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對心理學懷著一種神秘之感和敬畏之心贷揽,總歸人心隔肚皮,了解自己都很難镜悉,更何況了解別人祟辟,所以心理治療師也好似神一樣的存在。但后來通過妹妹開始接觸和了解了一點皮毛心理學的知識侣肄,好像稍稍有了些感覺---自我感覺旧困,不敢妄稱開悟之類:心理學歸根到底還是從人的本性或本源研究,力求通過表象尋求內部深層的原因稼锅,這也是我們所說的萬事必有因緣吧吼具。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又略有不同,海靈格的系統(tǒng)排列便是其中一種吧矩距。
這本書的文字讀起來有些晦澀拗盒,可能是由于作者最初是用德語編著,后有轉為英文版锥债,而我們讀到的中文版應該是英文翻譯過來的陡蝇,因此有些詞語,如反復被提及的“良知” 赞弥,需要再反復納入語境中閱讀才好似抓到他欲表達的涵義:我理解毅整,這里的“良知”和王陽明的“致良知”涵義不同,感覺它更接近于道德意識或群體意識绽左。
談到在家庭或單位中的歸屬感--即所謂“愧疚或無愧”悼嫉,我覺得是自我意識與集體意識的一種平衡。接收與付出的平衡與之關聯(lián)的還是因為接收或付出時自我的心理感受有關拼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