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不按照我的方式做,我們就分手吧邻奠。
你要是不按照我的方式做笤喳,我們就斷絕關(guān)系。
你要是不按照我的方式做碌宴,我就死給你看杀狡。
你要是不按照我的方式做,你就會失去這份工作贰镣。
以上這幾句話呜象,你是否曾經(jīng)聽過?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碑隆,是否也出現(xiàn)過類似的場景恭陡?你是否總先處理別人的需求,有時甚至要忽視自己的感受上煤?
你的人生休玩,都在滿足別人嗎?
試著問問自己這個問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哥捕,那么再問問自己:“發(fā)生了什么事,讓你愿意拿自己的人生去滿足別人嘉熊?”
情緒勒索的定義
上周觀看武志紅老師在得到的直播“界限意識與共生關(guān)系”遥赚,第一時間想到極速閱讀課上遇到的書:周慕姿的《情緒勒索》。
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或FOG)是一個由心理治療專家蘇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發(fā)明的詞匯阐肤,指一種無法為自己負(fù)面情緒負(fù)責(zé)并企圖以威脅利誘迫使他人順從的行為模式凫佛;FOG為英語恐懼(Fear)、義務(wù)(Obligation)與罪惡感(Guilt)之首字母縮寫孕惜,同時取其“如迷霧(英語:fog)般”之雙關(guān)語意愧薛。
情緒勒索常見于許多人際關(guān)系中,包含職場衫画、親子毫炉、夫妻、朋友等削罩。
媽媽:我把這輩子希望都放你身上瞄勾。你怎么忍心讓我失望?
婆婆:你把孩子給保母帶弥激。你真自私进陡,你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女友:如果你敢回公司加班微服,我們就分手趾疚。
上司:好好干,別忘了以蕴,你試用期還沒過糙麦。
情緒勒索者可能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中,使用要求丛肮、威脅喳资、試壓、沉默等直接或間接的“勒索”手段腾供,讓被勒索者產(chǎn)生各種負(fù)面情緒仆邓,例如挫敗感、罪惡感伴鳖、恐懼感:這些感受就會在被勒索者的內(nèi)心發(fā)酵节值、造成傷害,為了減少這些不舒服的感受榜聂,被勒索者可能因為順服對方的要求搞疗,長久下來,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须肆,被勒索者讓勒索者以此手段控制匿乃、左右自己的所有決定與行為桩皿,失去了“為自己做主”的自由與能力;最終幢炸,被勒索者的“自我”就在這過程中消耗殆盡泄隔,至到其心里一滴不剩為止。
為什么你總是無法拒絕別人宛徊?
在情緒勒索的互動環(huán)節(jié)中佛嬉,牽涉到非常重要的三個元素:自我價值感、罪惡感和安全感闸天。換言之暖呕,情緒勒索者非常擅長做一件事情:貶低你的自我價值,引發(fā)你的罪惡感以及剝奪你的安全感苞氮。
當(dāng)你覺得自己沒價值時湾揽,當(dāng)你覺得對不起別人的時,當(dāng)你覺得沒有安全感時笼吟,根本上就是你的“生存危機(jī)”钝腺。面對這樣的危機(jī),腦中出現(xiàn)的唯一任務(wù)便是“如何度過這個危機(jī)”赞厕,焦慮感使得你先忽略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艳狐。更嚴(yán)重的是:當(dāng)“接受情緒勒索者的要求,委屈自己”成為你處理“生存危機(jī)”的習(xí)慣時皿桑,情緒勒索者甚至不需要使用任何手段毫目,只是向你提出 “需求”,如果你不答應(yīng)诲侮,你就會有很深的“罪惡感”镀虐。
書里舉了一個很深動的例子:
即使你有不喜歡做的事情,不喜歡吃的東西沟绪,但是刮便,有一把上膛的槍抵在你頭上,要你做這些不喜歡的事绽慈。這時候恨旱,為了生存,再怎么不愿意坝疼,多數(shù)人都會屈服搜贤。
在武志紅老師的《巨嬰國》,也有很多類似的例子:
我發(fā)現(xiàn)身邊這樣的人比比皆是钝凶。我的父母仪芒、哥哥都是這樣的人,為人極好。特別是我哥哥掂名,簡直到了極致据沈,父母、嫂子和我饺蔑,都認(rèn)為他一輩子沒說過別人(除了我嫂子)一句壞話锌介。可是膀钠,他的生命力很弱掏湾,不愛和人交往裹虫。他一直在建筑隊里打工肿嘲,但不能做頭兒,因為做頭兒時筑公,年底分工資雳窟,他總是先把別人的發(fā)完,最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錢卻少了匣屡。
“中國式好人”:他們看起來對人很好封救,但情感是淡漠的,缺乏熱情捣作,并且總伴隨著孤獨誉结,就像是活在一個孤島上。
需要特別指出券躁,由于受到“孝順”文化惩坑、“集體主義”以及“權(quán)威尊崇”的影響,我們每一個人也拜,出于有意無意以舒,都挺擅長情緒勒索。它的好處是讓我們之間的關(guān)系更緊密慢哈,壞處是蔓钟,我們失去與家人、朋友卵贱、情人之間的界限滥沫,迷失了自己。
我并非挑戰(zhàn)或者反對“尊敬長輩”键俱、“集體主義”等傳統(tǒng)文化佣谐,而是認(rèn)為對于有些概念的打磨萬萬不可人云亦云。我們需要獨立思考這些概念所代表的意義:它們不是簡單的“聽媽媽的話”方妖、“爸媽做的都是為你好”狭魂、“老師的話都對”、“聽話才是好孩子”,而是愛雌澄,是感恩斋泄、是追本溯、是制度和道德的傳承镐牺。
在任何文化中炫掐,有一個概念不能忘記:我們彼此身為一個人,有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睬涧,應(yīng)該被尊重和理解募胃。
怎樣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
想擁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畦浓,第一件事是認(rèn)識你自己痹束,另外在關(guān)系中建立自己的“界限”。
唯有自我價值感提升讶请,才能使你不再深陷“情緒勒索”的泥潭中祷嘶。而“界限”,指的是自己的忍受范圍夺溢,是“如果別人侵犯我论巍,我就會不舒服”的范圍。當(dāng)我們建立了自己的“界限”风响,也意味著:我們們嘉汰、為自己的行為負(fù)責(zé)任,我不為其他人的行為負(fù)責(zé)任状勤。
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里有句話鞋怀,我很喜歡: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說,我都認(rèn)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荧降。無論別人怎么看接箫,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節(jié)奏。
理清一下:重視自我感受和需求朵诫,設(shè)定自己的“界限”辛友,算不算自私?
我自己的答案是不算剪返。一個人尊重自己废累,不是自私。但如果他出于自戀需求脱盲,一味地要求別人符合自己的想法邑滨,甚至不惜侵犯對方的界限,貶低钱反、脅迫對方掖看,以達(dá)到自己的目的匣距,才叫自私。
當(dāng)然開放性問題哎壳,每個人立場不同毅待,思考和判斷不同,自然答案不一樣归榕。
另外尸红,在武志紅老師和羅振宇老師的得到直播中,關(guān)于“如何建立自己的界限”給出了他們的答案刹泄,供大家參考:
1. 不含敵意的堅決:界限意識是要說 “NO”外里,如果你想影響我,我就要拒絕你特石。對講道理的人很管用盅蝗。
2. 從小事開始:樹立界限意識,從吃喝拉撒睡開始县匠,這些事情雖然很小风科,但傳遞了“我”很堅決的態(tài)度撒轮。
3. 尊重事實乞旦,駁回情緒:從事實和邏輯出發(fā),把理清事實和考慮情緒分開题山。
4. 直擊命門:當(dāng)界限不清兰粉、對方干涉你的時候,你可以和對方說顶瞳,你比我說的有道理玖姑,但是我的事情還是我的事情,還得我說了算慨菱。
5. 讓對方疼:剛才的四招焰络,如果都不行,且對方一再地侵犯你符喝,你就讓他疼闪彼。攻擊和恨是人都是在樹立界限。當(dāng)別人進(jìn)入你的世界协饲,你要告訴對方畏腕,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的。這招可能比較狠茉稠,但也是一種方式描馅。
6. 在地理上保持界限:停止對話,轉(zhuǎn)移情緒而线,離開現(xiàn)場铭污。設(shè)立地理界限是最簡單的避免沖突的方式恋日。
7. 非正式話題的正式溝通:這招很管用。其實人人都有界限意識嘹狞,你用正式的方式跟別人溝通谚鄙,雖然都是小事,但也能跟對方明確刁绒,有堵“墻”闷营,在這里,不要過來知市。
建立好自己的“界限”傻盟,除了讓我們能了解自己的需求,為自己的行為負(fù)責(zé)嫂丙,更重要的是娘赴,讓自己的行為是出于自己“有意識的選擇”。
成熟的界限意識跟啤,是“我”知道诽表,“我”的地盤在哪里,“我”也知道隅肥,“你”的地盤在哪里竿奏。對于“我們”共同的部分,我們相互溝通腥放、理解和協(xié)調(diào)泛啸。
在自己的地盤里,盡可能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長上秃症,證明自己根本不重要候址,成長才重要,因為成長若是成真种柑,證明自動完成岗仑。
德爾菲阿波羅神廟上刻著三句箴言,其中最有名的一句便是“認(rèn)識你自己”(γν?θι σεαυτ?ν)聚请。
以上思考荠雕,來自《情緒勒索》、《巨嬰國》良漱、得到專欄《武志紅心理學(xué)課》舞虱、《通往財富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