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陳信宏夜里創(chuàng)作的《如煙》收錄在當年大火專輯《后青春的詩》撤嫩,歌里寫道:
“時間偎捎,像偷走一切的賊。
七歲那年,抓住一只蟬茴她,就以為抓住了整個夏天”寻拂。
十年后當回想自己的7歲那年,烈日下丈牢,無盡延長的蟬鳴聲祭钉,仿佛并不止一整個夏天。
脫離了表盤上周而復始的刻度己沛,忽略星辰四季的更迭變化慌核,我們不斷重復地疑問:“時間”究竟是什么?
兒時的生日蛋糕
對孩子來說申尼,無論跑多快垮卓,他所感知的世界都像是靜止一樣。一年一次的生日是他們計算時間最簡單的方式师幕。
就像行星繞太陽運行一周回到原點粟按,每一年都有不同以往的歡樂。
第一次掉牙霹粥,第一次學騎自行車灭将,第一次在頭上扎起勉強的馬尾,第一次乘火車經(jīng)過長長的隧道……
“第一次”的新奇總能撐起生活的無限樂趣蒙挑,未來遙遠宗侦,日子漫長,因著童真的心卻樂在其中忆蚀。
到后來年齡慢慢找增長矾利,生活的樂趣在相似的重復中越來越少,生日的間隔慢慢變短馋袜,時間開始像一塊吸滿水的海綿被放在陽光下暴曬:越走越快男旗。
長大后縮水的海綿
愛因斯坦曾說,和漂亮姑娘坐在月光下欣鳖,一小時就像一分鐘察皇。但事實上,客觀的時間并沒有不同泽台,差別在于我們對時間的感知什荣。
1877年,法國哲學教授保羅·珍妮特(Paul Janet)針對人們對時間的感知提出“比例理論”:隨著年齡增長怀酷,“一年”所占一生的比例在不斷減少稻爬。
來自奧地利設計師Maximilian
Kiener根據(jù)這一理論制作了互動網(wǎng)頁Why Time
Flies?(復制鏈接體驗?http://www.maximiliankiener.com/digitalprojects/time/)隨著鼠標不斷下滑蜕依,年齡逐漸遞加桅锄,比例卻逐漸縮小琉雳。
對一個剛滿一歲的嬰兒來說,
一年的長度是他人生的全部友瘤,
而對于一個年近半百的人來說翠肘,
一年的長度從一生的全部
減少到人生的五十分之一。
以此推論辫秧,假如有幸能活到100歲束倍, 7歲的時候,你其實已經(jīng)過完人生的一半茶没。
一場“現(xiàn)代幻想
“時間擁有著壓迫肌幽、不赦免任何人的力量晚碾,以及將所有事物歸還土地的意志”抓半。我們深受其控,但并非不可抵抗格嘁。
詩人和藝術家們常常有“孩子般”的心境笛求,他們瞭望波瀾后的海洋,也專注瑣碎無異的日常里一株無人欣賞的花糕簿;???
▲ 藝術家工作室(2)田樹興 2016 布面油畫 60x90cm
他們專注雨后乍現(xiàn)的半彩虹探入,也凝視空無一人,或許布滿塵埃的舊桌椅懂诗,從無比熟悉的場景中探索陌生與新奇蜂嗽。???
▲ 藝術家工作室(7)2016 布面油畫 90x60cm
“ 時間像魚缸里的小魚,有時候靜止不動殃恒,有時又匆匆游走植旧。時間又像自然界里的蝸牛在無欲的世界里堪比百年,而藝術世界里的時間可以包含所有的動物特性离唐,有時雷厲風行病附,有時堪比臥龍『蓿”——田樹興(央美油畫系畢業(yè) 現(xiàn)工作生活于北京)
在藝術家看來完沪,時間是一場無所拘束的“現(xiàn)代幻想”,不在你我糾結的長短嵌戈,是屬于當下的每一刻覆积。
7歲那年,人生已經(jīng)過半
【藝網(wǎng)寄語】
時間熟呛,是鄭重其事宽档,用心走過的每一刻。
想了解更多藝網(wǎng)藝術品資訊惰拱,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藝網(wǎng)大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