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讀了岳南先生的《南渡北歸》梯轻,對民國文人、大師產(chǎn)生了濃厚情趣尽棕,但總因為瑣事未能尋根究底喳挑,這幾天散步時,聽了聽《民國風云人物》萄金,蔡元培蟀悦、梁啟超、陳寅恪氧敢、王國維日戈、趙元任……,在次激起了對那段風云變幻孙乖、新舊交替歷史中中華民族文人風骨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浙炼。昨天是星期四,圖書館開門唯袄,散步后趕緊去收集了幾本書弯屈,其中一本徐百柯老師的《民國風度》,序言中錢老師對80后清華學子的殷殷期盼恋拷,我雖無緣最高學府资厉,但今天能與當年最頂尖的同齡人一起,聽到一個長者對我輩之期盼蔬顾,并產(chǎn)生共鳴宴偿,幸運之至。
? ? 考上大學之后诀豁,確實迷失了窄刘,因為應試教育下的我也一樣將高考做為了人生目標,而沒有匹夫不可奪其的“志”舷胜,沒有對國家娩践、社會、民族、人民的使命感翻伺,沒有對學術材泄、對自己的責任感,更沒有晚晴穆趴、民國學子的“士”的精神脸爱,遠不能將生命用于學術遇汞,視學術為生命未妹。
我覺得我們一代人,并不缺少愛國情結(jié)空入,對仗勢欺人的美國络它,對虎視眈眈的日本,對歷史中的民族屈辱歪赢,每每義憤填膺化戳。我們?nèi)鄙俚氖菍蹏閼鸦癁橛幸嬗趪摇⒚褡迓窨⒆约旱膶嶋H行動点楼,少年強則國強,我們將多少大好年華浪費白对,要么無所用心掠廓、要么終日抱怨,與晚晴甩恼、民國蟀瞧、抗日戰(zhàn)爭甚至十年動亂下的中國相比,我們有多么好的學習資源条摸,有多么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悦污,有多么豐富的物質(zhì)基礎。然而钉蒲,我們很多時候只看到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切端,只看到中國在前進、成長過程中的錯誤和一定時期顷啼、階段的不平等踏枣,卻看不到無數(shù)先烈、偉人在尋求真理线梗、實踐真理的過程中百死不回椰于。
錢老師呼吁我們要傳承學術精神,發(fā)揚學術光大仪搔,按時間推算瘾婿,錢老師這節(jié)課應該是在2000年左右上的,可見當時的清華教育沒有我們想象的差,還有大師偏陪,大師的風骨仍在抢呆。我們很多時候會被錯誤的輿論蒙蔽雙眼,成為我們保持良好心態(tài)的阻礙笛谦。如果我們清楚曾經(jīng)學者面臨的生死抱虐、生存考驗,我們理應知道無論輿論是否正確饥脑,我們所面臨的問題都遠不足道恳邀,更成為不了我們抱怨的理由。
如果抱怨之后灶轰,能通過改變自身谣沸,找到自己與時代、與職業(yè)的切合點笋颤,那我依然覺得乳附,我們殊途同歸、異曲同工伴澄,同時欽佩你勇于改變的勇氣赋除。如果自怨而后自棄,甚至將壞情緒非凌,帶到工作举农、帶到生活,帶給周圍的人清焕,那我想對他們或者某個階段的自己說并蝗,你是懦弱的、狹隘的秸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