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個周末,帶著女兒小雪和她一個同學去郊游缸濒,因為同學的父母沒時間足丢,所以是我跟孩子爸爸一起將她倆帶出去的粱腻,在路上同學問我:阿姨,你們這車是好車吧斩跌?我不知道對于一個七歲的孩子來說绍些,好車的概念是什么。于是就隨口說耀鸦,一般吧柬批。
同學繼續(xù)說,阿姨袖订,我爸爸媽媽說周末加班是為了多賺錢買輛更好的車接送我上學氮帐,難道車不都是一樣嗎?
這個問題把我給問住了洛姑,我不知道孩子父母平時給她灌輸了什么思想上沐,并且她們家里已經(jīng)有一輛車了,我只好告訴她楞艾,車都一樣奄容,能給我們提供方便,能遮風擋雨就是好的产徊。
記得我們剛換車的時候昂勒,女兒坐上車也沒什么特別的感覺,也沒聽她說有多舒服舟铜,就是覺得大些戈盈,寬敞些而已。
在孩子的眼里谆刨,汽車不過是一個交通工具而已塘娶,哪怕父母騎自行車或者是開摩托車去接送他放學,也沒什么所謂吧痊夭,孩子的世界里是很單純的刁岸,不會天生有攀比心或虛榮心,如此純凈的心靈她我,怎么就該考慮什么車更好呢虹曙?而要換車的真正原因是父母的本意,父母好面子番舆,卻要讓一個孩子一起來承擔這個心理酝碳?
02
記得有一次和女兒在聊天的時候,女兒突然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恨狈,她問我疏哗,媽媽,你工作賺錢是不是都是為了我禾怠?我果斷回答返奉,當然不是都為你了贝搁,媽媽買衣服要花錢,旅游也要花錢芽偏。她說徘公,可我有個同學說,爸爸媽媽賺錢都是為了給我們花哮针,給我們買東西啊交學費啊。
我告訴她坦袍,養(yǎng)育孩子是要花錢十厢,但是父母也要花錢,所以說不全都是為了孩子捂齐,爸爸媽媽工作是因為工作需要我們蛮放,也是因為想我們一家人更快樂。
孩子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奠宜,我也不確定她到底聽懂了幾分包颁,但是我還是繼續(xù)將我的想法告訴了他,我對她說压真,每一個人的使命都不一樣娩嚼,并不是說父母賺的錢全部花在孩子身上,而且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以后也要自己賺錢滴肿。
她突然興奮地說岳悟,那我的使命就是長大了賺錢帶媽媽去旅行,同時泼差,露出了屬于她的天真無邪的笑容贵少。
03
我們經(jīng)常會聽見父母對孩子說,我辛辛苦苦賺錢堆缘,還不都是為了你滔灶,還不都是為了給你交學費,給你報培訓班等等吼肥。
我不知道別人家孩子聽到這些話是什么想法录平,我有一個親戚,年齡跟我差不多缀皱,他就是聽著父母不斷重復這些話長大的萄涯,他父母每天都對他說,我們早出晚歸地就是為了賺錢供你上學唆鸡,你一定要好好用功涝影,萬一考不上重點大學,我的臉都會被你丟盡的争占!
他覺得壓力巨大燃逻,在高考了前因為不能承受壓力逃學了序目,也沒有參加考高考,生怕自己萬一考不好伯襟,讓父母沒面子猿涨。
他說我覺得我讀書一切都是為了父母,因為花了父母的錢姆怪,我就一定好好用功叛赚,不用功的話就是對不起父母,那干脆我就不讀書了稽揭,不讀書就不花錢俺附,父母就不用那么勞累,不讀書了就不存在愧疚感了溪掀。
正是因為背負了這樣的思想壓力事镣,所以不能夠輕松自如的應付高考,不能夠輕松自如的面對以后的人生揪胃。
04
美國著名心理學教授塞德茲說過璃哟,人如同陶瓷器一樣,小時候就形成一生的雛形喊递。幼兒時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随闪,給予什么樣的教育就會成為什么樣的維形。
白紙一般的孩子骚勘,并不存在攀比蕴掏,也沒有過多的虛榮心,而父母如果把自己的虛榮心強加在孩子身上的話调鲸,那么孩子也會承受某種程度上的壓力盛杰,甚至會在幼小的心靈里萌發(fā)出品牌好話的攀比心理。
父母工作藐石,能體現(xiàn)自我價值感即供,能成為孩子的榜樣,這樣父母努力的目的就已經(jīng)達到了于微。
其實對于孩子來說逗嫡,在成長過程中,而所謂的好車大房子別墅株依,孩子并沒有過多直接的概念驱证,在他們的世界里,這些是可有可無的恋腕。
每個人都有自私的一面抹锄,都有一定的虛榮心,我們是父母,也是凡人伙单,有虛榮心也是人之常情获高,我們可以努力工作來滿足自己的所需,但千萬不要強加給孩子吻育,不要讓孩子從小背負著心理壓力念秧,我們應該給孩子的,是他們真正需要的布疼,他們需要的摊趾,物質(zhì)條件絕不是第一位,而是愛和陪伴游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