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讀了一本被書名耽誤了的好書《每周工作 4 小時》蓖康,讓我梳理了自己最近的想法铐炫。
之前被書名勸退,這周讀它是因為關注了很久的微信公眾號的推薦:
考慮到上面說的問題蒜焊,下面我要分享的這本書倒信,建議大家還是找個沒人的時候偷偷看吧。一本挺“叛逆”的書——《每周工作 4 小時》泳梆,太刷三觀了(偏偏還異常實操)堤结。
“實操”吸引了我,因此我讀完了這本書鸭丛。但這本書給我的收獲反而更多在于思維上的啟發(fā)竞穷,而非具體操作。
平衡:期待未來or享受現(xiàn)在
讀完此書鳞溉,最大感受和也大類似:
這本書給我的最大啟示——我們總想著積累到一定量的財富瘾带,最終獲得自由。卻忽略了一個問題熟菲,積累本金和財富看政,并不是獲得自由的唯一途徑朴恳。如果能自由支配時間和空間,你的錢將(相當于)自動增值 3~10 倍允蚣。
不僅僅是財務自由于颖,人生的方方面面都存在這個問題。
主流觀點總是教育我們嚷兔,不要短視森渐,享受當下而忽視未來,要有長期思維冒晰,要現(xiàn)在吃苦未來才會幸福同衣。然而,這只是從一個極端(忽視未來)到了另一個極端(忘記現(xiàn)在)壶运,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平衡耐齐。這個平衡點對于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需要自己把握蒋情。
人們總是暢想退休后的人生埠况,為未來放棄了現(xiàn)在。很多人都過的不快樂甚至痛苦棵癣,讓他們堅持下來的是對未來生活的期待辕翰,卻忘記了人永遠是活在當下的。為了未來犧牲現(xiàn)在是有必要的浙巫,但重要的是平衡金蜀,不要讓現(xiàn)實生活完全成為了實現(xiàn)“未來的美好生活”的代價。
規(guī)則:服從or改變
這本書的重要的一點就是告訴你:很多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的畴,實際上都是可以改變的渊抄。我們需要去發(fā)現(xiàn)并思考那些默認為必須遵守的規(guī)則或者常識,它們真的必須服從丧裁,無法改變嗎护桦?
針對這點,昨天我也發(fā)了一條微博寫了下我自己的看法:
發(fā)覺自己陷入了一個困境:總是下意識地服從各種規(guī)則煎娇,特別是身處陌生環(huán)境二庵,毫不猶豫地接受既定的規(guī)則,潛意識里就沒有想過質疑或者改變缓呛。
這樣很安全催享,但并不是最優(yōu)策略。特別是在工作后在社會上哟绊,如果只是一味服從因妙,會讓自己痛苦或者錯失機會,最近就深深體會到這一點。
正如今天閱讀攀涵,讀到的這句話:“現(xiàn)實是可以協(xié)商的铣耘。在科學與法律范疇外,任何規(guī)則都可以被改變或打破以故,而這并不需要違背道德蜗细。”
我需要不斷提醒自己這一點:任何規(guī)則都可以被改變或打破怒详。
自我:遵從內在的聲音
因為辭職的事情和很多人聊天炉媒,發(fā)現(xiàn)大部分人都對自己的人生不滿意。很多人看似被父母愛人等他人“綁架”棘利,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橱野,實際上卻是自己交出了主動權朽缴,讓他人主宰自己的生活善玫,從而不用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很多人活著不開心的原因是密强,他們是為了他人而活茅郎,而非為自己而活。然而或渤,更多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系冗,把外在的期待變成了自己的目標,以為那些就是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但人永遠騙不了自己薪鹦,當外在聲音不那么大的時候掌敬,內心的空虛會讓人感到懷疑人生。
這兩種人池磁,我之前覺得前一種更可悲奔害,現(xiàn)在反而覺得后一種更可悲。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地熄,和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相比华临,前者只是缺乏改變的契機和勇氣,后者卻永遠生活在一種虛假的真實中端考,沒有自我雅潭。
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獨立”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却特,更重要的是精神獨立扶供。
人生是自己的,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而活裂明。重要的是“你”想要什么椿浓,你因為什么而快樂,感受到自己的人生意義和存在的價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