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枯木
上一篇文章遵堵,我們討論了李白祖先遷居到碎葉的大致年代梭稚,認為在隋朝或以前避居邊疆可能性不大颖低,因為改朝換代,赦免前罪是古代新的封建王朝都會頒布的一項舉措弧烤。除非是因為經商原因忱屑,或者因和李唐政權有過爭天下的“謀逆大罪”,才有可能不被李唐接納暇昂,從而遠居邊陲莺戒。
另外武周時期可能性也不大,因為時間短暫急波,不至于才二十余年脏毯,李白的祖父名字都沒有記錄,造成“絕嗣之家幔崖,難求譜牒”食店。因而大致可以判斷,李白祖先遷居邊疆年代赏寇,最大可能性是唐初吉嫩。
先談論經商,如果李白祖先經商嗅定,那么什么時間都有可能自娩,然而從歷史背景來看,李白祖先因為經商舉家遷居邊疆可能性基本不存在渠退。這是因為忙迁,在隋末以前(以后亦如此),邊疆地帶東西突厥連年征戰(zhàn)碎乃,爭奪不斷姊扔,政權頻繁更迭,普通百姓生命經常受到威脅梅誓,逃歸故鄉(xiāng)還來不及恰梢,經商談何容易佛南?而且當時碎葉一代生活環(huán)境艱苦,尚屬于游牧狀態(tài)嵌言,雖然已經有“素葉城”之稱嗅回,也是很小的村鎮(zhèn),如果沒有中原朝廷或者西域政權的支持摧茴,很難維持绵载。
我們就假設李白祖先在隋末以前經商,經營內地的絲綢茶葉瓷器一類的物資苛白,而這些在當時都需要有政府許可或者通融尘分,李白祖先作為隴西望族后代,似乎可以做到丸氛。問題是培愁,一個主要原因在于古人鄉(xiāng)土觀念隆重,出外經商大多為游商缓窜,依靠長途販運獲利定续,也就是說由主要骨干人員出外經營,而家族不會全部搬遷禾锤,那不叫經商而叫定居私股,因而經商可能性很小。
從歷史記錄來看恩掷,神龍初李白家族舉家內遷倡鲸,其原因有多種,一種是碎葉城出現戰(zhàn)亂黄娘,一種是被朝廷赦免峭状,一種是潛逃回歸。那么逼争,假如經商优床,回遷中原可以理解,為何不回到祖居之地隴西或者都城長安誓焦,偏偏要遷居到道路崎嶇偏僻的川蜀胆敞?這很難自圓其說。因而杂伟,李白祖先經商一說證據不足移层,那么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因為朝廷的原因,被迫遷移赫粥,而且時間段可以基本確定在隋末唐初观话。
大致確定了避居邊疆的年代,再加上以前我們考證的結論傅是,得出李白為西涼武昭王興圣皇帝李暠之后匪燕,為李唐宗室蕾羊,于隋末唐初被迫貶謫邊疆碎葉城喧笔。下來帽驯,我們來討論李白身世的關鍵秘密,那就是书闸,李白屬于李氏哪一枝尼变?
關于李白的身世之謎,前面我們提過浆劲,眾說紛紜嫌术,有多種說法,總結一下牌借,大致有以下幾種:
1度气、李淵后代:
①、李建成膨报、李元吉后代磷籍。
②、李元嬰后代现柠。
③院领、其他子孫后代。
2够吩、李軌后裔比然;
3、西漢李陵周循、北周李賢强法、隋朝李穆這一支系;
4湾笛、李氏其他宗族拟烫;
5、其他迄本。
面對如此之多的說法硕淑,該如何考證和研究?筆者認為嘉赎,我們可以采取排除法置媳,將這些說法的證據一一進行考據,從而排除最不可能的說法公条,那么拇囊,最后即便是得不到確定答案,也可以最接近真實歷史靶橱。
我們先來看第一種說法寥袭,也是最近這些年常被媒體炒作的說法路捧,其實,也是最不靠譜的說法传黄。因為如果是李淵后裔杰扫,必定有歷史記載。作為皇家譜系膘掰,歷史記載非常嚴格謹慎章姓,這是歷朝歷代的重中之重∈堵瘢皇帝的一舉一動都有記錄凡伊,比如唐代的《起居注》、《時政記》和《實錄》等窒舟,關于皇族譜系都由“宗正寺”和專人負責記錄整理系忙,即便是因為有罪被消除屬籍,也有記錄惠豺。如果李白是李淵的后裔银还,我們可以查找資料予以核對,便知真假耕腾。
從李白祖先是被貶謫碎葉城的原因來看见剩,如果按照是李淵后代,那么只能有一種可能被貶謫扫俺,那就是爭奪皇權苍苞,其他則不可能,因為遍查《唐律例》和唐代刑典狼纬,謀逆除了絞斬處死就是除籍羹呵、廢為庶人、貶謫疗琉,而其他罪行只是剝奪爵位冈欢,削職為民,不至于貶謫盈简,這點作為皇權在上的年代凑耻,還是有點特別照顧的。
歷史記載柠贤,李淵有22個兒子香浩,李世民有14個兒子,李治有8個兒子臼勉,假如李白是李淵后代邻吭,則只能在這三位后代中查找。而且因為李白祖先長期貶謫邊疆宴霸,并被除籍囱晴,那么只有可能是參與謀逆大罪膏蚓,抑或是武周時期迫害導致,才會遠走西域畸写,否則只能是除籍貶為庶民驮瞧,不會貶謫。而武周時期被迫害的宗室艺糜,到了唐玄宗時期全部予以正名剧董,就連其他李氏宗族也予以編入屬籍幢尚,《唐會要》第六十五卷記載:“天寶元年七月二十三日詔:殿中侍御史李彥允等奏稱破停,與朕同承涼武昭王后,請甄敘者尉剩,源流實同真慢,譜牒猶著。自今已后理茎,涼武昭王孫寶已下黑界,絳郡、姑臧皂林、燉煌朗鸠、武陽等四公子孫,并宜隸入宗正寺础倍,編入屬籍烛占。”沟启。
假如李白是直系血親忆家,不可能存在李白無法歸屬宗族屬籍的情形(然而事實是李白并未被編入,只能說明李白并非血緣相近的宗室子弟德迹,抑或沒有譜牒或者其他原因導致芽卿,后面再談。)胳搞。那么按照假定卸例,就查找李淵后代參與皇權爭斗的子孫。從《舊唐書》肌毅、《新唐書》記錄來看筷转,在李白祖先時期,只有“玄武門之變”的李建成芽腾、李元吉兄弟二人旦装。
李建成墓碑
關于李白屬于李建成、李元吉后代子孫的說法摊滔,源自1985年7月28日所載兼葭文章《李白身世之謎》阴绢,轉述臺灣學者羅香林認為:李白乃李建成之后店乐。然而在以前從沒有人能提出如此匪夷所思的說法,其原因是可能性不存在呻袭。
關于李建成眨八、李元吉及其后代,其實在唐太宗時期就已經被滅門左电,這點有歷史記載為證廉侧。《舊唐書·卷六十四·李建成傳》:“建成死時年三十八。長子太原王承宗早卒篓足。次子安陸王承道段誊、河東王承德、武安王承訓栈拖、汝南王承明连舍、鉅鹿王承義并坐誅。太宗即位涩哟,追封建成為息王索赏,謚曰隱,以禮改葬贴彼。葬日潜腻,太宗于宜秋門哭之甚哀,仍以皇子趙王福為建成嗣器仗。十六年五月融涣,又追贈皇太子,謚仍依舊青灼”┬模”。
《舊唐書·卷六十四·李元吉傳》:“太宗于是定計誅建成及元吉杂拨。元吉死時年二十四专普。有五子:梁郡王承業(yè)、漁陽王承鸞弹沽、普安王承獎檀夹、江夏王承裕、義陽王承度策橘,并坐誅炸渡。尋詔絕建成、元吉屬籍丽已。太宗踐祚蚌堵,追封元吉為海陵郡王,謚曰剌,以禮改葬吼畏。貞觀十六年督赤,又追封巢王,謚?如故泻蚊,復以曹王明為元吉后躲舌。”性雄。
李建成簡陋的墓志銘
從歷史記錄來看没卸,隱太子李建成6個兒子,1個早卒秒旋,5個被殺约计;李元吉5個兒子都被殺。李建成死時38歲滩褥,長子早亡病蛉,有孫子可能性很低炫加,李元吉更小瑰煎,也不會有孫子,因而即便是李世民安排自己的兒子為二位承嗣俗孝,也是已經被滅門酒甸。我們假設李建成有孫子,按照《開皇律》“十惡之條”赋铝,參與謀逆全家都會“坐誅”插勤,況且李建成、李元吉貴為黃胄革骨,子孫自然登記在簿农尖,不會有沒有登記一說。
況且良哲,唐太宗李世民是什么樣的君主盛卡?聰明睿智,宏才大略筑凫,經濟自不必說滑沧,政治上更為縝密,在誅殺李建成李元吉一事上早有預謀巍实,豈能讓二人的子孫逃匿滓技,成為“漏網之魚”?別說別的棚潦,就拿隋煬帝皇后蕭氏令漂,在隋亡后逃匿到突厥,都被李靖攻破追回圈居長安,而蕭后已經沒有后代叠必,對皇權構不成威脅外潜,還要如此興師動眾,更何況李建成挠唆、李元吉更具有威脅性的皇權爭奪者子孫处窥?
古代皇權爭斗歷來就是血腥風雨,睿智如李世民玄组,面對皇權一點都不敢馬虎滔驾,“臥榻之下豈容他人打鼾!”俄讹,即便是親侄子侄孫哆致,一樣斬草除根,一個不留患膛,否則哪天有人打著“太子后裔”旗號來爭奪皇位摊阀,勢必引發(fā)局勢動蕩,這點別說李世民踪蹬,就連普通老百姓都一清二楚胞此,因此,李建成跃捣、李元吉的后代子孫的下場和他們一樣漱牵,自然是灰飛煙滅。
因而疚漆,李白為李建成酣胀、李元吉后代的說法純屬聳人聽聞,無稽之談娶聘。這點所有的歷史記載都可以明確無誤的證實闻镶,而且通觀歷史,類似皇權爭斗事件之中很難有漏網之魚丸升,更別說李白全家后來還回歸李唐铆农,豈不是自投羅網?发钝!
下一篇我們接著討論關于李白是李元嬰后代的說法顿涣,此種說法更為神奇滑稽,限于篇幅酝豪,我們下文再談涛碑。
(待續(xù))
2019/6/14榆木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