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快樂账劲,源自于他會思考。
人之所以痛苦金抡,亦源自于他思考瀑焦。
人之所以被稱之為人,而不是野獸梗肝,或是其他某種動物榛瓮,是因為他們有感情,且會思考巫击。
這是在讀完扎米亞金的著作《我們》之后禀晓,所擁有得最深刻的感受精续。
提到扎米亞金的《我們》,就不得不提到“烏托邦”和“反烏托邦”這兩個詞粹懒。
在讀《我們》之前重付,我只聽聞過“烏托邦”這個概念,至于“反烏托邦”倒是聞所未聞凫乖。畢竟早些年時确垫,我自己也算得上是半個理想主義者,而理想主義者們往往無法避免去知曉的兩個概念就是“理想國”和“烏托邦”帽芽,或者說將兩個概念合并在一起理解也并無不可删掀。
烏托邦(Utopia)這個詞語的本意是“不存在的地方”,或者是“好地方”导街。延伸意義可以理解為爬迟,理想的、不可能實現(xiàn)的好事情菊匿。烏托邦本來是一個舶來詞付呕,所以它的中文翻譯可以理解為“空想的國家”。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最先提出了這個概念跌捆,并著作有《理想國》一書徽职,而后空想社會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托馬斯·莫爾在其著作《烏托邦》中明確了釋義了這一概念。概括來說佩厚,就是私有制被認為是萬惡之源姆钉,所以應當消滅,之后人民才能得到“幸赋撸”潮瓶。
烏托邦,一個擁有完善社會法制钙姊、政治毯辅、價值觀念的美麗新世界被提出之后,許多人為此付出努力煞额。
但空想是美好的思恐,現(xiàn)實卻是殘酷的,人們漸漸發(fā)覺被設定的人生有多么可怕膊毁,統(tǒng)一按照一定的標準被飼養(yǎng)胀莹,沒有自由,沒有思想婚温,沒有權利描焰,這種被“規(guī)則好的統(tǒng)一標準的幸福”帶給人們的卻是更多的苦痛栅螟。
而后“反烏托邦(Dystopia)”這一文學體裁和流派應運而生荆秦,于是便也有了此時我剛讀完的這部扎米亞金的著作——《我們》逆日。
扎米亞金在著作中創(chuàng)造一個烏托邦的具象——二十六世紀的“一體國”,一體國當中的居民他們沒有名字萄凤,且因為在統(tǒng)一的標準下“飼育”而成室抽,所以他們幾乎完全喪失了個性,因此他們都以號碼相互稱呼靡努,由此又稱“號民”坪圾。
“號民”們是沒有隱私權的,他們生活在完全透明的房子里惑朦,由充當警察角色的“觀護人”監(jiān)視兽泄。因為剔除了個性,所以導致人性也大部分缺失漾月,在這樣的情況下病梢,號民們更多的像是一種“活的工具”,而不是“一個人”梁肿。當然蜓陌,婚姻和愛情,也是沒有的吩蔑,至于人類等同于動物的本能交配欲望钮热,依然會得到滿足,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烛芬,號民們可以在玻璃住房四面拉下帷幕一小時來進行“交配”隧期,所以這天又被叫做“性交日”。不過“私自的性交”是不被允許的赘娄,每個號民都配發(fā)有一本粉紅色的配給券仆潮,為了做愛使用,每個人份內有六張配給券遣臼,一起度過一個小時的對象必須在票根上簽字性置,以便于“造福者”來進行管理。
一體國的指導原則是幸福和自由互不相容暑诸,追尋自由的人蚌讼,往往會成為“異端”和影響一體國運轉的不穩(wěn)定隱私,而被“造福者”用巨大的“機器”進行處決个榕。
不得不說,扎米亞金的這部著作帶有非常濃烈的“政治色彩”芥喇,當時前蘇聯(lián)的“蘇維埃政權”西采,在斯大林當政之后演變?yōu)榱恕蔼毑媒y(tǒng)治”,整部著作當中描述的諸多內容和細節(jié)继控,都很容易在當時的獨裁統(tǒng)治中找到影射械馆。即便扎米亞金是以一種未來科幻的預言式筆觸創(chuàng)作了這部《我們》胖眷,但由此也不難看出為何這部著作會在前蘇聯(lián)遭遇封禁,且長達六十多年霹崎。
盡管扎米亞金本人可能沒有以列寧當政的“蘇維埃政權”為諷刺對象珊搀,也幾乎沒有可能預見之后斯大林上臺之后的獨裁統(tǒng)治,但書中所寫內容觸及到了政治敏感處也是不爭的事實尾菇。
稍微有些扯遠了境析,再次回到這部著作當中,不難看到作者言辭當中對“烏托邦”持有的反對態(tài)度派诬。不管是U希望私下里能夠懷上D-503的孩子劳淆,哪怕不能生下他,最終會被處死默赂。還是D-503在遇見并愛上I-330之后的思想和行為失調沛鸵,都從側面反映了這一點。
一個連情感缆八、婚姻和生育都被控制曲掰、分配且禁絕的“一體國”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以I-330和S為首的“梅菲”的選擇和做法無疑給出了答案奈辰,那就是這樣的“烏托邦”蜈缤,只有被毀滅一途。不論你在創(chuàng)建和維護“一體國”時究竟持有如何“高尚”和偉大的理念冯挎,但“滅絕人性”的做法底哥,終究是不可能被接納的。
而故事在“想象力切除手術”這樣技術被發(fā)明和證實之后房官,無疑達到了高潮趾徽。號民們只要進行過“想象力切除手術”,就能夠變身成為完全聽從指令和安排的翰守、理性的“機器”孵奶。
“梅菲”們和“一體國”的斗爭也從這里開始全面爆發(fā),國家由此一分為二蜡峰。
小說最后并沒有給出一個既定的結局了袁,但一體國的分裂無疑表現(xiàn)出了作者的傾向。
扎米亞金雖然曾享譽蘇聯(lián)文壇湿颅,被稱為“語言大師”载绿。但我個人還是覺得,中譯版本的《我們》讀起來有些晦澀油航,倒不是讀不懂崭庸,只是語言的描述本身缺少了一些獨特的律動和美感。或者這該說是大部分譯制作品存在的通病吧怕享,畢竟每一種語言都有它本身的獨特魅力和風格执赡,被翻譯成另一種言語之后,哪怕翻譯者翻地再好函筋,也難以還原原本語言的韻律了沙合。但若是讓我去讀俄語,無疑顯得太不現(xiàn)實了一點跌帐。
《我們》這部政治色彩濃厚的作品首懈,哲學性和諷刺性都相當強烈,不太適宜作為閑暇之余的讀物含末,但若是對“反烏托邦”著作感興趣的人猜拾,卻是應當細讀一下此書了。
最后引用《我們》一書當中的一段對話來作為結尾吧佣盒,也可以展示一下為何這部著作在當時遭遇出版拒絕且被封禁了挎袜。
“你難道不知道你是在計劃革命?”
“對肥惭,就是革命盯仪!這有什么荒唐的?”
“因為根本就不可能有革命蜜葱。我們的革命是最后一場革命全景,不可能再有其他的革命。大家都知道……”
“親愛的——你是數學家牵囤。既然這樣爸黄,把最后的數告訴我吧〗伊郏”
“你再說什么翱还蟆?我……我不懂你的意思野崇,什么最后的數称开?”
“唉,最后的乓梨,終極的鳖轰,最大的》龆疲”
“簡直是胡鬧蕴侣!數是無限大的,哪里來的什么最后的數呢狈惫?”
“既然這樣睛蛛,又那里來的什么最后的革命呢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