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想我的寫作風格是不是應該變一下.問過幾個朋友,都說寫的有些作了,很早之前因為這個原因,我一度放棄寫作.最近才重拾.
我想說一下為什么看著有些作.第一是情感不真實.第二是遣詞造句有些浮夸.
今天我寫了一篇活著,我問女友怎樣,他說還是和你之前的風格一樣,然后給我舉了一個例子.寫文章就好沏一壺茶,有些人用很淡的茶葉,能喝出很濃的味道,而你得使用很濃的茶葉,才能喝出很濃的味道.其實一開始,沒怎么聽懂,后來細細回味,還真是這樣.我一直知道我的優(yōu)勢是什么,就是可以用很華麗的詞表達很深沉的思想.其實這種文章很少有人能看懂.因為很多字需要摳字眼,看似一句平常的話,細細品卻有很多意味,但大多數人并不會去做這件事件.我知道她更希望我能用很淡的詞,寫出很濃的味道,這樣的文章會好一點.
每次寫作之前,我都會把自己沉浸在某一種意境之中,因為我覺得這樣才能更加貼合情感,思考的也更深刻,也許是我多年養(yǎng)成的習慣.如果來表達一個事物,我會用不同的角度來看某一個東西,然后抓一些視角,最后用華麗的詞描繪出來某一個意境.其實好作品,不是有多華麗,而是在平淡中孕育著深刻的內涵,引發(fā)共鳴和讀者的深思.就好像是一首詩,你的用詞恰到好處即可,寫詩最重要的就是意境,你能引發(fā)多少的深思和共鳴決定了這首詩的好壞.而我的詩有用詞還行,意境也還可以,但是沒有那種眼前一亮的感覺,或者是讓人娓娓道來的味道.
還有一點,我需要反思就是跳躍性,我本是是一個思維跳躍性很強的人,最大的感觸就是在聊天的時候總是不斷在切換話題.這樣導致我在寫作的時候,很多東西不連貫,就是在讀的時候總是有一些東西讓你覺得變扭,感覺很突兀.
我會努力使自己的語言質樸,更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