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李娟,是通過她的一篇散文《冬牧場》助被,被收錄在《2012中國最美的散文》一書中剖张。
《冬牧場》開篇這樣寫道:南下跋涉的頭一天上午,我們的駱駝隊和蓄群長時間穿行在沒完沒了的丘陵地帶揩环。直到正午時分搔弄,我們轉(zhuǎn)過一處高地,視野才豁然開朗丰滑,眼下一馬平川顾犹。大地是淺色的,一望無際褒墨。而天空是深色的炫刷,像金屬一樣沉重、光潔郁妈、堅硬浑玛。天地之間空無一物……那像世界對面的一個世界,世界盡頭的幕布上的世界噩咪,無法進入的世界顾彰,我們還是沉默著慢慢進入了。
只記得當時胃碾,我一眼就被作者平實的文字以及她眼下那片空曠和寂靜深深地震懾住了拘央。那篇散文,我反反復復讀了無數(shù)遍书在,愛不釋手。
后來拆又,網(wǎng)絡(luò)購書的時候偶然發(fā)現(xiàn)一本叫做《冬牧場》的書儒旬,而我所喜愛的那篇散文即是作者李娟在這本書中的同名文章。真令人喜出望外帖族。
記得自己當時如饑似渴栈源,幾乎是懷著欣喜與感動的心情讀完這本書的。之后竖般,我陸續(xù)地幾乎買了李娟所有的書甚垦,它們記錄的幾乎都是關(guān)于我國遙遠的西北邊陲哈薩克牧民的生活點滴。他們生活中的單調(diào)、孤獨艰亮、艱辛闭翩,他們簡單的幸福、看似平凡渺小而又偉大壯麗的生存現(xiàn)實與環(huán)境迄埃,總是能讓你產(chǎn)生一種抑制不住的憐惜疗韵、感動、欽佩侄非、羨慕乃至向往蕉汪。
所以,今天逞怨,我想從中選出幾本書和大家分享者疤。
李娟文字的起點——《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
身為漢民叠赦,李娟一家很多年里一直在阿勒泰深山牧區(qū)中生活驹马,媽媽開著一個半流動的雜貨鋪和裁縫店,跟著哈薩克牧民的羊群南下北上眯搭。后來雖然定居了窥翩,也仍生活在哈薩克牧民的冬季定居點,位于額爾齊斯河南面戈壁灘上的烏倫古河一帶鳞仙。
《阿勒泰的角落》這些文字寇蚊,是李娟在一九九八年至二零零三年之間的生活場景」骱茫《我的阿勒泰》則是從一九九八年到二零零九年間的生活瑣事仗岸。其實,要說起來借笙,我和李娟是同齡人扒怖,一九七九年出生,書中的故事記述的是她二十歲左右時所經(jīng)歷的生活业稼。然而盗痒,和我的生活,或者說和我們大多同齡人的生活又是那么的不同低散。
一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俯邓,一步一個腳印踏在大地上為自己獨有的人生道路和軌跡,成就自己不一樣的人生及人生價值熔号。
李娟的文字和生活感悟稽鞭,呈現(xiàn)給我們一個別樣的美麗新世界。
《阿勒泰的角落》全書分五部分:在喀吾圖引镊;在巴拉爾茨朦蕴;在沙依橫布拉克篮条;在橋頭;在紅土地吩抓。很明顯它們是以地名來做分類涉茧,因為李娟家的雜貨鋪和裁縫店是跟隨羊群南下北上,而這些地方就是哈薩克牧民們往返輾轉(zhuǎn)之地琴拧。
《我的阿勒泰》則把全書分三輯:第一輯記憶之中(2007-2009)降瞳;第二輯角落之中(2002-2006);第三輯九篇雪(1998-2001)蚓胸。以時間的倒敘來編排挣饥。
李娟用自己平淡無奇的筆調(diào)熱情洋溢地向我們呈現(xiàn)著一個非凡的世界。雖然書中多是一篇篇分散的或記述或?qū)懢盎蚴闱榈男∥淖峙嫔牛绻阍谧x的過程中扔枫,稍稍用心,李娟一家人幾年來的生活動蕩在其中還是有著十分清晰的脈絡(luò)的锹安。
李娟的小文字短荐,非同一般。他們生活的動蕩艱辛叹哭,媽媽的樂觀勤勞忍宋,牧民的樸實善良,所有人的孤獨與堅持风罩,在她不加修飾的筆下糠排,真實且熠熠生輝。即便是在她們荒野的家中飼養(yǎng)的雞鴨貓狗兔子等等超升,都無不充滿個性與眾不同入宦。
這些文字看起來像是碎碎念著,波瀾不驚室琢,無牽無礙乾闰,但那隱藏于背后的內(nèi)心的孤獨和愿景卻是那么強烈的閃爍在字里行間,讓我們不能不為之動容盈滴。還有那對眼前無邊無際的大地涯肩、天空、風雨云等自然物事的觀察巢钓、描寫病苗、想象、思索竿报、驚嘆的文字,使我們在認識到自身渺小的同時继谚,也能拓寬自己狹窄的思維至無限大烈菌,從而無比向往著西北邊陲那片廣闊天地阵幸。
“羊道”系列——《春牧場》、《前山夏牧場》芽世、《深山夏牧場》
“羊道”系列是李娟2007年與哈薩克牧民扎克拜媽媽一家共同生活挚赊、經(jīng)歷寒暑跋涉后,在之后幾年的時間里陸續(xù)寫下的文字济瓢,共分三卷荠割。
不同于前面兩本書,“羊道”系列是李娟著重描寫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的牧民的日常生活旺矾。
春牧場蔑鹦,位于額爾齊斯河北岸。而整個春天箕宙,牧民們并非在一處放牧嚎朽,而是一步步地轉(zhuǎn)場,往北移動柬帕。每一處都有一個美妙的名字哟忍,應該是依哈語的語音漢譯過來的吧。比如陷寝,吉爾阿特锅很。李娟寫道:在吉爾阿特,站在高高的山頂上四面張望凤跑,也看不到一棵樹爆安,看不到一個人。光禿禿的沙礫坡地連綿起伏饶火,陰影處白雪厚積……吉爾阿特的確是荒涼的鹏控,但作為春牧場,它的溫暖與坦闊深深安慰著從遙遠寒冷的南方荒野跋涉而來的牧人的心靈和眼睛肤寝。
從吉爾阿特開始当辐,整個春天里,隨著天氣漸暖鲤看,剛剛郁郁蔥蔥起來的草地缘揪,羊群一天天啃食,掃蕩而去义桂。羊群逐漸北上找筝。牧民們在每塊駐地大約駐扎十幾二十天,最多不超過一個月慷吊。每家都有各自固定的草場袖裕,轉(zhuǎn)場的路也各不相同,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為著保護草地溉瓶。因為急鳄,過度放牧的后果谤民,不但極大的破壞生態(tài)與自然,于牧民和羊群而言無遺也是滅頂之災疾宏。
等到大家一步步北上走到冬庫兒也就來到了夏牧場张足,前山夏牧場。而當大家來到深山坎藐,來到林海孤島为牍,來到吾塞,也就駐扎進了深山夏牧場岩馍。扎克拜媽媽家的深山夏牧場位于阿爾泰上高高的山頂上碉咆。
轉(zhuǎn)場的路上,在碧綠潮濕的大地之中兼雄,有許許多多纖細的小路吟逝,細到容不下兩匹馬并排走。它們一條挨著一條赦肋,平行著延伸块攒,順著山坡舒緩的走勢而優(yōu)美勻稱的起伏,遍布了整面大地卻紋絲不亂佃乘。這是羊走出來的路囱井。羊群看起來混亂地轟然前行的時候,只有它們走過的路為它們記錄下了它們所遵循著的那種強大而從容的秩序趣避。
而轉(zhuǎn)場庞呕,對于牧民們來說,即便是辛苦不堪程帕,但仍不僅僅只是一場離開和一場到達那樣簡單住练。自古以來,轉(zhuǎn)場中的搬家愁拭,對于哈薩克牧民而言寄托著太多沉重的希望讲逛。春天,積雪從南往北漸次融化岭埠,牧人們便追逐這融化的進程盏混,追逐著水的痕跡,從干涸的荒原趕往深潤的深山惜论。秋天许赃,大雪又從北往南一路鋪灑,牧人們被大雪追趕著馆类,一路南下混聊,從厚雪之處去往南方的戈壁、沙漠地帶的雪薄之處乾巧。在那里句喜,羊群能夠用蹄子扒開積雪僵闯,啃食被掩埋的枯草殘根。
而除了不停地搬家藤滥、轉(zhuǎn)場之外,牧民的生活就是安閑自在的嗎社裆?也可以這樣說拙绊,但同時又是孤獨寂寥、單調(diào)乏味泳秀、貧瘠艱辛的标沪。
偌大的草場、山坡嗜傅、丘陵金句、沙漠,幾十里地僅有一兩戶牧民吕嘀。前山夏牧場里违寞,有三兩戶鄰居,大家的生活就很熱鬧了偶房,而在深山夏牧場趁曼,扎克拜媽媽家?guī)缀鯖]有鄰居,串個門子棕洋,要拿著活計翻山過嶺的走十幾里路挡闰。
夏天,是那樣的漫長掰盘,男人們?nèi)シ拍辽忝酰鲖D在家整理羊圈、繡花氈愧捕、煮牛奶奢驯。制作奶制品、羊毛制品晃财。孩子們擠奶叨橱、趕牛、背柴断盛、找前一天走丟了的羊……
但罗洗,即便是有許許多多的活,但一上午的時間也做個差不多了钢猛。接下來的時間里伙菜,李娟她們只好睡覺,沒天沒地的睡覺命迈。然后贩绕,再去漫山遍野的游蕩火的,散步。生活單調(diào)枯燥淑倾,但眼下的世界空曠無邊馏鹤,風景美得令人驚嘆。
在無比廣闊的空間和時間里娇哆,除了自己幾乎沒有他人湃累。獨自一人面對自然,人心也就變得純凈碍讨、善良而美好治力。哈薩克牧民的心靈也就如同他們所生活的環(huán)境般單純明凈。
李娟說勃黍,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的確艱辛宵统,可是,在這世上真的會有輕而易舉獲得的幸福嗎覆获?這世上真的會有更好一些的生活嗎……說起來马澈,都是公平的。只有忍受限度之內(nèi)的生活弄息,沒有完全不用忍受的生活箭券。“忍受生活”聽起來有些消極疑枯,其實是勇敢的行為辩块。在牧人的堅持面前無論什么樣的痛苦都會被心消融。
李娟說初寫這三本書的時候荆永,是有對牧民們節(jié)制的生活方式的贊美废亭,但寫到后來,態(tài)度發(fā)生了變化具钥,她放棄了對它們的判斷和駕馭豆村,只剩對此種生活方式誠實的描述。
也正因如此骂删,讓我們在跟隨李娟文字的同時掌动,對哈薩克牧民的生活以及他們的那一片天地,產(chǎn)生自己不同的感悟和認識宁玫。從這一點上粗恢,我們感謝李娟。
荒野主人逐水草而居的動蕩中最艱難的一段——《冬牧場》
2010年冬天欧瘪,李娟再次跟隨一家哈薩克牧民居麻家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場眷射、沙漠,度過了一段艱辛迥異的荒野生活。
冬牧場可不同于其他牧場妖碉,茫茫的沙漠涌庭,一望無際,廖無人煙欧宜,寒冷荒涼坐榆。方圓幾百里,只有兩戶牧民冗茸,這是一片名副其實的荒野猛拴。
一直以來,去冬牧場都是為了放牧迫不得已蚀狰。而老人孩子是不進冬牧場的,他們暫時居住在烏倫古河一帶的冬季定居點职员。
冬牧場又稱為冬窩子麻蹋。所謂“冬窩子”,不是指具體的地方焊切,而是游牧民族所有的冬季放牧區(qū)扮授。從烏倫古河以南廣闊的戈壁,一直到天山北部的沙漠邊緣专肪,冬窩子無處不在刹勃。而進入冬窩子的牧民,在大地起伏之處尋找最合適的背風處的洼陷地嚎尤,挖一個一兩米深的坑荔仁,坑上搭幾根木頭,鋪上干草束芽死,算做頂子乏梁,再修一條傾斜的通道通向坑里,裝扇簡單的木門关贵,便成了冬天的房子遇骑,地窩子。
無疑揖曾,在冬牧場的生活是最最艱苦的了落萎。放羊、勞作且不必說炭剪,單是基本的生活所需都不能保證练链。
用水,在春牧場奴拦,李娟和卡西(扎克拜媽媽家的女兒)每天都得把山體背陰處厚厚的冰層兑宇,用斧頭一塊塊地砍下來,再背回家。待融化后隶糕,供生活所需瓷产。冰塊緊緊貼在孩子們的背上,不斷地融化枚驻,等到走了長長的路濒旦,終于到家,背上的衣服全濕透了再登。
而在冬窩子尔邓,用水則仍是就地取材。李娟和嫂子還有加瑪去外面收雪锉矢,回來后化成水梯嗽,供一日生活所需。然而沽损,有的時候灯节,天就是不下雪。有時僅下薄薄的一層绵估,收回來的雪夾雜著沙礫土塊炎疆,甚至羊糞,即便是沉淀下來之后的水国裳,仍是渾濁不堪形入。
他們用這樣的水泡茶、煮飯缝左,洗碗的水留下來洗衣服亿遂,沒有什么特殊情況,比如出冬窩子渺杉,他們幾乎不會洗頭崩掘、洗澡。
吃的東西也十分有限少办。蔬菜是僅有的幾棵白菜和土豆苞慢,在漫長的冬天里,大多情況連這個都是奢侈品英妓。肉僅夠放羊的居麻一天吃一點挽放,而留在地窩子的主婦一天則只吃一頓正餐,其他的空閑時間蔓纠,不停地喝茶辑畦,將干干的馕塊浸泡其中。
寒冷腿倚,阿勒泰的冬天纯出,溫度最低達到過零下五十度。牧民趕著羊群,在荒漠中暂筝、在積雪下尋尋覓覓箩言。而也僅是中午暖和的時候,才把羊趕出去放一會兒焕襟。人受不了寒冷的天氣陨收,羊也是。
那么鸵赖,在寒冷而漫長的夜晚务漩,在不放牧的白天,外面冰天雪地它褪,牧民們又是怎樣度過那些孤獨寂寥的時光饵骨?居麻會無休止的講笑話;把家里的東西修修補補茫打;幫嫂子捻線居触,總是幫倒忙;還會繡花氈包吝;和小貓說話,和羊說話…他的生活孤獨源葫,但樂觀開朗诗越。放羊的時候,即便漫山遍野僅此一人息堂,居麻也非要穿新衣服不可嚷狞。說是給山羊看,給綿羊看荣堰!
牧民們之間友好團結(jié)床未,相互幫扶。由于冬窩子惡劣的環(huán)境振坚,居麻和鄰居家合伙放羊薇搁,也就是把兩家的羊合成一群,由一人帶著深入荒野渡八。這樣啃洋,少一人受凍。
而無論是在哪個牧場屎鳍,當?shù)弥浇鼤修D(zhuǎn)場的牧民經(jīng)過宏娄,沿途的氈房都會早早地等在路旁,給轉(zhuǎn)場牧民獻上平時連自己都舍不得喝的酸奶逮壁,安慰他們的一路跋涉與勞頓孵坚。即便大家彼此互不相識,但在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情同家人卖宠。
走進氈房的人巍杈,不管他是誰,他也不管主人是誰逗堵,進門即是客秉氧,喝茶、喝酒蜒秤、聊天汁咏,來了就不走。即便是話都說完了作媚,或者一直沉默著攘滩,根本沒有啥話說,沉默許久纸泡,倒頭睡在主人家的床上漂问。不知睡了多久,醒來和主人打個招呼女揭,打馬離去蚤假。
還有他們不遠百十里,去串門子吧兔、走親戚磷仰、參加鄰居家(很遠)的婚禮、參加彈唱會等時的情景境蔼,總能讓你我心生無限感慨灶平。在那片廣闊大地上,零星分散開來的人們箍土,一旦有往一塊堆聚在一起的機會逢享,別說婦女和孩子,就是老人和男人也不愿放過吴藻。
他們穿上最華麗的服裝瞒爬,女人們洗臉、化妝沟堡、戴上首飾疮鲫,遠在天還沒亮前,便跨上駿馬弦叶】》福婚禮上的舞會,年輕人要跳一夜的舞伤哺。氈房駐扎在草原寂靜璀璨的星空下燕侠,大家彈起冬不拉者祖、二弦琴,跳起黑走馬绢彤,歡笑聲不斷七问,一夜無眠。那樣的時刻茫舶,即便是累也是一種休息械巡、放松饶氏,更是年輕人談情說愛的好時機讥耗。
在轉(zhuǎn)場的路上疹启,牧民們更是盛裝前行。所有人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喊崖,駱駝隊也精心裝飾,駱駝上荤懂、馬上茁裙、它們背上的家具上全都鋪蓋了繡著精美圖案的花氈节仿,暴露在外的每一物件幾乎都有自己的衣服,像是一個個雍容華貴的婦人粟耻。大家還要把家里最好的物件置于駱駝隊最顯眼處眉踱。出發(fā)時挤忙,浩浩蕩蕩谈喳,那番情景好不氣派册烈!
春夏季節(jié),山里經(jīng)常下雨婿禽。往返于轉(zhuǎn)場路上赏僧,遇上再大的雨,牧民們也不會披戴雨具扭倾。寒冷淀零、風雨,都不能阻止他們的“愛美之心”膛壹。這場盛大的出行意味著迎接新的生活起點驾中,這個儀式是神圣的唉堪,用不著遮遮掩掩。落落大方地行走在自然的風雨之中肩民,與其融為一體唠亚。
我想,此番種種持痰,正是李娟贊美牧民之所在吧灶搜!貧瘠的生存環(huán)境,古老的放牧生活工窍,大家與這片大地生死相依割卖。他們有自己的一份堅持,也有各自最簡單的歡樂移剪。走進家里的每一個人究珊,路上偶遇的每一個人,都如同一脈相承的同胞纵苛,與自己同呼吸剿涮,共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