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看以下這則新聞:
2016年1月23日,一個名叫“獅子牌的兔啊”的網友柒昏,在其微博上發(fā)布了一份“北京五車隊關于1月7日旅客投訴情況調查及整改措施”的文件凳宙,內容顯示:1月7日,在K157次列車上职祷,5車的列車員谷某某正在清掃車廂的衛(wèi)生氏涩,掃至12號下鋪時,有三個孩子在吃東西有梆,并隨手就把垃圾扔在地上是尖,谷某某說:“看好孩子,不要亂扔垃圾泥耀〗刃冢”孩子的母親楊女士回了一句“孩子太小,我管不好”痰催。谷某某接著說:“就是太小兜辞,才要讓他們從小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不然長大了你還怎么教陨囊?”沒想到弦疮,楊女士聽后卻這樣說道:“我們不亂扔垃圾,你還不下崗了蜘醋!你就一個掃地的胁塞。”
谷某某于是氣憤地說:“火葬場那里的職工還閑著,你怎么不去讓他們也有點事做啸罢!”事后编检,楊女士投訴了谷某某。經過谷某某所在車隊調查后決定:谷某某不僅要做出深刻檢討扰才,還被罰500元允懂。
在這里,我首先要對列車員的機智應答點十個贊衩匣,因為蕾总,如果換作是我,我還真是想不出如此經典的反駁之語呢琅捏!其次生百,我不想對列車員的被罰是對還是錯說三道四,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柄延,我最痛心的蚀浆,是這種中國式的家長,在我們國家可能也不少呢搜吧!有這樣低素質的家長市俊,其孩子以后的素質,估計也不會高到哪里去滤奈。
有人曾說:“孩子其實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摆昧。”以我從教十年以來的經驗來看蜒程,也確實是這樣据忘。因為凡是在校知書達禮的孩子,其家長也一定是知書達禮的搞糕。凡是做事認真,注意細節(jié)的學生曼追,其家長也必定一樣窍仰。
我們中國的有些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礼殊,往往和新聞中的這個楊女士一樣驹吮,認為孩子小,不懂事晶伦,所以不宜碟狞,也不應進行嚴格管教。豈不知婚陪,正因為孩子小族沃,不懂事,才更應該進行及時的教育。否則脆淹,孩子不良的行為習慣一旦養(yǎng)成常空,以后長大要糾正就非常困難了。
以前漓糙,我早上上班時,時常會看到一些騎電動車送小孩來上學的家長烘嘱,他們在經過紅綠燈路口時昆禽,只要看到沒車過來,他們大部分都會闖紅燈過去蝇庭,目的很明顯醉鳖,就是趕時間,擔心小孩遲到遗契。
于是我就在想辐棒,我們老師在學校天天教育學生不能闖紅燈,結果牍蜂,學生的家長漾根,卻在每天早上帶學生闖紅燈。于是鲫竞,學生長大出到社會工作后闖紅燈辐怕,也就不足為奇了。
曾在一個微信公眾號上看到過一篇名為《若你不夠努力从绘,怎配對孩子談教育》的文章寄疏。據(jù)作者在文章中說,她的小孩在上幼兒園的第一年里僵井,始終與人不合群陕截,而且從不和別的小朋友交流,也不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批什,平時總是一個人默默地坐在角落的一張小板凳上农曲。這讓作者十分焦慮和恐慌,擔心自己的小孩以后有社交障礙驻债,甚至擔心小孩得自閉癥乳规。
于是合呐,她就去請教臺灣著名的早教創(chuàng)始人張瑞麟教授暮的,希望能從教授的口里聽到解決問題的絕世高招√适担可讓她意外的是冻辩,張教授在聽完她的講述后猖腕,沒有給她支任何招,只對她說了這么一句話:
“父母是原件微猖,孩子是復印件谈息。你不改變原件,復印件就永遠不會改變凛剥∠莱穑”
這石破天驚的話語,讓她即刻警醒了過來犁珠。從此逻炊,她認真地改變自己,果然犁享,在她的影響和帶動下余素,她兒子的性格也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變得開朗活潑起來炊昆。
著名的童話大王鄭淵潔說:
“教育孩子就是‘閉上你的嘴桨吊,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凤巨,演示給孩子看’视乐。”
所以敢茁,像楊女士那樣的家長們佑淀,你們該醒醒了。請不要再以愛的名義彰檬,去把孩子教壞了伸刃。要知道,你們這個原件都不做好逢倍,作為復印件的孩子捧颅,是很難做好的。
說一千道一萬较雕,最終結論就是:教育孩子隘道,請先從自己做起。因為郎笆,不管是做為家長,還是做為老師忘晤,
身教宛蚓,才是我們給孩子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