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與做人顺呕,不得不承認這是個非常宏大的題目橄镜。以我這未到而立之年的閱歷端礼,寫這個題目的文章未免有些自不量力了禽笑。
只因近來讀了季羨林先生的《讀書與做人》一書,頗受啟發(fā)蛤奥,又想起數(shù)日前讀到的馮友蘭先生的《讀書與做人》佳镜,再翻了翻,欣欣然若有所得凡桥,所以忍不住將兩位大師的真知灼見付諸于筆端蟀伸,與大家分享。限于文筆之功力缅刽,文章難免粗陋啊掏,然大師之言卻是值得細細尋味的。
一拷恨、讀書篇
天下第一好事脖律,還是讀書。 <b> —季羨林</b>
季羨林先生在《讀書與做人》中稱贊讀書為天下第一好事腕侄。只因“人類千百年來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兩端小泉,一是實物,比如長城等等冕杠;二是書籍微姊,以后者為主。書籍是貯存人類代代相傳的智慧的寶庫分预,后一代人必須讀書兢交,才能繼承與發(fā)揚前人的智慧×裕”
讀書是件極好的事情配喳,這個觀點怕是罕有人不同意的酪穿。然而,究竟應該讀什么書晴裹?怎么讀呢被济?這個問題是我一直感到非常困惑的,也一直在苦苦尋覓問題的答案涧团。不過關于這個問題只磷,馮友蘭先生在《讀書與做人》中給出了迄今為止我認為總結(jié)得最為精辟的答案。
我今年八十七歲了泌绣,從七歲上學起就讀書钮追,一直讀了八十年,其間基本沒有間斷阿迈,不能說對于讀書沒有一點經(jīng)驗元媚。我所讀的書,大概都是文苗沧、史惠毁、哲方面的,特別是哲崎页。我的經(jīng)驗總結(jié)起來有四點:(1)精其選,(2)解其言腰埂,(3)知其意飒焦,(4)明其理。 <b> —馮友蘭 </b>
具體說來屿笼,精其選就是精選那些好書來精讀牺荠。那么哪些是好書呢?一類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經(jīng)典驴一,這類書籍經(jīng)過了時間的檢驗休雌,是必需要精讀的。還有一類是專業(yè)書籍肝断,這類書籍也不泛領域?qū)<业耐扑]和專業(yè)內(nèi)公認的經(jīng)典杈曲,這類也是需要精讀的。
解其言胸懈,就是要過語言文字這一關担扑。例如讀外文書籍,不通外語趣钱,那讀起書來肯定是如天書一般涌献,兩眼一抹黑了。至于如何攻破這關首有,馮老先生建議多準備燕垃,多借助于工具書籍枢劝。季羨林先生提到學習外語,不外乎一個“勤”字卜壕,無捷徑可走您旁,而且不要讓語法纏住手腳,要盡量接觸原著印叁。
知其意被冒,就是說要在文字之外體會書中的精神實質(zhì)。讀書如果只局限于文字轮蜕,死抓住語言文字不放昨悼,那就成死讀書了。語言文字只是幫助了解書的意思的拐棍跃洛,知意之后率触,就需要扔掉拐棍,體會書中的“弦外之意”了汇竭。
明其理葱蝗,讀書僅知其意還不行,還要明白其中客觀的道理细燎,這樣才不至于為作者錯誤的意所誤两曼。人不是全知全能,人的主觀認識判斷難免會出現(xiàn)偏頗之處玻驻,這時候就需要把我們自己的意與作者的意互相比較悼凑,互相補充,互相糾正璧瞬。也就是讀書的過程要帶著自己的思考户辫,整個過程好似與作者的溝通交流,這樣才是把書讀活了嗤锉。
二渔欢、做人篇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必須處理好三個關系:第一瘟忱,人與大自然的關系奥额;第二,人與人的關系酷誓,包括家庭關系在內(nèi)披坏;第三,個人心中思想與感情矛盾與平衡的關系盐数。這三個關系棒拂,如果能處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則帚屉,生活就有苦惱谜诫。 <b>—季羨林 </b>
人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類生活資料取自于大自然攻旦,然而過度的索取就必然會造成大自然的報復∮骺酰現(xiàn)在層出不窮的環(huán)境問題就是明證。那蕓蕓眾生中的我們牢屋,能夠影響與引導別人那是最好且预,如若力有不逮,也需力求盡自己的能力去保護環(huán)境烙无,從自身做起锋谐。
至于人與人的關系,季老給出了兩字箴言:一曰真截酷,二曰忍涮拗。真者,以真心實意相待迂苛,不允許弄虛做假三热,對待壞人,另當別論三幻;忍者就漾,相互容忍。
對于個人心中思想感情的矛盾念搬,季老認為多半起于私心雜念从藤,解之之方,唯有消滅私心锁蠕,學習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懊蒸,庶幾近之荣倾。
人事非常復雜,其中固有一部分只可認為只有手段的好者骑丸;然亦有許多舌仍,于為之之際,可于“為”中得好通危。如此等事铸豁,吾人即可以游戲的態(tài)度做之。所謂游戲的態(tài)度做事者菊碟,即以“為”為內(nèi)有的好节芥,而不以之為手段的好。 <b>—馮友蘭 </b>
人事非常的復雜,其中有一部分是我們愿意去做的事情头镊,感興趣的蚣驼;一部分并非我們想做的,但為了獲得內(nèi)心期望的結(jié)果又不得不做相艇。感興趣的事情做起來自然是輕松愉快颖杏,樂此不疲;為了某種目的做的事情坛芽,難免有些無賴留储;然而我們可以化“為某種目的做的事情”為“感興趣的事情”,這樣也就少了許多煩惱咙轩。簡言之获讳,即是“做自己愛做的,愛自己所做的”臭墨。 如是赔嚎,則做人做事會開心得多。
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胧弛,其意義與價值就在于對人類發(fā)展的承上啟下尤误、承前啟好的責任感。 <b>—季羨林 </b>
這個世界越來越快结缚,快到我們停下來聊聊人生的意義都是那么的空洞無力损晤,快到我們聊聊理想都覺得不切實際。然而红竭,時間的車輪是滾滾向前的尤勋,在歷史的長河里,我們只是那一瞬間茵宪,我們雖然渺小最冰,可總能做點什么,有意義的事稀火。善待身邊的每個人暖哨,不為非作歹,便為社會的安定作了份貢獻凰狞;節(jié)約水電篇裁,不亂丟亂扔,便為保護環(huán)境盡了一份力赡若;能力更大些达布,幫助窮困山區(qū)的孩子,幫助在饑餓與寒冷中掙扎的人們逾冬,幫助在戰(zhàn)爭中飽受戰(zhàn)火的人們......這個世界哪怕是因為我們的行動變得好了那么一點點黍聂,那我們的人生也算是多了那么一點點的意義與價值,這也應該不負季老所言的對人類發(fā)展的責任感了吧。
Created By: 蟲草
<b>馮友蘭先生:</b>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分冈、教育家圾另。被譽為“現(xiàn)代新儒家”,代表著作:《中國哲學簡史》雕沉、《人生的境界》集乔、《三松堂自序》等等。哲學方面的貢獻巨大坡椒。
<b>季羨林先生:</b>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扰路、語言學家、文學家倔叼、國學家汗唱、佛學家、史學家丈攒、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哩罪。主要研究梵學、佛學巡验、吐火羅文际插,散文方面也是筆耕不輟。代表著作(僅列舉部分散文):《留德十年》显设、《牛棚雜憶》框弛、《朗潤園隨筆》、《病榻雜記》捕捂、《憶往述懷》瑟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