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過例舉一場歷經(jīng)宋秋冰、元、明插佛、清四代杠巡,歷時六百余年的官司,呈現(xiàn)真實的徽州宗族
1940年雇寇,汪精衛(wèi)在南京舉行“國民政府”還都儀式建立傀儡政權后氢拥,各地汪氏宗親會均收到一封來自徽州的書信:汪精衛(wèi)被剔除汪家族譜。
?每次在微博上提及宗族锨侯,總有人會將徽州宗族與某些陋習不減返增的野蠻氏族劃等號嫩海,在他們看來宗族對內(nèi)維護有錢人搜刮族內(nèi)窮苦成員的錢財,“對外”不尊國法识腿,販毒涉黑抱團抗法出革。但徽州記錄在冊的最嚴厲族法僅是“族譜除名”。
宗族在他們心中大概就是這樣的
?不可否認渡讼,徽州的宗族間的確存在過械斗骂束,但宋以后械斗極少,明以后隨著徽商的崛起(有錢了)成箫、社會福利的完善(免費醫(yī)療展箱、教育資源)、家族聯(lián)姻的普及(大家都是親戚)蹬昌,宗族間即使發(fā)生矛盾也多以打官司的方式結局混驰,關系祖墳的矛盾亦不例外。
能不斷屛棄陋習朝前發(fā)展的便是文明,停滯不前開倒車的才是落后栖榨。
?一場打了六百余年的官司
萬歷十年(公元1582年)七月初十,徽州多了塊石碑昆汹,少了樁跨三朝四百余年的公案。
王地陳墳
?正如石碑所書婴栽,這是一塊隸屬王家的地但葬的卻是陳家的人满粗。
徽州人曾極其注重契約(現(xiàn)在不重視了),尤其是地契愚争。臨近的兩家商鋪無論平日里關系多好(商鋪多以家庭為主體映皆,代代相傳),都得立一塊分界碑轰枝。人情歸人情捅彻,法理歸法理。今日好不代表明日好鞍陨,這一輩關系不錯不代表下一代能融洽相處步淹。倘若兩鋪交惡,往昔讓你的三分地也能憑界碑收回湾戳。
萬安老街的界碑
?在宗族社會贤旷,祖墳是極其重要的,王地陳墳碑所立之處并非王家無用的廢地砾脑,與廢地相反那里是王家的寶地幼驶,是埋葬著祁門王氏一世祖的祖墳地。
故事得從黃巢起義說起韧衣。
唐乾符年間(公元 874—879)黃巢入江東盅藻,瑯琊王氏后裔(舊時王謝堂前燕的王氏)王璧與女婿鄭傳召集鄉(xiāng)民抵抗,后因“功”被吳王楊行密授為檢校兵部尚書畅铭,累加銀青光祿大夫氏淑。公元905年,楊行密病危硕噩,雖然對長子楊渥不滿假残,但因其余的兒子都還年幼無法主政, 楊行密只得指派右牙指揮使徐溫炉擅、左牙指揮使張顥輔佐楊渥繼位辉懒。楊行密死后,楊渥不負父憂成了一位荒淫無道的主子谍失。王璧也于楊渥繼位后被貶為祁門縣令眶俩,但王璧并沒有接受任命,而是以“年事已高”為由退隱祁門縣苦竹港快鱼。
王璧退隱時有九子二十三孫颠印,這些子孫均因公職星散分布于八郡十八縣之中纲岭,無法常伴王璧左右(交通不便,即使同處一縣也很難見上一面)线罕。
站在王璧的角度考慮止潮,子孫仕途通達便好,無需陪伴自己钞楼。更何況自己身邊一直有一位忠仆沽翔,即使有一天駕鶴先去,這位忠仆也會將自己埋在已買下的寶地之中窿凤,并為自己結廬守墓。
這位忠仆姓陳名迪跨蟹,早年跟隨王璧四處征戰(zhàn)雳殊,忠心耿耿。王璧念其忠心將婢女彭三姐許配予他窗轩。退隱祁門后夯秃,忠仆也隨王璧一同退隱。王璧去世后痢艺,忠仆也如王璧生前所預料仓洼,在墓旁蓋了間茅草屋守墓。
這原本可以成為一段佳話堤舒,如果沒有發(fā)生這些事色建。。舌缤。箕戳。
宋紹興年間,陳迪的子孫將茅草屋附近的土地占為己有(耕種)并將王璧墓毀削殆盡国撵。王家雖想收回祖墳地陵吸,但并無渠道能幫助他們完成這一心愿(此時陳迪后裔已將陳迪與其余先祖葬于王氏祖墳地之中)。
宋寶佑乙卯介牙,南宋政府為收買人心壮虫,開始提倡忠義,而提倡忠義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為忠義之士修墳环础。王璧在祁門高塘的后人王元義得知這一消息后立即將先祖王璧的事跡上報州府囚似,請求政府幫忙修繕先祖王璧的墳墓。在得到政府認可后喳整,王元義收回了王璧墓以及墓旁的山地一畝谆构、平地四畝三角二十步。
洪武九年框都,朱元璋為贏得民心搬素,下令犒賞有功于國家的忠臣(已離世的)呵晨。徽州府上報的名單中王璧位列第一熬尺,這一次祁門高塘的王氏子孫王勝孫摸屠、王伯萬等再次借機上奏府縣,與陳姓理論粱哼,收回墓地一十五畝二角季二,稅收由高塘勝孫、伯萬揭措;葉源王儀胯舷;小易大用、亨龍绊含;仁里文思桑嘶;箬溪文寶;大倉務民躬充、宗旦逃顶;栗木梅澗、傅巖充甚;歷溪直學以政;三洪石右卿;田源元立伴找、王富等十三戶共同承擔繳納盈蛮。
明朝成化、宏治年間疆瑰,王氏發(fā)跡較差眉反,祖墳地無人管理。陳氏發(fā)跡較好穆役,子孫眾多寸五。力盛的陳氏想出通過蓋小房的方式強占王家祖墳地。高塘王氏雖多次與陳家打官司耿币,但均以敗訴告終梳杏。
明正德九年三月初九,高塘王綸、王敬、王冕等率子孫掃墓祭禮時發(fā)現(xiàn)陳氏后裔陳容保又在自家祖墳地建屋熊尉,憤怒至極的王家人立即趕赴閃里桃源與陳氏宗族理論,桃源陳氏見王家來了這么多人劲适,只是淡淡的回復了一句:“本月十二日回話∠崴猓”爾后王家人便回去了霞势。烹植。。愕贡。
三月十二日草雕,王家眾人再次前往桃源討要說法,但當他們到達桃源后固以,陳家給予的答復卻是:“不允退業(yè)”(房不拆墩虹、地不退)。此時的王家才意識到事情并非他們所想的那么簡單憨琳,為了阻止陳家通過蓋小屋占據(jù)更多的祖墳地诫钓,王家決定召集徽州境內(nèi)所有王氏宗親前來墓地商討解決方案。
三月十九日篙螟,二千余名王氏子孫齊聚墓地約出陳氏理論尖坤,陳氏見狀,自知理虧(畢竟來了這么多人)闲擦,立即開始拆除小屋。王氏子孫見陳家人開始拆屋也主動提出補貼陳家拆房所需的銀兩场梆。
故事到這里還是有希望成為一段佳話的墅冷。。或油。寞忿。
然而,數(shù)日后顶岸,正在為陳家準備補貼銀兩的王家人收到消息:他們被告了腔彰,原告叫陳廷(實為陳氏后裔陳廷萱)。 三月二十七日辖佣, 王氏后裔王珙以王道之名向縣衙提起辯護霹抛。五月初四這起案件由巡按御史吳公親審結案:王氏勝訴,陳氏退還墓地卷谈。
自宋紹興年間至明正德九年才剛剛三百余年杯拐,不可能結束
?明萬歷二年,陳氏后裔陳新道等人偽造冊簿世蔗,將王璧墓所在的灣坦改為汪村端逼,將離王璧墓較近的王氏墓地戶主王勝孫改為楊勝宗,爾后利用“ 楊勝宗 ”的墓地在王璧墓后挖出一個墓穴(盜穴)污淋,葬入先祖顶滩,意圖占據(jù)王家祖墓的龍脈。
明萬歷九年寸爆,朝廷下發(fā)政令要求各族清丈墓地礁鲁,清理疆界盐欺。十月初八,王氏后裔一千余人齊聚灣坦執(zhí)行朝廷政令時發(fā)現(xiàn)先祖墓地被人盜葬救氯。王氏族人向陳氏詢問情況找田,陳氏以最近墓主姓楊,陳家不可能到通過別人的挖墓穴盜葬先祖為由暫時打消了王家的疑慮着憨。
數(shù)日后墩衙,高塘王氏越想越不對勁,遂決定召開宗親會議商討對策甲抖。宗親會結束后漆改,王家以“ 陳姓盜葬 ”為由向縣府院提起訴訟。
官司打了一年准谚,最終以王家勝訴告終挫剑。
判決如下:“璧公墓居中,坐西面東柱衔,墳前地四畝樊破;東至畔下陳地;北至陳大濟墻腳及地唆铐;南至陳墳塹及地哲戚;墳后地北邊直進六十六步界外系陳墳及地;南邊直進六十六步界外系陳地西邊橫過四十步艾岂,界外系董天隆地顺少。前后共計地二十五畝,定界畫圖王浴。責令陳新道備立石碑上刻“王地陳墳”脆炎,送縣衙驗過,由差役胡元江監(jiān)押抬往告所氓辣。于本年(萬歷十年)七月十六日立碑定界秒裕,事遂結案收卷,定鱗冊思字二千三百八十五號钞啸,立祠戶王光啟收稅解納簇爆。”
單從司法層面開率爽撒,判決僅需明確王氏祖墳地的范圍即可入蛆,但王氏考慮到自宋至今數(shù)百年時光,葬入王家祖墳地的王氏先祖亦很多硕勿,讓陳家將祖墳全部遷走太不通情理哨毁。不過鑒于陳家這數(shù)百年來的行為,倘若這次再草草了事源武,將來肯定還會有麻煩扼褪。能解決這一切的最佳方案只有一個:立一塊石碑證明土地是王家所有想幻,但埋了陳家的人。
?故事到此本應完結话浇,即使是最好的編劇再往下寫也會被觀眾質(zhì)疑脏毯,不過。幔崖。食店。。
明崇禎年間赏寇,天下不穩(wěn)吉嫩、人心動蕩,陳氏子孫不斷找尋理由向縣府提起訴訟嗅定,希望通過繁訟占幾塊已重歸王家的土地自娩,縱然陳家每一次的訴訟都被縣府以“王地陳墳”的證據(jù)駁回,但陳氏后人依舊“不屈不撓”的上訴渠退。
宋忙迁、元、明沒能阻止的事碎乃,剛奪得天下的清王朝更不可能阻止动漾。
清順治九年,陳氏后人將鱗冊內(nèi)原昆字二千三百八十五號拆為十二個字號荠锭,并挪動“王地陳墳”碑(作為界碑),偷砍王家蔭木售賣晨川。
清順治十年证九,王氏宗親再次將陳氏告上衙門,衙門查明原委后共虑,杖責移碑盜木者愧怜,勒令陳氏將復原“王地陳墳”碑,歸還所盜蔭木妈拌。
抱歉拥坛,故事到這還沒有辦法結束。在徽商經(jīng)營的行業(yè)里尘分,木業(yè)一直占據(jù)著重要地位猜惋。因為宮廷和官廨用木量大,大木商領有官印替官家采買培愁,經(jīng)營木業(yè)很容易暴富著摔。如明萬歷二十四年重修乾清、坤寧二宮時定续,徽商王天俊等以金錢開通谍咆,憑辦皇木的特權買木16萬根逃稅3.2萬余根虧國庫五六萬兩禾锤。王家的蔭木(祖墳地的樹種下后不能隨便砍)經(jīng)數(shù)百年成長是一筆很大的“外快”。
乾隆三十年摹察,陳氏后人陳定生恩掷,陳孔儀、陳士治將“王地陳墳”石碑指為界碑(一半為王家的地一半為陳家的墳)盜伐蔭木供嚎。王氏后人王正音黄娘、王大治將三人告上縣衙,縣令李公根據(jù)順治十年的卷宗判陳氏三人將賣木所得銀兩歸還王家查坪。
乾隆三十四年寸宏,陳孔儀以王正音侵占“王地”以的陳姓土地為由,向縣衙提起訴訟偿曙,查閱歷朝卷宗氮凝,確認王地為十五畝二角后,派下屬實地丈量證明王正音未曾侵占陳地望忆。
至此罩阵,橫跨宋、元启摄、明稿壁、清四代六百余年的公案正式結案。我不清楚旁的地區(qū)發(fā)生類似事情是否會發(fā)生械斗歉备,但在徽州傅是,陳王兩族在爭地的六百余年間并未發(fā)生械斗。
王氏在某些人看來可能有些圣母蕾羊,陳氏在某些人看來很卑劣喧笔。但無論王氏、陳氏做出了怎樣的舉動龟再,他們都沒有使用暴力书闸,他們所做的一切最終都交由國法評判。
“斯文”敗類:訟棍
任何地區(qū)都有敗類利凑,徽州宗族亦有敗類浆劲。王茂蔭在道光二十八年(1848)撰寫的《歙邑利弊各事宜》中提出“請恤商民”。這份?《歙邑利弊各事宜》指出徽州的青壯年多外出經(jīng)商哀澈,留守徽州的均是老弱婦孺牌借。地方訟棍利用這一特點,聯(lián)合外出經(jīng)商者的齷齪親房盜賣田產(chǎn)割按,做假賬逼老弱婦孺還錢走哺。外出經(jīng)商的青壯年如若未能取得成功,便只能看著家人吃虧受苦。
訟棍除了訛詐外徽商在徽州的家人外丙躏,還會接外省訂單:譬如嘉慶十四年择示,在六安的徽州人被六安本地鄉(xiāng)紳碰瓷(訛詐),鄉(xiāng)紳從徽州請訟棍作偽證意圖獲得更多賠款晒旅。雖然最終旅居六安的徽商贏了官司栅盲,但訟棍卻未受懲罰。
徽州人的“慈”废恋、安逸不知兵革谈秫,遇亂后覺得喪盡錢財便能保命,為徽州帶來了不可挽回的慘痛結局(長毛亂中詳述)鱼鼓,
?族法無用拟烫?
?徽州的族法只管小事,絕不會與國法抗衡迄本。那么族法管的小事有哪些硕淑?
譬如“公河禁漁”“嚴禁賭博”“不準乞丐進村但在特定節(jié)日會布施乞丐”監(jiān)督“山規(guī)”等是否執(zhí)行,懲罰未尊崇上述規(guī)矩的人嘉赎。
舉個例子: 打鑼封山置媳。
?每年冬令,村或聯(lián)鄉(xiāng)選出一人鳴鑼公条,鳴鑼者串村走戶拇囊,口中高喊本年所封山場的地名(徽州木業(yè)發(fā)達,為便于管理山林會給山頭取山場名)靶橱、禁戒規(guī)約寥袭。封禁山場的山界以及所有入口均有木碑、石碑標明范圍关霸。倘若有人違規(guī)砍伐樹木传黄,除了繳納罰款外犯禁者還須持鑼串村敲打,挨家挨戶承認錯誤谒拴。對于檢舉有功的人,可以獲得犯禁者罰金的一半涉波。
封山期間英上,如果有人走火燒山,走火者需向滅火者支付工錢啤覆,并保證被燒毀的山場復原苍日。
除了上述懲罰外,一些村落還有“砍一(株)罰三(元)栽五(棵)”窗声、做義工(修橋相恃、修路)等懲罰措施。
作為徽州重大的活動之一笨觅,打鑼封山前還有一項聚餐活動拦耐。封山前宗祠出資耕腾,每人發(fā)半斤封山護林餅。封山期間如果有人上山砍柴挖筍杀糯,這筆由宗祠出資購買封山護林餅的費用將由砍柴挖筍者承擔扫俺。
封山當日,各族族長會買來若干頭豬固翰,宰殺后狼纬,以豬頭祭山,豬血涂寫封山碑牌骂际。殺完豬后疗琉,全村男子聚集,宣讀禁山歉铝、封山鄉(xiāng)規(guī)盈简,喝血酒,吃封山肉犯戏。這些男子中若有人?私自上山砍柴挖筍送火,他們家的豬就會被拖到山場,宰殺祭山先匪,全村分食(除了他們家)种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