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毛筆或許可以視為中國人精神的象征怖侦。用毛筆書寫繪畫非常困難篡悟,好像也難以準確谜叹,但是一旦掌握了它,你就能夠得心應手搬葬,創(chuàng)造出美妙優(yōu)雅的書畫來荷腊,而用西方堅硬的鋼筆是無法獲得這種效果的〖被耍”
——辜鴻銘
將辜鴻銘的這句話放在開篇女仰,是因為這句話形象地表達了中西文字乃至中西文化的一個差異。而這種差異會影響我們對兒童識字年齡和識字內容的選擇抡锈。
我們知道疾忍,人的左右腦是有分工的。美國心理生物學家斯佩里博士(Roger Wolcott Sperry床三,1913—1994)通過著名的割裂腦實驗一罩,證實了大腦不對稱性的“左右腦分工理論”,因此榮獲1981年諾貝爾生理學獎撇簿。左半腦主要負責邏輯理解聂渊、記憶、時間四瘫、語言汉嗽、判斷、排列找蜜、分類饼暑、邏輯、分析、書寫弓叛、推理迈着、抑制、五感(視邪码、聽裕菠、嗅、觸闭专、味覺)等奴潘,思維方式具有連續(xù)性、延續(xù)性和分析性影钉。因此左腦可以稱作“意識腦”画髓、“學術腦”、“語言腦”平委。右半腦主要負責空間形象記憶奈虾、直覺、情感廉赔、身體協(xié)調肉微、視知覺、美術蜡塌、音樂節(jié)奏碉纳、想像、靈感馏艾、頓悟等劳曹,思維方式具有無序性、跳躍性琅摩、直覺性等铁孵。
而從文字形態(tài)來看,漢字與其他的字母文字是不同的房资。漢字屬于象形文字蜕劝,表意文字,如圖畫一般志膀,符號感強熙宇。與漢字的造字方式相類似,漢語思維屬于一種形象思維溉浙,他通過取象比類烫止,觸類旁通,從而達到得意忘象戳稽,得象忘言的效果馆蠕。這種思維就體現(xiàn)在我們日常小事與日常生活中期升。我們的中藥按照溫熱寒涼四性而不是其化學成分進行劃分,比如川貝母互躬,白色播赁,屬金,入肺經吼渡。我們在勸夫妻吵架時會說“哪有勺子不碰碗的”容为,一語中的,形象生動讓人聽了不糾結且豁然開朗寺酪。
而英語等拼音文字則不同坎背,它們屬于字母文字,表音文字寄雀,注重邏輯性得滤。與之相適應,英語等思維邏輯性強盒犹,比較嚴謹懂更。
歐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們記認字音和字義急膀,使用的是左半腦沮协,而且僅僅是左半腦;但中國人脖阵、日本人使用漢字或類似漢字的象形文字皂股,對大腦的利用精細得多墅茉,左半腦記認字音字義命黔,右半腦記認字形(連字義),而且左就斤、右半腦均衡協(xié)作悍募。正是出于這一原理,在醫(yī)學上洋机,對于患失讀癥的兒童會通過讓他學習漢語進行治療坠宴。
人在不同的階段,其生理心理發(fā)展的成熟程度是不一樣的绷旗。所以喜鼓,不同的年齡階段,其識字的重點也不一樣衔肢。
0-6歲的孩子庄岖,神經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完善,寫字作為一種精細的工作角骤,需要在小范圍內精確地安排點橫豎撇等筆畫隅忿,這種精細的工作非這個階段兒童所能。
所以,這個階段的兒童不適宜過多地學習寫字(無論是英語還是漢語)背桐,更多地應是應是一種隨心所欲的“畫字”优烧,像畫畫一般,讓她自由地發(fā)揮其空間感和形象思維链峭,正所謂“運用之妙畦娄,存乎一心”。在這個問題上弊仪,家長要做到兩點纷责,一是引導孩子而不是責怪孩子;二是給孩子選擇合適的書寫工具撼短。這個寫字的工具不能是我們平常的中性筆或鋼筆再膳,而應該是毛筆或粗蠟筆,這樣才能真正地進行“畫字”曲横。
從認字上講喂柒,0-6歲的孩子應當以朗讀和背誦為主,且以漢語為主禾嫉,這樣可以促進孩子對聲音的感知灾杰,對語言的整體感知,促進其左右腦的發(fā)育熙参。我們現(xiàn)在的兒童教育一開始便是看圖識字艳吠,這種從西方傳來的教育方式的起源正是西方規(guī)避拼音文字不足而發(fā)展起來的。
年齡不是問題孽椰,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適用內容昭娩。只要能夠根據(jù)人體的生理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科學合理地選擇適當?shù)姆椒ê蛢热菔蜇遥o以合理的引導栏渺,孩子的教育就既不會落后,也不會加重負擔锐涯。
按照著名兒童教育學家蒙特梭利的觀點磕诊,嬰幼兒時期0-6歲語言發(fā)展的敏感期:這一時期如果孩子處于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中,便可事半功倍地掌握某種語言纹腌,但語言的敏感期具有階段性和特定性霎终,一旦錯過便無法彌補,所以一定好把握好時機升薯,好好利用這一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莱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