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著頭皮給這幅喜歡的線稿上了色
即便線稿再怎么神似肌稻,用色也會出賣你這個新手
當初某個時刻耍群,我突然決定要好好堅持我的興趣愛好——畫畫
作為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出來的自我認知也很普通的青年傍妒,沒啥大志向也沒啥拼勁彰檬,會做的就是我能做的事——一步一步走下去活下去和屎,就可以了惹盼。興趣愛好是什么妄辩?有用嗎惑灵?有些喜歡是本能(原始人就會涂畫、制造音樂)眼耀,那就去做唄英支,像吃飯喝水一樣去做。無論什么筆哮伟、無論什么紙干花,喜歡就畫了嘛,哪有那么多束縛的條件楞黄,非要學過嗎池凄,畫著畫著該懂的你就會懂吧。
可是鬼廓,進入社交圈子后肿仑,興趣愛好可能會成為重要的構建友誼的橋梁。進了城碎税,我發(fā)現大家都有堅持數年已成特長的愛好尤慰,隨便拉出來就能露一手,我怎么辦呢雷蹂?有什么是我吃喝拉撒睡之外不用太費勁就能做的呢伟端?有個妹妹告訴我,畫畫是世界上最容易培養(yǎng)的天賦匪煌。
我這么個中等生的配角認知里责蝠,自己能做點什么都會在心理上給自己一點與眾不同的感覺,在外只愿當配角萎庭,但夜深人靜玛歌,還是希望找些自己的存在感的。比如學生時期喜歡寫個詩擎椰,比如后來喜歡養(yǎng)肉肉支子,都收到過一些周圍人的贊賞。
然而达舒,這種被藏壓按捺在箱子底的“與眾不同”感值朋,在它們各自的現實存在的圈子里叹侄,是笨拙的玩笑。所謂的與眾不同只是自己假裝看不到昨登。
文字愛好者的圈子趾代、多肉發(fā)燒友的圈子、繪畫進階者的圈子……都有無數的不住攀登在高處的主角丰辣,亦有無數徘徊在腳邊小花小草間的配角撒强。
常看到更年輕的在我看來“很會玩”的朋友笙什,感嘆:怎么突然多了這么多“**粉”(意思大概是原本他認為自己處在一個小圈子飘哨,與眾不同的那種)。這世上怕不存在什么特立獨行了琐凭,行者眾從者更眾芽隆。
在簡書混跡的這一年,我發(fā)現自己的求異感漸漸弱了统屈,取而代之的是從眾感胚吁,就是希望和大家一起,散步或追隨愁憔。因為在這個圈子里腕扶,就是我的存在感,只要我還在做吨掌,就是我的存在感半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