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火了一年多了,各類的分析看似取之有道奋隶,但用起來卻并不順手擂送。如題,至于具體是哪方面的常識唯欣,先別急嘹吨,耐著性子看下去。
我在P2P正值風口浪尖的時候涉入這個行業(yè)境氢,也在它流言蜚語漫天飛季節(jié)離開了它蟀拷。為什么?原因種種萍聊,其中一點:我學會了以一個沒有金融知識背景的常人去判斷一家P2P機構问芬。
每次看到哪家機構跑路或者宣布無法兌現(xiàn)的時候,我會快速的看一下文章里的原因寿桨,沒有然后了此衅。為什么這樣?為這件事大肆去隨波逐流的批判這個新興的金融模式么亭螟?還是深究這機構破產的內在繁雜原因挡鞍?都不是,這兩個極點都背離了金融業(yè)是服務業(yè)這個原則预烙。換句話而言墨微,當你發(fā)現(xiàn)某一個渠道或某個機構已經(jīng)無法為你服務了,咱們用腳投票好了扁掸。
之所以感觸很深翘县,是因為看到了一篇問題平臺清單最域;百來條的名字里面,占比有十分之一是我接觸炼蹦、稍微了解了些皮毛的羡宙,而這十分之一在我最初的腦海里都是存疑的。舉幾個例子掐隐。
1.目標客戶群體的類別
某晉是最近各個版面頭條的新寵狗热。當時我同事的女朋友在這家機構工作,里面的運營模式以及獲利模式多多少少從我這位同事口里了解了不少虑省。在他看來匿刮,只要進了這家公司工作,月過幾萬是不成問題的探颈。首先他招聘的員工標準都是富二代熟丸,原因有二,一是富二代身邊有很多富N代伪节,其二光羞,這些富二代基本都是靠夜夜笙歌才得來這些數(shù)百萬的訂單的;當然怀大,這樣的工作模式也比較符合部分富二代的生活模式纱兑,生活于工作一體,工資又很可觀化借,何樂而不為潜慎?再來說說這些合同里面的一些霸王條款,聽說如果沒有進入一個門票十萬的夜總會消費就沒有資格購買他們的理財產品蓖康;這樣的公司即便是盤子很大铐炫,那它倒閉的也越快,因為他的獲客渠道就是走的偏路蒜焊。
2. 銷售業(yè)務員的談吐
在這個行業(yè)里遇到同行就如同每個禮拜多少都會有晴天一樣倒信,其中有一個服裝店的小老板讓我印象比較深。恰巧某次逛街山涡,跟老板閑聊起來堤结,衣服沒買成,倒是推銷起他的理財產品了鸭丛。我禮貌的取了張他們的宣傳單頁,看了下他們的背景以及交易結構唐责,隨后問了句:你自己買了你們家的理財么鳞溉?他笑著說:我自己不買,因為自己也不懂鼠哥;要是做生意剛好有人需要理財熟菲,我也可以抓點錢看政。走出服裝店的時候,跟老板說了句:這家公司是有問題的抄罕,自己注意一些允蚣。為什么我不告訴他公司的問題點在哪里?因為他連自己的副業(yè)也不愿多一點了解呆贿,我說的那些基本面他也是無法理解的嚷兔,何不直接告訴他結果?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做入,即便是一家不錯的公司冒晰,當我遇到這樣的銷售人員,我也會第一時間排除竟块。寧缺毋濫的用人原則是一個智慧的領導者的必備法則壶运,其他的不用我多說了吧。
3. 沒有理由的獲利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浪秘,某綠集團蒋情,某指尖,等等耸携。他們的一個共性就是你不需要花費什么成本棵癣,不需要什么勞動,就可以在家里坐享其成违帆≌阄祝基本模式是:花幾百塊錢注冊會員,有一個朋友通過你的介紹然后也注冊了刷后,就會有小部分的收入的畴,除此之外,最開始的幾百元會以年化十幾的收益分期返還給你尝胆。聽完這番描述丧裁,我的職業(yè)警覺性就來了,第一個問題是:它的利潤源于什么含衔?跳出這個框框煎娇,其實很簡單,后坑補前坑贪染,看你是排在第幾個坑缓呛。
作為一個沒有多少金融知識的平常人如何去簡單的辨識理財機構呢?首先杭隙,需要了解這家公司的設立背景以及資金狀況哟绊,因為每個地方成立金融機構的審核條件是參差不齊的,前期的投入也是決定其投資成本痰憎,決定其重視程度票髓。其次攀涵,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要去了解整個資金的運轉流程洽沟,錢通過客戶的銀行卡去到哪里以故,做了什么,怎么升值裆操,如何返回給客戶怒详,中間的保險措施是哪些等等。最后跷车,一定要去營業(yè)部看看棘利,一家公司的精神面貌以及機構設置決定了他是不是為了短期圈錢的目的設立的。
別被一些機構或者銀行的工作人員用所謂的專業(yè)知識忽悠了你朽缴,要知道用生活常識都無法理解的模式善玫,再怎么圓,它都是一個不完整的圈密强。謹慎對待金融機構茅郎,謹慎對待自己口袋的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