強烈的方式寞缝,也就是和爸爸做相同的事或發(fā)生相同的事癌压。但因為這不被媽媽允許,所以孩子表面上會聽媽媽荆陆,然而私底下會像爸爸滩届,甚至在潛意識里跟隨著爸爸的命運而不自知。
當我們否定自己的先生/太太時被啼,我們正在給孩子什么樣的信息呢帜消?
“你爸爸是懶惰、不負責的人浓体,你以后不要像他一樣泡挺!”
“你媽媽死愛錢,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樣命浴!”
“你媽媽愛嘮叨娄猫,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樣嘮叨!”
“你媽媽都不顧家咳促,你以后千萬不可以像她一樣稚新!”
這樣的孩子長大后肯定會出現(xiàn)這些行為:懶惰、不負責跪腹、死愛錢褂删、愛嘮叨、不顧家冲茸。為什么屯阀?因為他心里強烈需要和他的父母連接,但有關(guān)他爸爸/媽媽的信息卻全是負面信息轴术,他當然只能跟這些信息連接难衰,做出相同的行為來滿足與爸媽連接的歸屬感。
有人說逗栽,我只放在心里沒說出來呀盖袭!不要自欺欺人了,孩子的感覺無比敏銳彼宠,就算表面上沒說鳄虱,如果你心中有這些信息,一定會在無意識里顯露出來凭峡,而你的孩子一定會感受到拙已。當夫妻因為對方的行為而否定他/她身為父母的身份,孩子就會和被排除的一方做出相同的行為模式摧冀。簡單地說就是倍踪,當你越不尊重對方系宫,孩子就會越像他/她。
那我們該怎么辦呢建车?
既然與父母連接是孩子天生的心理需求扩借,那就提供更多正面的信息來滿足孩子連接父母的需求。
“孩子你真了不起缤至,你和你爸爸一樣真聰明往枷!”
“你和你爸爸一樣講義氣!”
“你和你爸爸一樣人緣兒很好凄杯!”
“你和你爸爸一樣很孝順错洁!”
“你跟你媽媽一樣很善良!”
“你跟你媽媽一樣很有愛心戒突!”
“你跟你媽媽一樣喜歡學習屯碴!”
“你跟你媽媽一樣做事很認真!”
不只是稱贊孩子膊存,重點是稱贊孩子“像爸爸”“像媽媽”的地方导而,透過這種方式,孩子會朝好的信息方向與爸媽連接隔崎,心中對歸屬感的渴望也會得到滿足今艺。要尊重另一半是孩子的爸爸/媽媽,并允許孩子和他/她連接:
“如果你像你爸爸爵卒,我會很高興虚缎。”
“如果你像你媽媽钓株,我會很高興实牡。”
當孩子連接的渴望被允許了轴合,就不會那么強烈地在暗地里連接那些被否認的缺點创坞。尤其是離婚的父母若能這樣做,孩子必能有好的發(fā)展受葛,他們會學到大人有時候會吵架题涨,夫妻有可能會分開,但是他們卻能承認彼此的位置总滩,也承認對方的父母身份纲堵,這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身教,也是莫大的祝福咳秉。
因此婉支,請記住鸯隅,千萬不要因為另一半的行為澜建,否定他們是孩子父母的身份向挖,因為事實不會因為隱瞞而改變,否認或隱瞞只會令孩子在無意識里被否認炕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