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十宗罪”
1.休息時間重要信息“奪命拷”让簿。
晚上睡得正香宣蠕,突然收到單位領導微信“后天上班有重要會議吨拗,盡快做好相關準備!”附帶一份上級文件矩肩。你妹啊悯恍!后天上班開會薄翅,為什么不能白天說,為什么不能明天上班說舷丹,非要深更半夜的說這些抒钱,心情一下壞到極點。朋友們颜凯,你們有過這樣的經歷么谋币?有時候可能就在你心情最好的時候,突然來這么一條“重要”信息症概,就像一盆兜頭的涼水蕾额,把所有的好心情全部澆滅。而且這樣的“重要信息”也不是必須此時此刻就要發(fā)出來彼城,完全可以上班時間來說诅蝶。
2.微信群的“洪荒之災”。
朋友們募壕,請你閉上雙眼调炬,靜靜想一想,你有多少個微信群舱馅,又有多少個微信群是必要的缰泡。我想每個人微信上的群都不少吧。家族群习柠、單位群匀谣、科室群、朋友群资溃、閨蜜群武翎、子女班級群、課外班群溶锭、購物群宝恶、聚會群、信息共享群趴捅、小區(qū)物業(yè)群垫毙、興趣愛好群————。哪怕一個群一天只收到一條信息拱绑,手機一天會響個不停综芥。有朋友說,你可以消息免打擾傲圆Α膀藐!是啊屠阻,可以,只要你的親戚朋友额各、閨蜜国觉、哥們、愛人虾啦、孩子老師麻诀、單位領導等等等等各種“重要任務”不跟你急眼就行!最可恨的是你“免打擾”傲醉,我可以@你蝇闭、@全體群成員啊需频!想跑丁眼?門都沒有翱攴铩昭殉!
3.把現(xiàn)金變成了數(shù)字,我們的錢都去哪了藐守?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消費的東西都可以微信支付挪丢,小到坐公交、坐地鐵卢厂、買菜乾蓬,大到談合同、賣車慎恒、買房任内。好多時候,都覺得工資卡里還有錢融柬,但是付款的時候“掃一掃”死嗦,對不起,您的余額不足粒氧!錢去哪了越除?記得剛工作的時候,每次發(fā)了工資外盯,當天就把生活費取出來摘盆,兜里錢包鼓鼓的,特別有滿足感饱苟,消費了孩擂、花了錢,剩余多少箱熬,心里一清二楚类垦。說實話囤锉,把錢放在微信里,真的是沒底啊护锤。
4.廣告騷擾的“集散地”官地。
“先生,您在本店消費300元±优常現(xiàn)在小店開業(yè)大酬賓驱入,如果您關注本店微信,在朋友圈發(fā)一條在本餐館就餐的朋友圈氯析,點贊30亏较,可以打五折!”“關注本店微信掩缓,每次就餐贈送精制菜品雪情!”……殊不知,你覺得自己占便宜了你辣,卻成為了商家廉價的廣告平臺巡通。信手打開朋友圈,滿眼是商家廣告舍哄、勵志語錄宴凉、產品促銷……更不知從哪一年開始,微信朋友圈里居然出現(xiàn)了官方的廣告表悬,而且是高端的大數(shù)據(jù)分析你的興趣愛好弥锄,瀏覽習慣等量身定做的廣告!amazing!改名吧蟆沫,不是“朋友圈”是“廣告圈”籽暇。
5.品質生活的“粉碎機”。
你一定有這樣的經歷饭庞。當你正在專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情戒悠,并且這件事情需要持續(xù)的集中精力去做。比如但绕,讀書救崔、寫文章、練字等等捏顺。這時六孵,你的微信在不斷的叮當亂響。你可以不去看到底是什么樣的消息幅骄,可是在心里劫窒,你一定會去對揣測到底是什么人會在這個時間給你發(fā)送消息,又或者其他的種種聯(lián)想拆座。就這樣主巍,你完全喪失了你正在做的這件事情的心流冠息,分心分神會甚至會讓你根本無法進行下去。微信這個“破壞分子”徹底的打碎了我們的生活孕索,使我們的生活碎片化逛艰,讓我們不能集中精力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甚至沒有心思完成重要的工作搞旭。
6.浪費時間散怖、消磨意志的“溫床”。
還記得智能手機問世之前肄渗,在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一款叫做“微信”的APP镇眷,那時打電話很貴、發(fā)短信也是收費的翎嫡,人們都是盡量用最簡短精煉的語言把問題說清楚欠动。能用一條短信說明的問題,絕對不浪費兩條短信的錢惑申;一分鐘能說明白的事情具伍,絕不浪費兩分鐘的電話費。而現(xiàn)在呢硝桩?這款神奇的軟件退化了人們文字表達和語言表達能力沿猜,用著包月的流量枚荣,肆無忌憚的發(fā)著一些無用的信息碗脊,更給接受者帶來了很多麻煩。
7.不帶錢出門橄妆?尷尬去吧你衙伶。
親身經歷:去年,獨自一人代表公司參加培訓害碾,因為要就餐和住宿矢劲,需要交付一定數(shù)量的押金,可是尷尬了慌随,前臺服務的小妹妹說:不好意思芬沉,我們不能微信付款,只能支付現(xiàn)金阁猜。這可怎么辦丸逸?沒帶現(xiàn)金啊,而且是一個人去的剃袍,沒有一個認識人啊黄刚。無奈啊,只能厚著臉皮跟旁邊的陌生人商量民效,能不能微信換點現(xiàn)金憔维。幸好有好心人涛救,借到了,那如果借不到怎么辦业扒,會不會很尷尬检吆,那天我看到換現(xiàn)金的人不止一兩個,好多啊程储。像這種問題不光是我遇到過吧咧栗。
8.垃圾信息的“集裝箱”。
好多披著專家分析的不實信息虱肄、媒體披露的斷章取義致板、大V博主的一面之詞真?zhèn)坞y辨,讓人們無從辯駁真假咏窿,“羊群效應”又導致了消息迅速的傳播擴散斟或,以訛傳訛最后假的變成了真的,方的變成了圓的集嵌。再看看微信里最具權威的“騰訊新聞”萝挤,就拿今天的新聞舉例:“4歲男童攔下姑姑婚車僵持半小時,現(xiàn)場喊話又萌又感動”“美女做完頭發(fā)護理后頭發(fā)全掉光成禿子根欧,店家回應把人氣炸”“女子逛完商場找歇腳的男友怜珍,一拐彎被眼前景象瞬間震住”好吸引人啊凤粗!點進去一看酥泛,最多五行字,一點營養(yǎng)都沒有嫌拣,滿滿的標題黨柔袁。如果這也能算作新聞的話,那我們去看“小紅書”“抖音”“快手”好了异逐,反正都是消磨時間捶索,如果寫這些新聞的編輯也算是新聞工作者的話,那“騰訊新聞”的小編們不怕這樣的新聞寫時間長了會短壽么灰瞻?
好懷念沒有微信的日子腥例。我們可以過得那么愜意、從容酝润,雖然生活的壓力從來沒有少燎竖,但是生活的方式上的不可同日而語。且行且珍重吧袍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