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星期一
武康路位于上海市徐匯區(qū),被譽為“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名人路”掖棉。
武康路始建于1907年墓律,它全長1183米,呈南北走向幔亥,北起華山路耻讽,南至淮海中路,最初是法租界公董局修筑的一條道路帕棉。
到上海针肥,天氣好的時候,我喜歡到這條街閑逛香伴,道路兩側(cè)保留了各式風(fēng)格的房屋祖驱,不僅有西班牙式、法國文藝復(fù)興式等風(fēng)格的建筑瞒窒,還有道路兩旁的梧桐樹每個季節(jié)都自成一景捺僻,這個時候,梧桐葉落得差不多了崇裁,多了一份蕭瑟的氣氛匕坯,但是與各式雅致莊重的房屋搭配在一起,依舊帶有一份浪漫的味道拔稳。周邊還有許多服飾葛峻、瓷器、工藝品以及咖啡館巴比,是最熱門的旅游打卡地术奖。
今天,盡管沒有明媚的太陽轻绞,但也沒有刺骨的寒風(fēng)采记,是冬季漫步的好日子,我沿著復(fù)興西路—武康路—淮海中路政勃,到了幾位名人的故居打卡唧龄。
首先是復(fù)興西路147號柯靈故居〖樵叮柯靈原名高季琳既棺,1909年生于廣州,祖籍浙江紹興懒叛,是著名的電影理論家丸冕、劇作家和評論家,1930年到上海薛窥,1931年開始以柯靈筆名寫影評和抗日文章胖烛,其雜文繼承魯迅戰(zhàn)斗傳統(tǒng)。曾擔任《救亡日報》編委,主編《文匯報·世紀風(fēng)》《明星半月刊》等雜志洪己,以筆為武器鼓舞抗戰(zhàn)斗志妥凳,還與馬敘倫等發(fā)起創(chuàng)辦了中國民主促進會竟贯。1941年改編的話劇《夜店》影響廣泛答捕。1949年回上海后,任《文匯報》副社長兼副總編等職屑那,還創(chuàng)作了《柯靈電影劇本選集》《香雪汗案洌》《長相思》等作品。1959年底柯靈與愛人陳國容搬至此處203室持际,在此居住了41年沃琅。在此期間,柯靈創(chuàng)作了電影劇本《秋瑾傳》蜘欲、散文《香雪阂婷迹》《長相思》等作品。
復(fù)興西路緊鄰武康路姥份,巴金故居就位于武康路113號郭脂,巴金原名李堯棠,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澈歉。他是中國現(xiàn)代作家展鸡、翻譯家,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xué)的良心”埃难。巴金的代表作有“愛情三部曲”《霧》《雨》《電》莹弊,“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其作品多以家庭為背景涡尘,反映社會變革和人性的復(fù)雜忍弛。1955年9月巴金遷居于此,在此生活了半個世紀考抄,創(chuàng)作了《隨想錄》《團圓》等重要作品 剧罩。1923年春巴金來到上海,曾在南洋中學(xué)就讀座泳,后在上海多地居住惠昔,1936年冬還曾搬入拉都路敦和里21號 ,而武康路113號是其在上海住得最久的地方挑势,見證了他后半生的創(chuàng)作及與親友的往來镇防。
黃興故居位于武康路393號,是一棟比較高大的住宅潮饱。黃興1874年生于湖南長沙来氧,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他與孫中山并稱“孫黃”,是辛亥革命元勛啦扬,1904年創(chuàng)建華興會中狂,1905年參與成立同盟會并擔任執(zhí)行部庶務(wù)總干事,后策動領(lǐng)導(dǎo)多次武裝起義扑毡,1911年黃花崗起義中身先士卒胃榕,英勇無畏。他領(lǐng)導(dǎo)了多次武裝斗爭瞄摊,為推翻清朝統(tǒng)治勋又、建立中華民國立下赫赫戰(zhàn)功。黃興曾在1912年至1916年期間到武康路393號短暫居住過四年换帜,他就是在這里去世的楔壤。黃興在此居住期間,孫中山也曾多次前來共商要事惯驼。
宋慶齡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號蹲嚣,毗鄰武康路的武康大樓。慶齡1893年生于上海祟牲,孫中山的妻子隙畜,中國革命家、政治家和社會活動家疲眷。她畢業(yè)于美國威斯里安女子學(xué)院禾蚕,1915年與孫中山結(jié)婚后投身革命。孫中山逝世后狂丝,她繼承夫志换淆,維護其革命政策。她積極參與抗戰(zhàn)几颜,籌建中國福利會倍试,致力于社會福利事業(yè)。新中國成立后蛋哭,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和國家副主席等職县习。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稱號谆趾。1948年春宋慶齡就遷住于此躁愿。1949年宋慶齡在此欣然接受中共邀請北上參加開國大典等,1949年至1963年在此工作沪蓬、生活達14年之久彤钟,期間常在此舉行國務(wù)活動,會晤宴請各國貴賓跷叉。1981年5月宋慶齡在北京去世后逸雹,此處作為其故居對外開放营搅。
柯靈故居有對外的展覽,可惜今天閉館梆砸;巴金故居正在進行整转质;黃興故居在今年的12月25日到11月25日期間組織了“紀念黃興誕辰150周年特展”對外開放,平時沒有對外的展覽帖世;宋慶齡故居開放時間是周二至周日休蟹,今天周一閉館,以前曾經(jīng)專門到過故居參觀狮暑,除了開放了房間鸡挠,還特設(shè)了紀念館辉饱,記錄了宋慶齡為社會進步和公益事業(yè)做出的巨大貢獻搬男。
人生海海皆過客,歲月匆匆盡旅人彭沼。向先賢們致敬缔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