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樹先生
偶然走進炎黃藝術館的展覽涕癣,看到另外一個世界是一個小確幸。
巖彩畫——用粗糙的物質講述美麗的細節(jié)允耿,樹先生帶你了解神秘的巖彩藝術奕删,思考古代藝術中呈現(xiàn)的生命思考俺泣。
歷史背景:中國巖彩繪畫文獻展在炎黃藝術館開幕 “絲路·巖語”呈現(xiàn)巖彩當代價值,此次展覽自2016年11月18日持續(xù)至12月11日完残,從巖彩繪畫歷史文獻伏钠、藝術考察、教學實踐谨设、公共藝術等角度熟掂,系統(tǒng)展示中國巖彩繪畫20年發(fā)展歷程,闡述巖彩繪畫與絲綢之路的深刻歷史淵源扎拣。
古代絲綢之路是一條超越疆域赴肚、民族的商貿(mào)之路,也是一條橫貫東方西方的文明運河二蓝。以巖石彩色微粒作為繪畫媒介的巖彩繪畫誉券,在中國大地濫觴、發(fā)展刊愚,終于在南北朝踊跟、隋唐,獲得空前發(fā)展而日臻完美成熟鸥诽。人類最原始的繪畫媒介——巖彩商玫,在中國形成體系箕憾,伴隨著盛唐文明的光耀,影響中亞拳昌、朝鮮至日本厕九,成為亞洲繪畫的母語。13世紀隨著中國繪畫由壁畫向紙絹繪畫的轉型地回,巖彩畫樣式日漸式微。14世紀隨著陸上絲綢之路的衰退俊鱼,巖彩畫漸漸淡出刻像,被封存于鮮為人知的沙漠里。20世紀初并闲,龜茲石窟细睡、敦煌石窟的重新發(fā)現(xiàn),才使得絲綢之路和佛教石窟巖彩壁畫重現(xiàn)光輝帝火。
假如畫面是一座迷宮溜徙,你是其中的一個圖形,承載著古人的思考犀填,你覺得他在說些什么蠢壹?
像是眼睛犀利地穿越到你面前九巡,仔細端詳图贸;像是最后的湖泊,講著故事冕广。在平凡的世界疏日,你的生命去向何方,結局是什么撒汉?
,到遠方去
來自遙遠睬辐,回到原點挠阁,飛翔是生命綻放的一種狀態(tài)。
綠色海洋中的魚類鹃唯,乘坐神奇的船只,渡到另一個彼岸瓣喊。
試著把眼睛貼上去,試著把呼吸打開藻三,試著看到內(nèi)部的唯一個體洪橘。
原來所有的物質都有生命跪者,他們正在呼吸,在感受這個世界的空氣和風熄求。
事物之間互為鏡像弟晚。人在內(nèi)心澄澈的時候才能看到自己忘衍,這個自己也許比真實的自己還真實。
人生卿城,是“來”與“歸”的旅程枚钓。
“此生本無鄉(xiāng),安心是歸處”瑟押。古德如是說
來自遙遠的兩條魚,張大嘴巴啊啊啊……你覺得它們在聊什么多望?歡迎到評論區(qū)留言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