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魚化寨朗兵,西安市著名城中村污淋,位于高新區(qū)西南方向軟件園與軟件新城之間。2018年11月余掖,官宣拆除寸爆。前數(shù)年間,以魚化寨為圓心的周邊鄉(xiāng)村盡皆消散盐欺,包括我從小生活的家園赁豆。
憶往昔,幾處村落左近找田,同學你來我往歌憨。由村入城,魚化寨亦是必經(jīng)之路墩衙,多有流連。
匆匆數(shù)年甲抖,西郊故里漆改,換了人間。
離開
推土機一字排開轟轟隆隆
如同大時代車輪滾滾向前
哪里有螻蟻
都說是盛世歡顏
抬頭望向天空 陽光耀眼
陽光下千城一面 鄉(xiāng)村漸遠
悲 欣 交集
明天准谚?還有些茫然
我們搬離了世代家園
從大片混亂的廢墟中
我用力摳下一塊紅磚
嵌在月墻額楣上的“吉星高照”
那是爺爺生前 手刻的 “文玩”?
其實蠻土? 并不值錢?
留個紀念吧 父親笑著
小心翼翼? 雙手捧過
他用毛巾仔細擦拭干凈
找出一塊紅布輕輕包裹
墊腳將磚頭穩(wěn)穩(wěn)安頓好
在這臨時過渡的高窗上
朝著 村落的方向
30年前的老黃歷
小時讀過一本閑書挫剑,書名已忘,模糊記著內容有《丈八溝的來歷》柱衔、《灃京鎬京》《夢莊有個石婆廟》等樊破,算是通俗版長安縣志,也可叫作《長安民間故事》唆铐,后來這書找不見了哲戚。
其中有一篇《魚化寨》,講古時有一位江蘇籍將軍領命出征北方艾岂,不幸戰(zhàn)死沙場顺少,部屬返鄉(xiāng)無望,流落長安王浴,其中一脈靠乞討度日脆炎,至皂河附近,(皂河的前身為八水繞長安之“潏(jué)水”的下游故道氓辣,與古漕渠交叉處形成一大片宜居之地)南人素以魚米為食秒裕,見此處有水有魚,遂依水而居钞啸,日里打魚几蜻,部分自食喇潘,部分拿市上與人交換糧食日用,由此幾世生息入蛆,漸成村落响蓉。因售魚于市,人稱魚花子哨毁,族人便自稱魚花寨枫甲,后定名魚化寨。
故事久遠難辯扼褪,但此地多有老人自道祖籍江浙想幻,或可一考。如上網(wǎng)查詢“魚化寨”话浇,則另有其他各類附麗脏毯,因改革開放后此地經(jīng)濟教育兩繁榮,或有想象與真實或有穿鑿不一幔崖。
“廒”食店,糧倉也。有明以來赏寇,此地便為“長安十八廒”之一吉嫩,負責征收一方之租稅。清朝時西安城區(qū)分設長安咸寧二縣嗅定,歷經(jīng)清朝自娩、民國、解放前后渠退,魚化寨一直轄歸長安縣忙迁,建國后改為郊區(qū),后西安重新規(guī)劃行政區(qū)域碎乃,轄歸雁塔區(qū)姊扔。
我家在一個古老幽靜的村落,村址位于魚化寨西南方向約2公里處荠锭,“魚斗路”經(jīng)我村門前是西去“斗門鎮(zhèn)”的必經(jīng)之路旱眯,西萬路(西三環(huán))未修時,往周至戶縣的車亦由此路過证九。
“斗門鎮(zhèn)”删豺,即七夕發(fā)源地,牛郎織女的傳說在此誕生愧怜。前面書中《夢莊有個石婆廟》講的就這兒呀页,“石婆廟”,就是織女石廟拥坛。
記得二月二(農(nóng)歷)時父母帶著我們來這兒浪“會”蓬蝶,十里八鄉(xiāng)的村民們都來浪尘分,趕集的 燒香的 扭秧歌的 耍雜技的……各種民俗活動熱鬧非凡。
千年前漢武帝仿昆明洱海所鑿“以習水戰(zhàn)”之昆明池即在此地丸氛,“煙波浩渺培愁、水天一色”,當日之昆明池有多大缓窜?周長17.6公里定续,三個西湖加起來吧。
一條小河流過我們村前禾锤,河名“灃惠渠”私股,從前河水清澈、水草搖曳恩掷,岸上野花繽紛倡鲸。
此渠是1942年國黨當局為鄉(xiāng)村灌溉所修,歷時五年黄娘,引南山下灃河水峭状,向北流經(jīng)數(shù)百村莊,流到我們鄰村“漳滸寨”(已拆逼争,今軟件新城)經(jīng)其水庫蓄水宁炫,分閘,將渠水一分為東西二路氮凝,西路流向西晁村 (已拆 ,今西三環(huán)外)望忆,東路則經(jīng)過我們村罩阵、魚化村。2017年政府重修昆明池启摄,仍引灃惠水稿壁,再現(xiàn)漢唐境。2018年央視“七夕晚會”主場地落地昆明池歉备。
關于我們村來源傅是,說法各有不同,在此擷其一支蕾羊。家父曾道喧笔,明朝初期,為改變戰(zhàn)后北方人煙稀少狀龟再,遵國家大遷徙令书闸,祖上自山西洪洞“大槐樹”遷來,見此地亦多大槐樹利凑,傍有潏水故道浆劲,便以此定居嫌术。為紀念故土,我們有個古早的村名牌借,叫做“老鴰(音wa)窩”度气,一如山西洪洞之“老鴰窩”。久經(jīng)繁衍膨报,十里八鄉(xiāng)的老輩人還清楚此村名磷籍,而年輕人漸皆茫然了,亦因官方登記時另具村名丙躏。
建國前村子轄歸長安縣择示,后轄歸魚化鄉(xiāng),現(xiàn)統(tǒng)歸高新區(qū)晒旅。
家父道:解放后各類政治運動栅盲,民間多數(shù)族譜已毀,歷史不能詳查废恋。然有關姓氏文化的一些俗語谈秫,亦值留心。比如“張王趙李遍地劉”鱼鼓,“劉”通“流”拟烫,有紀念遷徙之意;俗語:“(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迄本,流落他鄉(xiāng)同氣同根之意硕淑。凡此種種。
“唉嘉赎,幾輩輩下來置媳,糊里糊涂地也就喔回事咧!”
雖未必真公条,但——
我的考據(jù)之旅頓時畫了句號拇囊。
“你看,西安城墻明朝修的靶橱,修了毀寥袭、毀了修,到現(xiàn)在都600多年了关霸,全世界人民來了都要爬上去看一下传黄。咱這村過去也都是土夯的城墻、垛墻谒拴、城壕尝江,國民黨時候鬧土匪,大一些的村都有民兵衛(wèi)隊英上,也有土槍炭序。解放后都拆咧啤覆,槍也都上繳咧〔涯簦”
人事有代謝窗声,往來成古今。
周圍數(shù)十個村落辜纲,行政上均轄屬魚化鄉(xiāng)笨觅,后改稱街道辦。方圓百里彼此姻親耕腾,口音相同见剩,風俗相近。過去老話“好女不出村”扫俺,相應還有一句苍苞,誰家女娃不聽話,大人往往脫口而出:“把你給到南山跟底下狼纬!” 何以故羹呵?山腳下百里無平疇。民以食為天疗琉,吃是頭等大事冈欢,農(nóng)業(yè)社會一窮二白,首要是吃盈简。此地富饒兼有水利凑耻,一年兩料,旱澇保收柠贤,姑娘們自然不愿“出口”了拳话。
鄉(xiāng)村之 風雅頌
靜謐的河水緩緩流淌,古老的村落星羅棋布种吸,若有若無的水霧繚繞彌漫于田野,晨昏之際呀非,群群飛鳥嘰喳進出坚俗。舉目四顧,若將“敕勒川”換作秦川岸裙,將“陰山下”換作南山猖败,則“天似穹廬、籠罩四野降允,天蒼蒼恩闻、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足可借用的剧董,只是牛羊不多罷了幢尚,但金風吹漾麥浪翻滾破停,自然是“大風越狠,我心越蕩”尉剩。
一覽無垠的莊稼地真慢,隨季節(jié)輪轉變幻著綠的顏色金的顏色。遠眺南山理茎,綿延的巍巍秦嶺黑界,因著距離太遠,看上去山的起伏也很溫柔皂林,晴時則清楚瞧見上山的路朗鸠,左不過是細若羊腸罷了。而日出月升的東方础倍,是一眼望不到頭的地平線烛占,遙遠的天地相接處,有十萬個為什么著隆,有遠方無聲的召喚扰楼。
在這里,村人們耕耘著勞作著美浦,春種弦赖、夏忙、秋收浦辨、冬藏蹬竖,生活是緩慢近乎不變的。
在我們村西頭流酬,有一所蘇聯(lián)援建的中學币厕,典型蘇式鴿子樓,大操場大主席臺芽腾,校門左右兩排茂盛的木槿樹旦装,花開時盛大嫵媚,一溜紅粉佳人摊滔。
學校早先是初高中一起阴绢,后高中撤銷,那時候這所中學其地處雖偏艰躺,然其教育水平頗具聲名呻袭。魚化鄉(xiāng)的十多個自然村以及丈八鄉(xiāng)的數(shù)個自然村,孩子都在這兒讀書腺兴,學生加教職工有近千人左电。
我的少年時代就在這里了,所謂生于斯長于斯。悵望來時路篓足,“蒼蒼橫翠微”段誊,雖不過是些“苦澀的沙,吹痛臉龐的感覺”纷纫,但那也是夢開始的地方枕扫。
(謹以此篇紀念行將消失的故地)
參考文獻:
《類編長安志》
《長安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