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素老師的生活敘事
原本打算去北寺塔逛一圈的氏义,結(jié)果下午出門太晚,三點多图云,又是公交出行,算來算去邻邮,等我到北寺塔估計就得關(guān)門了竣况,而且北寺塔可以在拙政園看到,是園林借景的代表筒严,想著去拙政園再去看丹泉。于是臨時改變形成,打算去滄浪亭走一走鸭蛙。上次去滄浪亭已經(jīng)是20多年前了摹恨。
四號線2號出口,出來就能看見蘇州中學和文廟娶视,文廟的氣派即便在蕭條的冬日里也依然能夠讓人感受到晒哄。文廟的墻居然是紅棕色的,前些日子我一直在想肪获,蘇州好像沒有紅墻的寝凌,寺廟最多,都是明黃色的墻孝赫,但文廟的墻其實也不是紅色较木,偏暗偏淡,這大概還是和蘇州城幾千年的文化有關(guān)青柄。文人氣足伐债,帝王氣不足。
滄浪亭致开,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園林峰锁,始建于北宋。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園林喇喉,滄浪亭排第一祖今。看過了清代名園留園再看滄浪亭拣技,顯得過于狹小和質(zhì)樸千诬。但滄浪亭自有與眾不同之處,未進園門便有一池綠水繞于園外膏斤。這是最讓人驚喜的地方徐绑,水面寬敞而平靜,通過一座曲折的小橋走到園門莫辨。水邊是一條比較寬敞的行道傲茄,一個老人在賣枯蓮蓬毅访,與園子的古樸和相稱。
進門就是一座山盘榨,山下有太湖石堆疊的假山和山洞喻粹。山下鑿有一個不大的水池,水池倒映著上面的曲折回廊草巡,非常好看守呜。這里的古樹有高大的香樟和楓楊,這和其他的園林不太相同山憨,還有一棵開滿花的粉色山茶查乒,美人茶。
園內(nèi)建筑不多郁竟,畢竟只有很小的面積玛迄,但處處花墻營造出美感。印象最深的是面水軒棚亩,明明是在園內(nèi)蓖议,但視野全在園外。
去年帶學生們一起學習蘇舜欽的《滄浪亭記》蔑舞,文中寫“以錢四萬得之拒担,構(gòu)亭北碕,號“滄浪” 焉攻询。前竹后水从撼,水之陽又竹,無窮極钧栖。澄川翠干低零,光影會合于軒戶之間,尤與風月為相宜拯杠√蜕簦”如今看來,樣貌居然還是這樣潭陪,可見蘇州園林的美雄妥,不僅在于其本身,而且還在于歷經(jīng)千余年依溯,這里延續(xù)下來的歷史的記憶老厌。
臨近閉園,此時夕陽甚好黎炉,陽光透過花窗照過來枝秤,或者照在梅花和竹子上,“風移影動”慷嗜,珊珊可愛。“清風明月本無價踢代,近水遠山皆有情”。實在是妙哉聚假!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盏袄,蘇舜欽將其取名“滄浪亭”,大概心里也懷著屈原之志薄啥。仕途不順,但不愿同流合污逛尚,擇一處隱居垄惧,寄情山水。此后的滄浪亭又有很多故事绰寞,最有名的就是沈復和蕓娘的故事了到逊。“浮生若夢滤钱,為歡幾何觉壶?”
每天行走在蘇城的歷史與現(xiàn)實之中,既能感受山水之美件缸,也能有生命之悟铜靶。這座城市的底蘊太深,我們都似水中的浮沫他炊,漂浮而短暫争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