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第三(3.24-3.26)
3.24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于斯也躺盛,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形帮。出曰:二三子何患于喪乎槽惫?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周叮,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譯文:儀地的邊防官請求見見孔子界斜,他說:“從我這經(jīng)過的君子仿耽,我從來沒有見不到的「鬓保”于是隨行的學(xué)生就把他引見給了孔子项贺。從孔子房間出來后,他說:“你們這些人跟著孔夫子峭判,還怕什么做不到官嗎开缎?天下已經(jīng)亂了很久了,我看孔夫子就是指路明燈哪林螃!”
隨記:無獨有偶啥箭。老子出函谷關(guān),關(guān)尹慧眼識珠治宣,讓老子“彊為我著書”,老子無奈砌滞,于是寫了五千字“言道德之意”侮邀,世稱“道德經(jīng)”。
儀地的邊防官和函谷關(guān)的關(guān)尹贝润,這些遠(yuǎn)離國度绊茧,遠(yuǎn)離權(quán)力漩渦的官員才保有良知,才是老子打掘、孔子們的知音华畏。
儀封人把孔子比作木鐸。比的巧妙尊蚁。
天子號令亡笑,有金鐸,有木鐸横朋。金鐸用于軍事仑乌,木鐸用于政事。天子發(fā)布政令琴锭,一定要震動木鐸晰甚,號令百官。所以儀封人把孔子比作木鐸决帖,是認(rèn)為孔子是君王用來號令百官的厕九,但不是軍事,是政事地回。后來孔子做了魯相扁远,正應(yīng)了儀封人的比喻俊鱼。
3.25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穿香;謂《武》盡美矣亭引,未盡善也。
譯文:孔子說《韶》樂美極了皮获,意義也是最好的焙蚓,《武》樂呢,也美極了洒宝,但是意義上還不夠购公。
隨記:孔子曾經(jīng)在齊國第一次聽《韶》樂的時候,“三月不知肉味”雁歌,有了感想還要和太樂令聊聊宏浩,可見是個樂迷。不過在孔子的眼中靠瞎,音樂不只是動聽而已比庄,還有一項重要的評判標(biāo)準(zhǔn)——內(nèi)涵意義》ρ危《韶》和《武》佳窑,都是美極了的音樂,但是在內(nèi)涵意義上還有區(qū)別父能,《武》是要比《韶》差一層次的神凑。為什么?因為《韶》是舜的音樂何吝,《武》是周武王的音樂溉委,《韶》講的是堯舜禪讓的故事,《武》講的是武王伐紂的故事爱榕,從這個角度說瓣喊,武王伐紂雖然是正義之戰(zhàn),但是究竟是使用了武力呆细,相比大舜禪讓來的天下型宝,未免遜色。
盡善盡美絮爷,后來就成了一個成語趴酣,形容事物完美。
可惜的是坑夯,孔子岖寞,以后,誰也都沒見過“盡美矣柜蜈,又盡善也”仗谆。
3.26 子曰:居上不寬指巡,為禮不敬,臨喪不哀隶垮,吾何以觀之哉藻雪?
譯文:孔子說:身為上級不懂得寬容,執(zhí)行禮儀不懂得莊重狸吞,遇到喪事竟然不會悲哀勉耀,我還怎么看得下去呢?
隨記:這是上中下三等人沒素質(zhì)的表現(xiàn)蹋偏。上等人便斥,身居高位卻睥睨天下,以為一己獨大威始,自私自利枢纠,毫無愛民之心,是為獨夫黎棠。中等人晋渺,上輔君王下安百姓,卻知禮不守脓斩,隨意散漫些举,不盡職不盡責(zé),是為庸臣俭厚。下等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驶臊,卻麻木無知挪挤,心眼堵塞,有喪不哀关翎,是為愚民扛门。
獨夫、庸臣纵寝、愚民论寨,三等人這樣的表現(xiàn),就是“天下無道”爽茴≡岬剩孔子看不下去,只得一走了之室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