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不涉及劇透鞋真,可放心閱讀)
現(xiàn)在十幾歲的小孩可能不知道,僅僅十幾年前沃于,這還是個信息匱乏的時代涩咖。
想看娛樂圈海诲,需要去買一本叫做《時代影視》的周刊,一本三塊五檩互,對于十幾歲的孩子來說特幔,這是不可多得的奢侈,一本書就可以傳遍一個年級闸昨。
想看電視劇蚯斯,需要在電視上一集一集地追著看,多數(shù)孩子因為父母不讓看電視饵较,需要在家人出門的時候偷偷摸摸打開電視機拍嵌,而家人的習慣,就是回家后先摸電視的后面循诉,如果是熱的横辆,又免不了挨揍。
想看電影茄猫,那是只能在中央六的電影頻道看的龄糊,在《泰塔尼克號》播出的年代還是有電影院的,但是隨著沒有人看也慢慢倒閉了募疮,那時的電影炫惩,沒有其它電視臺可供選擇,基本都是播什么就看什么阿浓。
想看小說他嚷,只能到路邊蝸居一角的小書店里看,書店里的書全是盜版芭毙,而且是一頁超過二十字錯誤的那種盜版筋蓖,看起來,詰屈聱牙退敦,只能憑已有的知識琢磨粘咖。就是這樣的書,我們也沒錢買侈百,只是租瓮下,一天三毛,后來變成五毛钝域,經常為了少花幾毛錢熬夜看小說讽坏,趕在第二天下午昏昏沉沉地去還書。
就是在那個時代例证,不知道誰買了一本正版的《花季雨季》路呜,我們幾個班的同學傳了好幾天,后來又有一本正版的《十七歲不哭》,又傳了好幾天胀葱。要知道漠秋,我們那時候接觸到的青春小說,多數(shù)還是粗制濫造的抵屿,我還曾經讀過一本以“莫言”冠名的《雨季不再來》的書庆锦。所以我們對于購買這兩本書的同學,真是感恩戴德晌该,好話不斷肥荔。
《花季雨季》是很厚的一本绿渣,白色的內頁朝群,是一則長篇故事;《十七歲不哭》則非常薄中符,紙張是淺黃或者淺綠色姜胖,還有類似信箋的那種淡淡的香味。
作者文筆幽默跳躍淀散,一共十篇右莱,情節(jié)感不濃,但是薄薄的一冊里展示了一個樂觀有想法的高二文科班女生档插,后來我才知道這該叫做“散文集”慢蜓。
《十七歲不哭》的作者,就是李芳芳郭膛。
那時的我晨抡,只當她是一個普通女孩子。
幾年之后的一個下午则剃,我在電視報上看到中央六將要播一個電影《80’后》耘柱,那時我已經畢業(yè)了,其實已經不熱這種青春題材了棍现,但是電影名吸引了我调煎,電影開始,寫著“李芳芳 導演”己肮,我一愣士袄,是不是重名啊谎僻?
電影色調比較懷舊窖剑,男孩女孩很好看,情節(jié)有點像高中生擅長寫的苦情劇……除此之外戈稿,沒有印象西土。
《無問西東》則是從章子怡開始知道的,海報上她梳著兩條長長的麻花辮鞍盗,眼神里傳達的東西很多需了,卻欲言又止跳昼。
上映前幾天,各種自媒體的宣傳肋乍,不想看電影的人也會期待幾分鹅颊,然后發(fā)現(xiàn)導演,是李芳芳墓造。
很多人夸她的才華堪伍,不可否認,這部影片畫面很美觅闽,音樂很美帝雇,青春故事與現(xiàn)實無奈交織,身處其中的人不再逃避蛉拙,寓意也夠尸闸。但是還是有些不足,而這些不足孕锄,應該說吮廉,和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成長環(huán)境是有關系的。
首先是畸肆,電影的前半部分宦芦,讓人很難入戲,其原因轴脐,一是角色臺詞太多调卑,臺詞多則有說故事的嫌疑,二是男性角色直視鏡頭的特寫太多豁辉,讓人感覺他們內心的OS是“我很帥”(雖然確實帥)令野。
在我們成長的年代,閱讀的刊物中徽级,“家庭不和”涉及太多气破,處于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年齡段,難免會去猜測餐抢,由此也產生了許多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文章现使。
這也是電影里許伯常的部分顯得生硬又違和的原因,因為那不是生活旷痕,那只是一個年輕人將她少年時期的猜測放入電影中而已碳锈。
還有就是一個不知對錯的觀點,人們對于男性的帥欺抗,呈現(xiàn)在文學作品里售碳,似乎是九十年代之后的事情。女性作家的崛起,讓他們開始關注男性贸人,尤其是女性青春文學作家间景。
她們不再去寫“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艺智,來歸相怨怒倘要,但坐觀羅敷”的女子美貌,而將其轉嫁到男性人物的描寫上十拣,于是才有了后來的青春偶像劇封拧,一帥哥經過,圍觀女性皆驚嘆“好帥”夭问,更有甚者泽西,直接昏倒的橋段。
這導致了青春劇里的男主角有了“我很帥”的自覺甲喝,而這份自覺的直接后果就是尝苇,讓觀眾出戲铛只。
設若讓男性導演來執(zhí)導《無問西東》埠胖,我猜想,有些特寫鏡頭應該不會這樣表現(xiàn)淳玩。
導演還很年輕直撤,因為年輕,才能拍出這樣明亮又不屈的電影蜕着,也是因為年輕谋竖,有些地方完成得并沒有那么好。
但是仍然承匣,不失為遠勝于前一部的不錯電影蓖乘。
PS 片尾有彩蛋,請堅持到放映結束再離場韧骗。
微信公眾號:YU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