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有兩個寶寶的家庭越來越多,我發(fā)現(xiàn)有不少問題娇未,是關(guān)于怎樣處理兩個孩子之間關(guān)系的墨缘。
比如我看到一位家長留言,她說她家大寶三歲零抬,二寶三個月镊讼。平時家人也沒少教育大寶愛護妹妹,可大寶還是一次次試探著欺負二寶平夜,有時候大人裝作沒看見蝶棋,只要二寶沒哭,基本上不會說她忽妒。
但是有一次玩裙,大寶確實把二寶咬疼了,孩子哭得特別慘段直,事后吃溅,只要大寶靠近,二寶就開始哭坷牛,大概是咬怕了罕偎。這兩個孩子都是她自己帶,沒辦法把孩子徹底隔離京闰。
如果你家有兩個孩子颜及,或者打算生二胎,孩子爭寵的問題蹂楣,需要格外留心了俏站,怎樣才能讓大寶學會愛護小寶呢?
子女間出現(xiàn)搶奪式競爭痊土,是正常的
這里我想說幾點肄扎,小孩之間有競爭是天生的,讓他們學會互相關(guān)愛反而是很難的事。很多人以為家庭是和諧的港灣犯祠,進化心理學卻認為旭等,在我們哺乳動物中間,同胞間的競爭是常有的衡载,比如搶奶吃搔耕、搶爸媽的關(guān)注,孩子們下意識地會想爭奪更多父母的資源痰娱,這種競爭又叫“搶奪式競爭”弃榨。
其實在我家也一樣。小女兒剛出生的時候梨睁,只要我一抱她鲸睛,大女兒就跑過來黏著我。根源在于坡贺,每個孩子的內(nèi)心都深深渴望得到父母獨一無二的愛官辈。這種特殊感讓孩子覺得有安全感。
1.用模因培養(yǎng)愛拴念,學會講故事
雖然說子女們天生會爭寵钧萍、有沖突,也不能破罐破摔政鼠,孩子不哭就不管,等到?jīng)_突大了再去處理队魏。
除了基因會影響人腦的決策和表現(xiàn)之外公般,模因,也會影響胡桨,這里的模因是模仿的模官帘,基因的因。模因就是文化基因昧谊,你可以把它理解為刽虹,故事。從故事下手呢诬,在日常生活中涌哲,用故事的形式把觀念傳播給孩子,也可以改變孩子大腦的決策和行為尚镰。
具體怎么做呢阀圾?想讓大寶愛護二寶,首先得讓大寶自己感受到充分的狗唉、獨特的愛初烘。你可以給孩子,特別是大寶,講一些宏大或微小的故事肾筐。目的是用故事來幫助他理解“妹妹或弟弟”這種生物的存在意義哆料,以及他自己的意義。
還有一點很重要吗铐,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东亦,有自己的個性,不要在兩個孩子之間做比較抓歼。
說到這個讥此,其實我是犯過一次錯誤的。有一次我抱著小女兒哄睡谣妻,她很快睡著了萄喳。我就隨口說,妹妹真是乖呀蹋半,姐姐小時候哄睡特別難他巨,總是一放下就醒。大女兒在旁邊聽見减江,就不愿意了:“為什么說妹妹乖染突?爸爸太偏心了”,她嚷嚷著辈灼,特別委屈份企。我一下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趕緊給她道歉說:“對不起巡莹,爸爸不能這樣比較司志,爸爸非常愛你。你看爸爸給妹妹喂奶是5分鐘降宅,但是陪你玩一下子就是20分鐘”骂远。
從醫(yī)院接小女兒回家的時候,我還給大女兒準備了一個禮物腰根,說是小寶寶送給她的激才。然后會給大女兒預留“專屬時間”,偶爾爸爸媽媽只帶她一個人出去玩额嘿。
雖然家里加入了新成員瘸恼,但是大女兒始終能感受到我對她百分百的愛。她的緊張情緒緩解下來岩睁,所以她大部分時間也挺關(guān)心小寶寶的钞脂。小女兒吐奶,媽媽需要給她換衣服的時候捕儒,她就主動去取干凈的衣服冰啃,把舊衣服放到臟衣籃里邓夕。這時候媽媽會認真地夸她說:“謝謝你,有你幫助阎毅,我就不用跑來跑去了焚刚。”
但你也要承認扇调,小寶寶出生之后矿咕,能花在大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一定減少了。我大女兒問過我:“爸爸狼钮,你怎么老是抱妹妹呀碳柱。你是更愛我,還是更愛妹妹熬芜?”聽到這里莲镣,你是不是覺得有些似曾相識?就像那道著名的世界難題:“我和你媽媽掉到水里了涎拉,你先救誰瑞侮?”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回答鼓拧?
其實思考的方向是一樣的半火,問這個問題的人就是想得到你的特殊關(guān)注,你的回答就不要真的去權(quán)衡兩人的價值季俩,直接回答“你們倆對我來說都很重要”钮糖,這是不能讓聽者滿意的。重點是去考慮每個人對你而言的特殊意義酌住,最好是用故事包裝起來藐鹤。
我女兒問我這個問題,我回答說:“爸爸非常愛你赂韵,你對我來說是獨一無二的。對我來說挠蛉,這個世界上會彈琴祭示、會算數(shù)、機靈又可愛的女孩兒谴古,只有萱萱一個质涛,沒有人可以替代£#”
不過汇陆,說得容易,實際做起來就很考驗人了带饱。比如小女兒餓了毡代,得喂奶阅羹;這時候大女兒跑過來要求講故事,怎么辦教寂?在你的家里捏鱼,也可能是小寶要講故事的時候,大寶說有一個作業(yè)題不會酪耕,怎么辦导梆?
其實,答題思路是把握一個原則迂烁,具體需求具體分析看尼,不要刻意強調(diào)平均分配。每個孩子的需求并不一樣盟步,我會根據(jù)孩子的具體需要來安排藏斩。比如先花五分鐘給小女兒喂完奶,再花二十分鐘給大女兒讀繪本址芯、講故事灾茁。大寶作業(yè)比較急,就先處理他的問題谷炸,讓媽媽幫忙給小寶講故事北专。
說了那么多,其實功夫要下在平時旬陡。愛是需要培養(yǎng)的拓颓,平時跟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她知道自己是被愛的描孟,她有安全感驶睦,才更能理解你。
2.緩解沖突:允許孩子發(fā)泄情緒匿醒、酌情介入
剛才我跟你提到的是前期準備场航,你從心理上要明白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要做比較廉羔,適當時候要用故事來幫忙等等溉痢。不過,不管你前期準備得再萬無一失憋他,孩子之間還是有可能起沖突孩饼,這種時候該怎么辦呢?
在處理孩子沖突這件事時竹挡,你要把握好兩個大原則镀娶。一是允許孩子發(fā)泄情緒。二是酌情介入揪罕。
在這邊我要給你提個醒:千萬不要一味強調(diào)大孩子讓著小孩子梯码。
人都有消極情緒宝泵。比如,如果小孩子把大孩子搭好的積木弄倒了忍些,大孩子生氣了鲁猩,這是正常的。但有了消極情緒后罢坝,處理情緒的方式可以不同廓握。如果任憑憤怒的情緒爆發(fā),大孩子很有可能揍小孩子一頓嘁酿。那么隙券,除了“反擊”之外還可以怎么表達情緒呢?
首先闹司,你要肯定孩子的情緒“妹妹把你的積木弄倒了娱仔,你非常生氣∮巫”然后可以幫助孩子把消極情緒用語言描述出來:“你有多生氣吧取?哦借卧,像氣球一樣氣№镌鳎現(xiàn)在好點兒了嗎?生氣氣球變小了嗎铐刘?……”
除了用語言說陪每,用筆畫出來,或者扮演游戲演出來镰吵,都行檩禾。主要原則是不傷害自己埋哟、不傷害別人剩蟀,也不損壞物品。
介入孩子沖突的時機和方式也非常重要礼华。需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勺馆、沖突的程度做不同處理辆飘。我家小女兒不到一歲,根本不是大女兒的“對手”谓传,還不會特別激烈的爭吵打架。像前面我提到的大寶咬二寶的那個問題芹关,三歲孩子多次試探“欺負”三個月的妹妹续挟,我覺得是大人要把握好規(guī)則:絕對不可以故意傷害妹妹。
定下規(guī)則之后嚴格執(zhí)行侥衬,無論妹妹有沒有哭诗祸。打個比方:三歲的孩子喜歡玩撕錢跑芳,撕一塊錢你覺得沒關(guān)系,撕一百塊你就揍他一頓直颅,孩子還納悶呢:為什么這次挨揍博个?以前明明可以撕!
我另一個朋友家有兩個男孩功偿,一個四歲多盆佣,一個六歲多,他們的爸爸媽媽特別關(guān)注兩個孩子的沖突“級別”械荷。兩個孩子經(jīng)常拌嘴共耍,一般就不介入了,有時候在旁邊聽著還挺可笑的吨瞎。但如果孩子真的動怒痹兜,而且吵得越來越兇,這就得父母出面了颤诀。
注意了字旭,父母出面不是直接當裁判,說:“你們怎么回事崖叫!哥哥就不能讓著弟弟嗎遗淳?”也不是各打五十大板,說:“你們吵什么吵归露,整天吵洲脂!都給我閉嘴!”父母介入的重要目的剧包,是幫助孩子們討論出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恐锦。
首先還是得解決情緒問題,因為人被情緒控制的時候沒辦法理性思考疆液。等到兩個孩子都理解了自己的情緒和對方的情緒后一铅,再鼓勵孩子想想問題該怎么解決。
有時候孩子之間還容易動手動腳打打鬧鬧堕油,更得把握好度潘飘。得讓孩子們知道,如果兩個人都覺得是在鬧著玩兒掉缺,問題不大卜录;只要有一個人不樂意了,就得立刻停止眶明。如果孩子有故意傷害對方的傾向艰毒,大人得立刻出手制止,把他們分開搜囱。
我們自己心里要有數(shù)丑瞧,讓兄弟姐妹和平相處柑土,就是生活本身,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绊汹。平時定好規(guī)則與界限稽屏,不能一味調(diào)強大孩子讓著小孩子,或者要求大孩子愛護小孩子西乖。比如共同的玩具狐榔,那就誰先拿到誰先玩。某個孩子自己擁有的玩具浴栽,就是這個孩子有更高的話語權(quán)荒叼,這一點大人也得注意。
定下規(guī)則之后嚴格執(zhí)行典鸡,無論妹妹有沒有哭被廓。打個比方:三歲的孩子喜歡玩撕錢,撕一塊錢你覺得沒關(guān)系萝玷,撕一百塊你就揍他一頓嫁乘,孩子還納悶呢:為什么這次挨揍?以前明明可以撕球碉!
注意了蜓斧,父母出面不是直接當裁判,說:“你們怎么回事睁冬!哥哥就不能讓著弟弟嗎挎春?”也不是各打五十大板,說:“你們吵什么吵豆拨,整天吵直奋!都給我閉嘴!”父母介入的重要目的施禾,是幫助孩子們討論出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脚线。
比如,哥哥在玩一個電動火車弥搞,弟弟看了很眼饞邮绿,央求了很久哥哥都不給,弟弟干脆去搶攀例。兩個人吵起來:“這是我的船逮!”“你都玩那么長時間了!”……這時候粤铭,讓哥哥把火車讓給弟弟傻唾,哥哥會覺得委屈;讓弟弟玩其他玩具,弟弟心不甘冠骄;怎么辦?
首先還是得解決情緒問題加袋,因為人被情緒控制的時候沒辦法理性思考凛辣。等到兩個孩子都理解了自己的情緒和對方的情緒后,再鼓勵孩子想想問題該怎么解決职烧。
你可以把情緒描述出來:“哥哥想玩小火車扁誓,弟弟也想玩,但如果你搶哥哥的火車蚀之,哥哥很生氣蝗敢。你們倆想想,怎樣不生氣足删,又都能玩上小火車寿谴?”像這樣,鼓勵他們商量著來失受,輪流讶泰、交換、一起玩等等拂到。相信孩子一定有辦法解決痪署,特別是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他們互相了解對方兄旬,更能想出合適的辦法狼犯。
有時候孩子之間還容易動手動腳打打鬧鬧,更得把握好度领铐。得讓孩子們知道悯森,如果兩個人都覺得是在鬧著玩兒,問題不大罐孝;只要有一個人不樂意了呐馆,就得立刻停止。如果孩子有故意傷害對方的傾向莲兢,大人得立刻出手制止汹来,把他們分開。
我們自己心里要有數(shù)改艇,讓兄弟姐妹和平相處收班,就是生活本身,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谒兄。平時定好規(guī)則與界限摔桦,不能一味調(diào)強大孩子讓著小孩子,或者要求大孩子愛護小孩子。比如共同的玩具邻耕,那就誰先拿到誰先玩鸥咖。某個孩子自己擁有的玩具,就是這個孩子有更高的話語權(quán)兄世,這一點大人也得注意啼辣。
我就犯過錯,隨手把大女兒小時候的一個手鈴拿出來給妹妹玩了御滩,沒跟她商量鸥拧。那個手鈴本來已經(jīng)被放在一個角落里很長時間,大女兒并沒有經(jīng)常玩削解。但看到妹妹拿著手鈴富弦,她立刻搶走,說:“這是我的氛驮!”我反應(yīng)過來腕柜,是應(yīng)該先經(jīng)過她同意,然后跟她道歉柳爽。她后來便主動送給妹妹玩了媳握。我說:“看,妹妹拿著手鈴磷脯,沖你笑呢蛾找!她在說,‘謝謝姐姐’赵誓〈蛎”
不過,讓孩子明白彼此之間的感受俩功,培養(yǎng)共情幻枉,需要長期引導。所以诡蜓,只要發(fā)現(xiàn)孩子有謙讓或分享行為熬甫,你千萬記得馬上鼓勵,強化這種行為蔓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