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是復合情緒
李克富 || 無知者無畏涩维? - 簡書 http://www.reibang.com/p/25e4ce419c1b
作業(yè):(1)掌握“以問代答”這種極其實用的心理咨詢技術克懊,以確保在交流中變被動為主動壤蚜;復習控制會談內容與方向技術之“釋義巧颈、中斷、情感反射和引導”莱预。(2)為什么說害怕是基本情緒抛寝,而恐懼是復合情緒?(3)“阿諾德的‘評定-興奮’說”沐兵、“沙赫特-辛格的情緒理論”别垮、“拉扎勒斯的認知-評價理論”。
一扎谎、掌握“以問代答”這種極其實用的心理咨詢技術碳想,以確保在交流中變被動為主動烧董;復習控制會談內容與方向技術之“釋義、中斷移袍、情感反射和引導”解藻。
(一)以問代答技術對于引導談話方向非常實用。在咨詢中克服自己好人為師葡盗、包辦的心態(tài)螟左,引導來訪者積極思考。
(二) 1.釋義
釋義也稱“內容反應”觅够,即把求助者說的內容中重要的部分反饋給求助者胶背。在控制會談和轉換話題時,釋義的操作方法是喘先,重復求助者話語的主要內容钳吟,并順便提出另一個問題。這樣做窘拯,能使求助者感到很自然红且,會感到心理咨詢師的問題提得合理。
比如涤姊,求助者說:“一想起睡覺暇番,就緊張,怕自己失眠思喊。越怕睡不著就越不能入睡壁酬。”如果心理咨詢師要了解求助者最初失眠的原因恨课,便可以接住求助者的話茬說:“越怕睡不著就越不能入睡舆乔,您愿意談一談最初不能入睡時的內心感受嗎?”
2.中斷
中斷指在會談中暫時休止一下剂公。在控制會談和轉換話題時希俩,中斷的操作方法是,當求助者因情緒激動或思維混亂而喋喋不休時纲辽,不能夠強行迫使他停止會談斜纪。可以替他倒一杯水文兑,請他取一樣東西過來盒刚,或者建議他換一個地方再繼續(xù)談,等等绿贞。如果時間有限因块,也可以建議暫時停止會談,下次再來籍铁。
3.情感反射
情感反射指心理咨詢師有意識地刺激一下求助者涡上,使他把會談轉向某類問題趾断。這里必須注意的是,在初次會談時盡量不使用這種方法吩愧,因為這往往容易引起求助者的情緒紊亂芋酌,一時難以控制。因此雁佳,這種方法在治療中也是慎用的脐帝。
4.引導
引導指由目前的話題引向另一話題。引導不是直接建議轉換話題糖权,而是由原來的話題引申出新話題堵腹。
比如,當心理咨詢師想了解求助者的一般社交關系星澳,而求助者本人卻喋喋不休地埋怨自己的丈夫時疚顷,可以把夫妻關系引申為人際關系的一種,一方面表示對她的同情禁偎,另一方面把她的思想引向更遠的地方腿堤;隨后再提出同事關系和朋友關系的問題,進而使她談談她的朋友們對她的態(tài)度如暖,這樣引導比直接發(fā)問要自然一些释液。
二、為什么說害怕是基本情緒装处,而恐懼是復合情緒?
害怕:面臨險境而心中恐懼浸船、驚慌妄迁。
恐懼,恐懼是指人們在面臨某種危險情境李命,企圖擺脫而又無能為力時所產(chǎn)生的擔驚受怕的一種強烈壓抑情緒體驗登淘。
恐懼是人類基本的原始的情緒,是由于感到危險的迫近或意識到邪惡的存在而產(chǎn)生的一種痛苦和不安的情緒反應封字,是個體感到自身有被損害或者被剝奪的可能性而又無能為力的結果黔州,是因為關心某人或者某事是否安全而產(chǎn)生的焦慮情緒,其可能性包括現(xiàn)實的和想象的危險阔籽。
我所理解的害怕是面臨險境當下的反映流妻。
恐懼是復合情緒。通常我每周都會回父母家陪父母吃飯笆制。因一件小事引發(fā)我對父母的怨念绅这,上周沒回父母家吃飯,計劃這個周六晚上回父母家吃飯在辆,老公說天氣炎熱证薇,廚房做飯?zhí)珶岫忍ΑT诩页赃^晚飯去父母家玩即可。沒反對老公的提議浑度,但之后感覺到了惶恐寇窑,我恐懼父親會發(fā)怒,會不高興箩张。而現(xiàn)實情況是70歲的父親不可能發(fā)怒甩骏,而我也已經(jīng)48歲。我的恐懼來自想象的危險伏钠,我的恐懼不是現(xiàn)在我的恐懼横漏,而是童年的我的恐懼。
三熟掂、“阿諾德的‘評定-興奮’說”缎浇、“沙赫特-辛格的情緒理論”、“拉扎勒斯的認知-評價理論”赴肚。
(一)“阿諾德的‘評定-興奮’說”
美國女心理學家阿諾德(M.Arnold)于本世紀50年代提出了情緒的評定—興奮學說素跺,該學說強調情緒的來源是對情境的評估,而這種評估是在大腦皮層產(chǎn)生的誉券。阿諾德舉例說:在森林里看到熊會產(chǎn)生恐懼指厌,而在動物園里看到關在籠子里的熊卻不產(chǎn)生恐懼。情緒產(chǎn)生取決于人對情境的認知和估價踊跟,通過評價來確定刺激情景對人的意義踩验。因此,阿諾德給情緒下定義為:情緒是對趨向知覺為有益的商玫,離開知覺為有害的東西的一種體驗的傾向箕憾,這種體驗傾向被一種相應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變化模式所伴隨。
依照阿諾德的學說拳昌,情緒是這樣產(chǎn)生的:情緒刺激作用于感官器產(chǎn)生的神經(jīng)沖動上傳至丘腦袭异,在丘腦更換神經(jīng)元后再傳到大腦皮層。在皮層上產(chǎn)生對情境的評估炬藤。這時只要情境被評估為對有機體有足夠重要的意義御铃,皮層興奮即下行激活丘腦系統(tǒng),并影響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而發(fā)生器官的變化沈矿。這時外周變化的反饋信息又通過丘腦傳到大腦皮層上真,并與皮層最初的估價相結合,純粹的認識經(jīng)驗即轉化為情緒體驗羹膳。
由此可見谷羞,阿諾德的學說接受了詹姆士—蘭格學說的外周反饋觀點,而不同意坎農(nóng)關于丘腦抑制的觀點。她認為整個情緒過程均為大腦皮層興奮的結果湃缎。她與詹姆士的不同可從如下模式中表明:
(二)“沙赫特-辛格的情緒理論”
沙赫特與辛格認為犀填,對于特定的情緒來說,有兩個因素是必不可少的嗓违。
1.個體必須體驗到高度的生理喚醒九巡,如手心出汗、心率加快等蹂季;2.個體必須對生理的變化進行認知性的喚醒冕广。將上述理論轉化為一個工作系統(tǒng),統(tǒng)稱為情緒喚醒模型偿洁,即情緒是由認知過程(期望)撒汉、生理狀態(tài)與環(huán)境因素在大腦皮層中整合的結果。這個系統(tǒng)包括三個亞系統(tǒng):一涕滋、對外界信息進行知覺分析睬辐。二、在長期生活中積累對外部產(chǎn)生影響的內部模式宾肺,包括對過去溯饵、現(xiàn)在、未來的期望锨用。三丰刊、現(xiàn)實情境的知覺分析與基于過去經(jīng)驗的認知加工間的比較系統(tǒng),即認知比較器增拥。是該模型的核心部分能夠激活神經(jīng)系統(tǒng)并與效應器官相聯(lián)系啄巧。
(三)拉扎勒斯的認知-評價理論
認為情緒是人和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產(chǎn)物,在情緒活動中掌栅,人不僅接受環(huán)境中的刺激事件對自己的影響秩仆,同時要調節(jié)自己對于刺激的反應。情緒活動必須有認知活動的指導渣玲,只有這樣,人們才可以了解環(huán)境中刺激事件的意義弟晚,才可能選擇適當?shù)耐堋⒂袃r值的動作組合,即動作反應卿城。情緒是個體對環(huán)境事件知覺到有害或有益的反應枚钓。在情緒活動中,人們需要不斷地評價刺激事件與自身的關系瑟押。具體來講搀捷,有三個層次的評價:初評價、次評價和再評價。
初評價是指人確認刺激事件與自己是否有利害關系嫩舟,以及這種關系的程度氢烘。次評價是指人對自己反應行為的調節(jié)和控制,它主要涉及人們能否控制刺激事件家厌,以及控制的程度播玖,也就是一種控制判斷。再評價是指人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反應的有效性和適宜性的評價饭于,實際上是一種反饋性行為蜀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