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lián)網(wǎng)運營其實只圍繞三件事:拉新改衩、留存岖常、促活躍。拉新是一切運營活動的開始葫督,如果沒有新用戶竭鞍,產(chǎn)品就不可能有發(fā)展。
提到拉新橄镜,已經(jīng)有人總結(jié)了許多方法偎快,比如找渠道投放廣告、策劃線上線下的營銷話題活動洽胶、老用戶帶新用戶等等晒夹。
但是,隨著流量紅利的淡去姊氓,需求的垂直細分丐怯,拉新的成本已經(jīng)越來越高了。為什么饑餓營銷有人玩得嗨有人沒效果翔横?為什么想制造病毒傳播有人轉(zhuǎn)得起來有人就不行读跷?為什么有的產(chǎn)品能迅速積累種子用戶而有的產(chǎn)品跟用戶的關系一直很微弱棕孙?
前幾天剛剛讀過《影響力》舔亭, 結(jié)合產(chǎn)品拉新這個話題,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用戶蟀俊,或許能給你不一樣的啟發(fā)~
先上個思維導圖讀書筆記:
魔法一:互惠
“我們希望他人怎樣對待我們钦铺,就要去怎樣對待他人≈ぃ”這句話是有心理依據(jù)的矛洞。因為人們天生對虧欠他人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當別人給了自己好處,我們都會希望能夠回報沼本。有趣的是噩峦,研究發(fā)現(xiàn),即使是被給予并不需要或者并不喜歡的禮物抽兆,也會觸發(fā)我們的“虧欠感”识补,而一開始一個小小的恩惠,可能最終會觸發(fā)大得多的回報辫红。
案例:
曾經(jīng)有一次我從某地鐵站下車到附近一個商場去凭涂,因為正是在晚高峰時間,公交車久等不來贴妻。這時來了一輛寫著“xx地鐵站—xx商場擺渡車”的大客切油,我以為是商場的擺渡車,上了車之后才發(fā)現(xiàn)是一個主打O2O社區(qū)服務的公司的車名惩。車上有工作人員發(fā)放產(chǎn)品的宣傳單澎胡,并且做了簡單的介紹。我觀察周圍的乘客娩鹉,許多人當場掃碼下載了APP攻谁,在下車的時候也都帶走了宣傳單。這其實就是在利用“互惠”心理弯予,因為這個產(chǎn)品提供了乘客免費乘車的機會巢株,作為回報,乘客下載了APP作為報答熙涤。
魔法二:承諾和一致
沒有人喜歡反復無常的人,我們都喜歡表里如一困檩。為了證明自己是言行一致的祠挫,我們經(jīng)常會用行動證明自己先前的決定是正確的。特別是當自己的決定被寫在紙面上悼沿、公之于眾的時候等舔,這種承諾的力量就變得更強了。當一個人許下了承諾糟趾,其實在心中是給自己的形象做了一個定位慌植,之后為了滿足自己或公眾對這個形象的期待,他的行為也就需要符合這個形象义郑,也就更加堅定了之前承諾的力量蝶柿。
案例:
之前在朋友圈看到一個健身APP的h5游戲,首先是選擇幾項自己的飲食和運動習慣非驮,以及希望瘦身的部位(全身or局部)交汤,然后系統(tǒng)會根據(jù)選擇的條件,推薦幾項在家就可以做的運動劫笙,最后鼓勵玩這個測試的人將游戲分享出去芙扎,并且向其他人承諾要在夏天到來之前達到某一個健身目標星岗。整個過程中并沒有宣傳這款APP有什么功能,或者有什么紅包戒洼、福利俏橘,但是我的朋友圈卻有很多人轉(zhuǎn)發(fā)了起來,之后的一段時間圈浇,也經(jīng)常能看到他們使用這款APP健身的打卡分享寥掐。
魔法三:社會認同
當我們不能判斷何為正確的時候,我們更傾向于覺得別人的行為是正確的汉额,并模仿他人曹仗。模仿他人,我們可以降低自己做判斷的成本蠕搜,大腦就喜歡這樣抄捷徑怎茫。另外,我們更傾向于模仿那些與我們相似的人妓灌,而不是跟我們不同的人轨蛤。
案例:
前幾天我的一個好朋友使用一款海淘APP,想從國外代購一個包包虫埂。最后在A和B兩個商家的選擇上猶豫不決祥山,A商家比B商家費用高10%,但是A商家有50多條評論掉伏,B商家只有10幾條缝呕。最后我的朋友選擇了A商家,雖然更貴斧散,但是她覺得大多數(shù)人的選擇是更可靠的供常。
魔法四:喜好
在決定是否購買的時候,社會紐帶關系比消費者對產(chǎn)品本身的好惡要強兩倍鸡捐。如果我們對一個人有好感栈暇,則更愿意答應他的請求。那么到底是什么影響了我們對一個人的感覺箍镜?為什么我們會喜歡一個人呢源祈?這本書里給出的答案包括:(1)外表魅力:長得好看的人更容易獲得他人的好感;(2)相似性:我們會下意識地對與自己相似的人做出正面響應色迂;(3)恭維: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喜歡奉承自己的話香缺;(4)接觸與合作:會帶來熟悉感,而熟悉感會影響一個人的喜好歇僧,前提是這種接觸是讓人愉快的赫悄;(5)條件反射和關聯(lián):糟糕的消息會讓報消息的人也染上不祥,而好消息會讓人對報消息的人也產(chǎn)生好感。所以埂淮,如果你的產(chǎn)品并不是解決“衣食住行”這類基礎問題姑隅,用戶的學習成本比較高,并且又需要一定的信任程度的話倔撞,不妨試一試熟人推薦這個方法讲仰。
案例:
說起互聯(lián)網(wǎng)理財產(chǎn)品,我本來是拒絕的痪蝇,我覺得你不能讓我買我就買鄙陡,首先我要試一下,確實靠譜躏啰,duang~我就買了(咳咳~開個玩笑)趁矾。這就是我身邊發(fā)生的案例,之前一個公司的伙伴给僵,離職后去了一個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公司毫捣,通過他我們了解到這個公司的資金管理的安全性,所以本來沒有接觸過互聯(lián)網(wǎng)理財?shù)奈液蛶讉€同事帝际,也都選擇了這家的理財產(chǎn)品蔓同。并且每個人也都成為了這款產(chǎn)品的推薦員。
魔法五:權威
我在北京生活7年蹲诀,遇見過幾次地鐵停運斑粱、或者過站不停的情況,除了信號故障脯爪、有人掉落站臺這類事故之外则北,來自地鐵官方導致上述情況的,永遠只有一個理由:奉上級指示痕慢。我從來沒有搞清楚過這個神秘的“上級”到底是誰咒锻,只是知道這個指示是絕對權威的,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守屉,秒殺所有停運原因≥镎蓿“上級指示”一定是有原因的拇泛,但是地鐵公司以此為理由向我等普通的地鐵乘客傳達就有失妥當了,奇怪的是這么多年地鐵公司沒有任何變化思灌,地鐵員工中似乎沒有一個人跳出來質(zhì)疑俺叭,用這條理由向公眾解釋停運原因是不合理的。其實也很好理解他們的行為泰偿,因為只要說一句“奉上級指示”熄守,就可以將矛盾推給上級,不用思考。
案例:
包括微博裕照、知乎在內(nèi)攒发,許多社交平臺和知識平臺,一開始都在吸引各領域的名人入駐晋南,在名人效應的影響下惠猿,新用戶對這個平臺可以立即建立起正面的第一印象。某某某都在用负间,看來錯不了偶妖。圖書營銷也慣用這個方法,腰封上現(xiàn)在如果不羅列個把推薦者政溃,都不好意思拿出來賣趾访。
魔法六:稀缺
物以稀為貴,一種東西越稀少董虱,得到越不容易扼鞋,越會讓人覺得珍貴。饑餓營銷就是利用了這種心態(tài)空扎。但是我認為藏鹊,“稀缺”這個武器單獨使用是沒有效果的,如果受眾對你的產(chǎn)品有哪些功能都沒有基本的概念的話转锈,饑餓營銷是玩不起來的盘寡。稀缺必須與前幾種武器配合使用。
案例:
各種打著“數(shù)量有限”“最后期限”進行營銷的情況撮慨。
《影響力》這本書被奉為營銷圣經(jīng)竿痰,但是在最后,我想強調(diào)這本書中的一句話:用善意回報善意砌溺,而不是用善意回報詭計影涉。
這本書幫助我們對人性的理解更深一層,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原來用戶會這樣想规伐,這樣的話我可以將產(chǎn)品某某方面做什么樣的改進……”的想法蟹倾。但是我覺得這本書提供的方法也是一柄雙刃劍,用好“影響力”的前提猖闪,是你的產(chǎn)品真正在為用戶創(chuàng)造長期的價值鲜棠,而不是想“忽悠”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