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駁
“中”字协怒,在甲骨文、金文中卑笨,有作為地名孕暇、人名或族名使用的情況。
《甲骨文合集》01488:己卯(卜)……大庚……于中湾趾。
大庚芭商,文獻記載作太庚,是商代第六位商王搀缠☆蹰梗《史記·殷本紀》“沃丁崩,弟太庚立艺普,是為帝太庚簸州。”中歧譬,作地名岸浑。
《甲骨文合集》5574:囗氣自喦廿屯小臣中、示瑰步,茲矢洲。
《甲骨文合集》5575:(丙)子,小臣中囗缩焦。
《甲骨文合集》16559反:小臣中……读虏。
《合》5574责静、5575、16559反中的“小臣”盖桥,是商周官名灾螃。據(jù)宋鎮(zhèn)豪主編《甲骨文與殷商史》之張永山《殷契小臣辯證》的研究,小臣的職責情況主要有五種:一揩徊、管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腰鬼;二參加祭祀有關(guān)活動;三參加征伐塑荒;四熄赡、執(zhí)行商王的其他使命,朝見和納貢袜炕;五本谜、侍奉商王的日常生活。
中偎窘、示,應(yīng)是以族名代指人名溜在,中本是中族陌知,示本是示族。據(jù)王長豐《殷周金文族徽研究》的統(tǒng)計掖肋,帶“中”族徽的金文至少有20件,帶“示”族徽的金文至少有8件纫溃。
《甲骨文合集》388:己未宜于義京羌三卯十牛窖铡,中口芍。
《甲骨文合集》389:丁酉(宜于)義京羌三(人)卯十牛聋庵,中春畔。
《合》388、389中的“中”,應(yīng)為族徽名。
金文所見中族如下,本文作簡單介紹:
《中鐃》(見《殷周金文集成》367、368、369、370、371)安陽殷墟西區(qū)出土,商代晚期器,銘文:“中”,“中”是族徽。
《彳止中祖觶》(《殷周金文集成》6213)赌莺,商晚期器巢音,銘文:“彳止中祖。”彳止,金文又寫作“址”、“止”或“此”榛了。如《囗作父丁卣》(《集成》5332)銘文:“囗作父丁尊彝在讶。亞止构哺、中〈砦郑”《中作妣己觶》(《集成》6482)銘文:“作妣己彝。中嫌蚤、亞址辐益。”這三件金文都銘有“中”和“止”或“址”或“彳止”等組成的復合族徽箱蝠,表明“中”族和“止”族應(yīng)有某種較密切的關(guān)系续捂。
由《址亞方鼎》(《集成1759》)和《邾義伯鼎》(《集成》2640)銘文可知,“址”字又可以寫成“此”宦搬。
《址亞方鼎》牙瓢,據(jù)王長豐《殷周金文族徽研究》,銘文釋為:“址亞鼄间校》耍”鼄即邾。
《邾義伯鼎》銘文:“邾義伯作此嬴尊鼎憔足,其萬年眉壽無疆胁附,子子孫孫永寶用∽艺茫”此嬴控妻,是嬴姓此國女子出嫁到邾國,應(yīng)是邾義伯的夫人找蜜。
據(jù)趙平安《金文釋讀與文明探索》饼暑,“在山東出土的商代族氏文字中,有亞形中從此者......很可能就是邿國的不同寫法」眩”邿國位于今山東長清一帶彰居。
據(jù)《近出》114記載的一件《中鐃》,器物出土于1990年安陽市郭家莊商代墓葬撰筷。在這件鐃的甬上單銘一個“中”字陈惰,在鐃的鼓內(nèi)壁銘有3字:“亞憲止”。謝明文《商代金文研究》認為毕籽,“中抬闯,亞憲止”是“中”“憲”“止(址)”三族組成的復合族名,他們彼此關(guān)系密切关筒。據(jù)苗利娟《關(guān)于商代金文中族名的界定與思考 》溶握,中族是址族的一個分支。如此蒸播,則中族也當為嬴姓睡榆。
《中父辛爵》(《殷周金文集成》8630),商晚期或西周早期器袍榆,銘文:“父辛胀屿。中“福”“中”為族徽宿崭。
《中婦鼎》(《殷周金文集成》1714),西周早期器才写,銘文:“中婦?葡兑。”中婦赞草,據(jù)陳絜《商周姓氏制度研究》應(yīng)解釋為铁孵,中族的媳婦。
《中作祖癸鼎》(《殷周金文集成》2458)房资,西周早期器,銘文:“侯賜中貝三朋檀头,用作祖癸寶鼎轰异。”中暑始,人名或族名搭独。
《囗作父丁卣》(《殷周金文集成》5332),西周早期器廊镜,器蓋同銘:“囗作父丁尊彝牙肝。中、亞止”。首字不識配椭,銘文后面的“中虫溜、亞止”,這是止族和中族的復合族徽股缸。
《中作旅簋》(《殷周金文集成》3377)衡楞,陜西岐山縣蔡家坡出土,西周中期器敦姻,銘文:“中作旅簋瘾境。”中镰惦,人名或族名迷守、國名。
《中甗》(《殷周金文集成》949旺入,西周中期器兑凿,北宋末出土于今湖北孝感地區(qū),共六件眨业,稱為“安州六器”急膀,銘文:“王令中先省南國,貫行執(zhí)居在曾龄捡,史兒至卓嫂,以王令曰:余令汝使小大邦,厥又舍汝芻量聘殖,至于汝庸晨雳,小多□中省自方,復造鄝邦奸腺。在噩師次餐禁。伯買厥令以厥人戍漢中州,曰段曰□突照,厥人□廿夫帮非,厥貯者言曰,賓□貝讹蘑,日傳劭王休末盔,肆□又羞余承用作父乙寶彝∽浚”中先陨舱,當是中族人,名字也見于《中方鼎》版仔。曾游盲,是曾國误墓,地望在今隨州。史兒益缎,是兒族成員在西周政府當史官之人谜慌。兒族地望在陜西省寶雞市茹家莊一帶。
《中方鼎》(《殷周金文集成》2751)西周中期器链峭,“安州六器”之一畦娄,銘文:“唯王令南宮伐反虎方之年,王令中先省南國弊仪,貫行熙卡,埶王?,在夒囗山励饵。中乎歸生鳳于王驳癌,埶于寶彝∫厶”南宮颓鲜,是西周初分封在今湖北隨州的曾國第一任國君南宮適,后代以南宮為氏典予。中先甜滨,中為氏名,先是私名瘤袖。
《中伯壺》(《殷周金文集成》9668)衣摩,西周中期器,銘文:“中伯作辛姬?人媵壺捂敌,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艾扮。”中伯占婉,中為國名泡嘴,伯為爵稱,據(jù)此銘文可知“中國”為姬姓逆济。辛姬?人酌予,應(yīng)是中伯出嫁到辛國的女兒,辛是夫家國名奖慌,姬是父家姓霎终,?人是名字∩恚《中伯壺》是中伯為出嫁到辛國的女兒所作的一件陪嫁媵壺。
前文論述击困,據(jù)苗利娟《關(guān)于商代金文中族名的界定與思考》涎劈,中族是址族的一個分支广凸。如此,則中族也當為嬴姓蛛枚。但據(jù)《中伯壺》銘文谅海,中族為姬姓。
這說明前面的判斷有問題蹦浦,或者有其他的可能扭吁。一種可能是,中族可能不是址族的支族盲镶,中族和址族可能是互為婚姻關(guān)系侥袜。第二種可能是,商代中族和周代中族可能族姓不同溉贿,這種情況在商周改朝換代的歷史背景下是比較多的枫吧,如燕國痕支、齊國言蛇、應(yīng)國漓柑、曾國等灵汪。
《辛中姬皇母鼎》(《殷周金文集成》2582)车海,西周晚期器雄驹,銘文:“辛中姬皇母作尊鼎阔逼,其子子孫孫用享孝于宗老邮绿∏朗矗”辛中姬镀层,應(yīng)是嫁給辛國的姬姓中國女子,“辛”是夫家國名思币,中是父家國名鹿响,姬是父姓。
《中伯盨》(《殷周金文集成》4356)西周晚期器谷饿,銘文:“中伯作孌姬旅盨用惶我。”這也是一件中伯為其女兒做的陪嫁媵器博投。
《中友父簋》(《殷周金文集成》3755)绸贡,西周晚期器,陜西扶風縣齊家村窖藏出土毅哗,器蓋同銘:“中友父作寶簋听怕,子子孫孫永寶用÷敲啵”中友父尿瞭,可能為中族成員。
從出土中族器物及銘文來看翅睛,周代中族地望有兩種可能声搁,一是今陜西寶雞一帶黑竞,一是漢水流域一帶,可能為西周分封的“漢陽諸姬”之一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