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第二學段妹窖,即四到六年級“問題解決”的學習目標是:
1.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突颊,并運用一些知識加以解決柑晒。
2.能探索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有效方法如输,了解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哈踱。
3.經(jīng)歷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俏竞,嘗試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冀续。
4.能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钢属,初步判斷結果的合理性。
圍繞上述目標车猬,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霉猛,要有意識地予以培養(yǎng),然后借助問題解決的過程珠闰,看出上述目標達成的情況惜浅,且往往一個問題的解決過程可以分別看出上述多個目標的達成。
有一道選擇題伏嗜,題目如下:
軍軍有17張畫片坛悉,麗麗有31張畫片伐厌,軍軍再給麗麗(? ? ? )張畫片,麗麗的畫片張數(shù)就是軍軍的3倍裸影。
3張? ? ? B.4張? ? ? c.5張
【看目標2的達成】
指名張彭宇板演挣轨。張彭宇先是逐個試驗,從17-1=16開始轩猩。寫了幾個算式之后卷扮,自己感覺太麻煩,又改用如下辦法:
17-3=14
17-4=13
17-5=12
嘗試從選項入手均践,縮小試驗的范圍晤锹。
但是,同學們對此方法不滿意彤委。孫宥陽:“如果這不是選擇題鞭铆,而是填空題或者解決問題呢?那就不行啦葫慎!”
也就是說衔彻,當這個問題以選擇題呈現(xiàn)的時候,可以用此試驗的辦法偷办。若不是選擇題,而是其他題型呢澄港?也就是說椒涯,有沒有適用于所有題型的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呢?
這是不是“能探索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有效方法回梧,了解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目標達成的體現(xiàn)呢废岂?
【看目標3的達成】
謝語瞳列式計算如下:
31+17=48(張)
48/(1+3)=48/4=12(張)
17-12=5(張)
解釋算理為:先算31+17=48(張)求出軍軍和麗麗一共有多少張畫片,再算48/(1+3)=48/4=12(張)求出一份有多少張狱意,也就是軍軍現(xiàn)在有多少張畫片湖苞,最后算17-12=5(張),算出軍軍給麗麗多少張畫片详囤。
這種方法是不是適用于所有題型呢财骨?是的。
此是不是“經(jīng)歷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藏姐,嘗試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隆箩。”目標達成的體現(xiàn)呢羔杨?
【看目標4的達成】
仍舊是上述問題捌臊,曹子由說,還可以畫線段圖表示兜材,圖如下所示理澎。
劉牧洲說:“軍軍和麗麗每個人畫片張數(shù)變化了逞力,但是軍軍和麗麗一共有多少張畫片沒有變,所以我們可以先算出他們兩人一共有多少張畫片糠爬,再算軍軍現(xiàn)在有多少張畫片掏击,最后算軍軍給了麗麗多少張畫片≈让”
此是不是“能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砚亭,初步判斷結果的合理性∨孤辏“目標達成的體現(xiàn)呢捅膘?
不僅是,同時還是”能探索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有效方法滚粟,了解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目標達成的體現(xiàn)寻仗。
所以說,通過問題解決的過程凡壤,我們可以看到學生目標達成的情況署尤,然后在目標達成度不高的地方,多留意亚侠,多用力曹体,以促進學生通過學習逐步達到課程標準所指出的各個年段的學習目標。
此為教學要有目標意識硝烂,此外在問題設計時箕别,也需要有目標意識,教師需能夠基于學生學情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滞谢,以提高復習效率串稀,提升復習效益。在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狮杨,熟練技能的同時母截,更要幫助學生生成思想,掌握方法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