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小小
最近桶唐,我聽李欣頻老師的關(guān)于如何獲得“創(chuàng)意靈感人生”,老師講到:寫作欣簇、寫文案不是天天被摁在書桌旁安吁,而是走出去,多去逛博物館网棍、多旅行妇智、多思考氏身、有感知生活方方面面的能力惑畴。
一語驚醒夢中人!我就是天天被摁在書桌旁的那個人如贷,宅在家里從不出門杠袱。
我希望生活是按照自己期望的樣子發(fā)展的,從前喜歡逛博物館的那個女孩楣富,在生計的壓榨下,對美已失去了知覺庄萎。
聽了老師的一席話塘安,我瞬間頓悟。我決定追隨內(nèi)心耙旦,重新找回那個走丟了的女孩免都。
生活是一本讀不完的書,美也是绕娘。
昨天,我獨自走進了“金沙遺址博物館”——來成都七年從未去過的博物館侨舆。我選擇獨自出發(fā)绢陌,不需要任何人陪。因為我想用心感知歷史臭笆、感知美。
我下了地鐵愁铺,繁茂蒼翠的小樹林出現(xiàn)在眼前,往前走2分鐘茂洒,一棟不起眼的白色建筑出現(xiàn)了瓶竭。
“金沙遺址博物館”,一行金色楷體字赫然引入眼簾玷氏。
寬闊舒適的街道腋舌,兩旁濃郁的樹林渗蟹、青青的草地,即使在炎熱的7月授艰,也透著一份清涼世落。
進入博物館內(nèi),配上免費解說谷朝,讓自己來一場時空穿越的旅行武花。
跟隨先民的足跡,打開大腦体箕,想象古人生活的樣子累铅。
在遺跡館,我仿佛看到了遠古的先民舉行莊嚴的祭祀活動娃兽,他們站在高高的祭祀臺上,面對原始清澈的河流玉雾,用象牙等珍品,虔誠下跪祭祀神明垦缅。
在陳列館驹碍,一幅近500平米的背景畫,吸引住我志秃。
這幅畫是根據(jù)金沙出土的文物以及古代有限記載復(fù)原而來浮还。
3000多年前的成都可能就是你眼前的這幅形象:深林密布、河流縱橫钧舌。一條河流把金沙分成兩部分。
獵人抬著獵物崭歧,女人帶著孩子撞牢,大象休閑散步。先民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樣子所宰,看后十分動容畜挥。
我站在畫面前,凝視著這美好的情景件炉,想象著穿越過去矮湘,是一種冒險還是一種無上樂趣?
博物館陳列著先民的智慧缅阳、精湛的藝術(shù)景描、對美的詮釋秀撇。
每一件珍品都是歷史的見證者,它們從遠古時代帶來先民的氣息棠绘,靜靜地躺在這里再扭。
它們告訴我們:在3000多年前,這里發(fā)生了什么?
博物館太大让虐,我品味著歷史的味道罢荡,已到下午3點了。這是一次無價的旅行麸俘,心靈得到一次升華惧笛。
當我走出博物館后,我能夠感覺大腦活躍逞泄、想象豐沛患整,像碗中溢滿的水,“嘩”流了出來喷众。
我的頻道不自覺地調(diào)到正面頻道各谚,此時的我,寧靜祥和到千、充滿想象昌渤、做真實的自我。
7月的天憔四,白云像棉花飄在湛藍的空中膀息,一朵一朵簇擁著;綠葉在涼爽的風中溫柔搖曳了赵,外面的世界如此醉人。
靈感都是來源于有趣的靈魂與生活柿汛;靈感不是坐在書桌旁正兒八經(jīng)被逼出來的冗酿。
就如李欣頻老師說:“這個人不是在旅行,就是在旅行的路上;不是在創(chuàng)作裁替,就是在構(gòu)思創(chuàng)作的路上项玛;不是在閱讀,就是在看電影的路上弱判〗缶冢”
因為擁有創(chuàng)意生活是保持大腦新鮮和文字活躍的秘訣。
她還說:“把文案當做一件沒有思想裕循、沒有感情的任務(wù)臣嚣,又沒有創(chuàng)意、沒有方法剥哑,沒有生活的大腦去執(zhí)行它硅则。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越寫越失去了對文字的熱情,因為文字對你而言株婴,已經(jīng)變成了負擔怎虫,心里的浮躁是藏不住的,它會從筆尖流出來困介〈笊螅”
所以,如果沒有靈感座哩,嘗試著走出去徒扶。像游牧民族一樣跨上馬背,勇敢追尋著自己的獵物根穷。
PS:請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我是黃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