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在一個寢室生活四年的三個師范專業(yè)的學生一起畢業(yè)簸淀,他們分別是小王瓶蝴、小李和小劉。與此同時他們?nèi)齻€人又同時走上了講臺租幕,其中小劉來到了齊齊哈爾職業(yè)學院(齊齊哈爾工程學院的前身)工作舷手。時間過的很快,他們都完成了第一個月的教學工作令蛉。這時他們?nèi)齻€相約在母校聚會聚霜,分享他們的工作感受,輔導員袁老師也出席了此次聚會珠叔。聚會中蝎宇,袁老師分別問小王、小李祷安、小劉姥芥,你們目前都在忙什么?小王人沒好氣地說:“還用說嗎?不是在上課就是在上課的路上.”小李抬頭笑了笑說:“我在進行我的課程建設.”小劉則興高采烈的說“我們正在完成一個人類最偉大的工作汇鞭,通過我們的教學使學生們成為應用性凉唐、職業(yè)型的創(chuàng)業(yè)者』艚荆”十年后台囱,小王仍然每天在忙碌著,仍然在上課或者在上課的路上读整;小李則成為了教研室主任簿训;而小劉呢則成為了課程設計的專家,小李米间、小王的學校紛紛派人前來觀摩和學習强品。
三個人的工作起點并沒有差別,都是教師崗位屈糊。但十年后的榛,為什么差別如此之大呢?刨去其他因素逻锐,單就這故事本身而言夫晌,可以說是干活時的眼界和心態(tài)決定了他們不同的成就雕薪。而且正是因為他們的眼界不同干活時的心態(tài)也不相同。第一個人看到的只是完成課堂教學晓淀,所以他為成天上課而感到厭倦蹦哼,在這日復一日的單調(diào)工作中哪還有一點創(chuàng)造的激情與樂趣可言呢?正是因為看不到自己工作的前景要糊,他工作起來也就近乎應付了,哪談得上有什么進步妆丘?所以十年后锄俄,他仍在原地踏步地做著砌墻的工作。而后兩者勺拣,尤其是第三個人心中懷著遠大的目標奶赠,他看到的是踐行齊齊哈爾工程學院的培養(yǎng)目標,于是他的工作狀態(tài)便更積極药有,他也在工作中體會到創(chuàng)造的快樂毅戈,而這種積極的精神狀態(tài)促使他的工作更加出色。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