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一個問題:想看書學習昙楚,增長知識近速,于是看到不錯的書就欣欣然買回來,但翻了沒幾頁,就束之高閣削葱,再也沒碰過奖亚。然后時常回想起這些吃灰的書析砸,內(nèi)心追悔莫及昔字,思忖著要是當時每天看個10頁8頁,現(xiàn)在早就看完了首繁。但真要是從現(xiàn)在開始重新來過作郭,又總是下不了決心,生怕重蹈覆轍蛮瞄,刺痛了自己細微的神經(jīng)所坯,于是又拖拖拉拉無窮盡也,直到下一次追悔莫及挂捅。
在以前,人們買書大抵可以起到兩個作用堂湖。對于真正愛書的人來講闲先,買書就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買多少看多少无蜂,開拓視野伺糠,提升認知;對于把書買來卻看得少的人斥季,也可以把書整整齊齊地碼放在書架上训桶,讓整個空間充滿著濃郁的書香氣,無論是親朋好友到訪酣倾,還是自己閑暇休憩舵揭,都可以給人一種由內(nèi)而外的思想上的升華。哪怕這些書你壓根就沒看過躁锡,友人們也會覺得你就是有氣質(zhì)午绳,有品位。
但現(xiàn)在時代不同了映之,書籍發(fā)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拦焚。它們由充滿油墨木香的紙頁變成了屏幕中毫無生氣的黑白像素。原本可以碼一柜子的書被濃縮到了一部小小的手機中的一個小小的軟件中杠输,除了你自己赎败,誰也不知道你買了多少書,更不知道你到底讀了多少書蠢甲。這一點細微的差別直接導致僵刮,書籍的收藏價值、觀賞價值以及其背后所蘊含的格調(diào)全都不復存在了。再也沒有人指著那一柜子書夸你學富五車妓笙,才高八斗了若河。再也沒有什么實實在在的東西能證明你的付出了。
這該怎么辦寞宫?我還要不要買書呢萧福?
其實這個問題并不準確,偏離了問題的核心辈赋■耆蹋回到最初,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我們應該如何想辦法把一本書讀完钥屈,而不是買來之后就束之高閣悟民。最近,李笑來老師的新書——《自學是門手藝》讓我體驗到了一種全新的讀書方式篷就,讓我不僅深感興趣射亏,而且在燒腦與自虐中無法自拔,就像《只狼》這款游戲一樣竭业,即便被boss虐的體無完膚智润,你也總是心心念想不停地去挑戰(zhàn)。
這本書的發(fā)布形式或者說呈現(xiàn)形式很獨特未辆,它既不像《通往財富自由之路》這種專欄合集窟绷,也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經(jīng)過出版社出版的書。如果非要對它進行描述咐柜,可以簡單理解為一本分布式的兼蜈、可修訂的、可協(xié)同的不斷進化的書拙友。為什么這么說呢为狸?因為這本書就像一個開源項目,被發(fā)布在Github上献宫。
Github钥平,是一個分布式的軟件版本控制系統(tǒng),是程序員們創(chuàng)造虛擬世界的地方姊途,你很難想象有一天我們會用這么復雜的工具去閱讀一本書涉瘾,但這就是實實在在發(fā)生了,而且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捷兰。該書發(fā)布第一天立叛,就登上了Github的榜首,并霸屏了一個星期贡茅。截止我寫這篇文章秘蛇,該書的數(shù)據(jù)已經(jīng)被fork了6000多次其做,我的郵箱也在不停地接收該書被修訂的新版本。
看到這赁还,你可能對這本書產(chǎn)生了一丁點兒的好奇妖泄,希望接下來的步驟不會讓你望而卻步。那么要如何閱讀這本書呢艘策?
對于一個非程序員而言蹈胡,步驟還挺復雜:首先你得注冊一個Github賬戶,然后將這本書的數(shù)據(jù)fork到自己的倉庫中朋蔫,然后利用Github Desktop軟件將數(shù)據(jù)克隆到本地計算機罚渐,然后就可以在本地進行閱讀了。但為了完成上述步驟驯妄,你事先得自學Github使用指南以及命令行荷并,不然你連這本書的封皮都摸不到。如果你想?yún)⑴c到這本書的深度體驗以及完善當中青扔,你還需要學會Jupyterlab的安裝和配置以及如何使用 Pull Request 為這本書校對源织。而這里面可能會牽涉到更為廣泛的、你從未接觸過的知識微猖,你需要進一步去拓展雀鹃,不停地深入。當你耗費心神把這一切都準備妥當之后励两,恭喜你,終于可以很好地閱讀本書了囊颅。
你可能會想当悔,就為了讀一本書,至于如此大費周章嘛踢代。
但不妨仔細考慮一下盲憎,讀書的目的是什么?僅僅就是為了告訴別人我看過什么書胳挎?記住幾句經(jīng)典的話饼疙?當然不是,讀書的目的還是為了學習慕爬。而上述看似復雜的準備工作不正是學習的過程嗎窑眯?
想明白這一點,其實就會發(fā)現(xiàn)医窿,這本書的確是名副其實磅甩,在還沒入門之前就在引導你去自學。但它的魔力不僅僅如此姥卢,通過深入體驗這本書卷要,你可以掌握兩種能力渣聚,自學能力和編程能力。由于使用Github僧叉,你可以在閱讀時隨時修訂其中的內(nèi)容奕枝,去執(zhí)行和把玩書中的代碼,去驗證不同的運行結(jié)果瓶堕,并將自己修改后的數(shù)據(jù)提交隘道,Github會永久保存這些痕跡,證明你曾經(jīng)讀過此書并作出過修改捞烟。你還可以將自己的學習體會作為本書的一個分支上傳到Github薄声,供后來的學習者學習參考,當然题画,同時你也可以參考別人的學習心得默辨,并與之交流。
如此看來苍息,這本書就不僅僅只是一本固定的書了缩幸,而成為了一種流動的思想,它的內(nèi)涵和外延因為不同人的參與而變得更為豐富和飽滿竞思,最終它將演變成何種形態(tài)還不得而知表谊。但它的確就像凱文凱利在《必然》中所描述的那樣:固定的書籍將變成流動的數(shù)據(jù),任何人都可以對它進行標注盖喷、修改和擴充爆办。
那么,你是否有興趣加入這場新奇的自學之旅呢课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