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爵士和費迪曼教授推薦的國外經(jīng)典名著:“讀過的和沒讀過的织堂,很想讀的和不太想讀的”
@笑獨行[文]
就像我們會錯過追求某個心儀女人的最佳時間或錯過與某個心儀女人的最佳結(jié)合時間一樣凹髓,在讀書和藏書的領域里應該也是有這樣的事情的烁登。
——題記
年過五十突然又很想讀一些過去由于種種原因沒讀過的國外一流文學和人文經(jīng)典名著了饵沧。因為作為一個在骨子里還有點自命清高的讀書人,大叔我覺得有些自己認定不但值得讀賞而且必當讀賞的一流文學和人文經(jīng)典名著赌躺,如果到死都沒讀過狼牺,欠債太多難以清償,成為一個“爛尾工程”礼患,那是沒法跟自己的靈魂交代和閉不上眼睛的锁右。
于是,恰逢上科文《書香文叢》主編秋禾兄出于提攜同窗師兄弟之情向我約《書林攬秀》一書稿讶泰,我就在感佩之余引以為“強勁東風”咏瑟,勉力對個人此生在讀書與藏書之間留下的“糊涂賬”作了一番清算和審查功夫。
其間痪署,我首先想到的是列出自己“過去沒讀過码泞,如今很想讀的”書名。隨后因考慮到自己當時已經(jīng)52歲狼犯,而且已經(jīng)至少十二年沒怎么正經(jīng)讀書了余寥,于是在經(jīng)過反復斟酌權衡后,將“過去沒讀過悯森,如今很想讀的”國外一流文學和人文經(jīng)典名著限定為52種宋舷。
首先是一批文學類名著,計32種:
【古代文學一種】荷馬的《奧德賽》瓢姻;
【中世紀文學兩種】紫式部的《源氏物語》祝蝠、但丁的《神曲》;
【十八世紀文學五種】笛福的《摩爾·弗蘭德斯》幻碱、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绎狭、斯特恩的《項狄傳》、包斯威爾的《約翰遜傳》褥傍、歌德的《浮士德》儡嘶;
【十九世紀文學十七種】簡·奧斯汀的《愛瑪》和《傲慢與偏見》、斯湯達的《巴馬修道院》恍风、巴爾扎克的《貝姨》和《驢皮記》蹦狂、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誓篱、薩克雷的《名利場》、狄更斯的《大衛(wèi)·科波菲爾》凯楔、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窜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癡》和《卡拉馬佐夫兄弟》、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啼辣、梅爾維爾的《白鯨》啊研、左拉的《娜娜》、《契訶夫短篇小說選》(汝龍譯)鸥拧、梅瑞狄斯的《利己主義者》党远、巴特勒的《眾生之路》;
【現(xiàn)代文學七種】紀德的《偽幣制造者》富弦、維吉尼亞·伍爾夫的《海浪》和《到燈塔去》沟娱、托馬斯·曼的《魔山》、德田秋聲的《縮影》腕柜、加繆的《局外人》济似、波伏娃的《人都是要死的》。
其次是一些非文學類人文經(jīng)典盏缤,計20種:
【哲學與倫理學六本】盧克萊修的《物性論》砰蠢、斯賓諾莎的《倫理學》、休謨的《人類理解研究》唉铜、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台舱、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柏格森的《時間與自由意志》潭流;
【歷史學與美學四本】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竞惋、伏爾泰的《路易十四時代》、斯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灰嫉、杜夫海納的《審美經(jīng)驗現(xiàn)象學》拆宛;
【政治學與社會學六本】柏拉圖的《理想國》、盧梭的《社會契約論》讼撒、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浑厚、恩格斯的《反杜林論》、喬治·奧威爾的《1984》椿肩、馬克斯·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瞻颂;
【神學與宗教學兩本】《圣經(jīng)·舊約》、毗耶娑的《薄伽梵歌》郑象;
【自傳與回憶錄兩本】奧古斯丁的《懺悔錄》、卡薩諾瓦的《我生命的歷史》茬末。
當時腦子里想的是:平均每月讀一本厂榛,需要花四年零四個月時間才能讀完這52種書盖矫。
為了確認必讀和可讀,杜絕遺漏和錯誤击奶,我又想到重新找出英國作家毛姆(W. Somerset Maugham)爵士在《書與你》(Books and You)中推薦的西方文學名著清單和美國專欄作家費迪曼(Clifton Fadiman)教授在《一生的讀書計劃》(The Lifetime Reading Plan)英文版第四版中推薦的世界人文經(jīng)典清單辈双,確認如今不斷浮現(xiàn)在我腦海的這批國外經(jīng)典名著大體上都是一流的,同時我也基本上沒有遺漏自己仍然有意愿讀賞的國外一流經(jīng)典名著柜砾。
因為湃望,我早年關于國外一流文學和人文經(jīng)典名著必讀書的概念,除了小部分得自包括勃蘭兌斯的《十九世紀文學主流》痰驱、吉田精一的《現(xiàn)代日本文學史》证芭、埃文斯的《英國文學簡史》在內(nèi)的大量文學史類書籍和包括梯利的《西方哲學史》在內(nèi)的少量哲學史類書籍外,應該說大部分都是得自這兩本導讀書目類書籍的担映。
還記得我是大學時代在北京五道口外文書店的“內(nèi)部書店”里買到由花城出版社初版于1981年6月废士、僅限于“內(nèi)部發(fā)行”的這兩本導讀書目的(其中《一生的讀書計劃》的中譯所據(jù)當為英文版第一版,還只是推薦西方經(jīng)典名著)蝇完,當時曾仔細檢讀過一遍官硝,尤其認同毛姆爵士的讀書主張和選書見解,只是由于這兩本小書用紙和裝幀都不太講究短蜕,甚至可謂相當粗陋氢架,所以很快就被仿佛習慣于不斷地在買書與剔書之間消耗精力和浪費金錢的我當作舊書處理掉了,應該是這樣朋魔。
與此同時岖研,我還找來法國《讀書》雜志綜合閱讀專家皮沃(Bernard Pivot)、蓬塞納(Pierre Boncenne)在《理想藏書》中推薦的世界經(jīng)典名著清單和美國文學批評家布魯姆(Harold Bloom)教授在《西方正典:偉大作家和不朽作品》中推薦的西方文學名著清單作為補缺補漏的參考依據(jù)(主要是為了查找自己曾經(jīng)認定值得讀賞且必當讀賞而急切之間又很有可能沒想起來的國外經(jīng)典名著書名铺厨,事實上缎玫,以上列舉的52本書已經(jīng)過我深度斟酌必讀性和多方考量可讀性,以保證在自己所掌握的標準和尺度條件下不存在太離譜的遺漏和太跑調(diào)的錯誤)解滓。
其間赃磨,我所掌握的確認一本國外經(jīng)典名著是否值得讀賞且必當讀賞的標準和尺度無疑是帶有強烈的個人喜好色彩的(有些標準還可能是難以言說的,或者是不便明說的)洼裤,主要以自身的審美趣味和讀書經(jīng)驗為出發(fā)點邻辉,并非十分嚴謹,但說到底卻也是站在一個重度愛書人的立場上腮鞍,以一個普通讀書人的心智眼光去斟酌考量一本國外經(jīng)典名著的必讀性和可讀性值骇,同時與我深受毛姆爵士讀書重在悅心冶性思想觀念的影響不無關系(我把毛姆爵士的讀書主張和選書見解歸結(jié)為:有感有得堪自重,自欺欺人招人嫌移国。不愛暢銷重經(jīng)典吱瘩,讀書所為思與言)。
隨后迹缀,我又以毛姆爵士和費迪曼教授的推薦為主要依據(jù)使碾,對我“過去沒讀過蜜徽,如今已不太想讀(即不再有或不夠有意愿讀賞)的”國外經(jīng)典名著(主要是指一流的)作了一番“清審”,同時以毛姆爵士推薦的西方文學名著必讀書為例票摇,以偏概全地縷述自己“過去沒讀過拘鞋,如今已不太想讀的”國外經(jīng)典名著到底是什么情況。
在《書與你》中矢门,毛姆爵士總共提及了50本西方文學名著(其中三本“英國詩選”合起來算一本盆色,這個“本”是“種”的概念,我在該清審報告中所用的“本”字也都是“種”的概念)祟剔,但他真正推薦的西方文學名著則是38本(分英國文學隔躲、包括法國在內(nèi)的歐洲大陸文學和美國文學等三個部分);而在《一生的讀書計劃》英文版第四版中峡扩,費迪曼教授推薦的世界人文經(jīng)典(首次包括中國和東方人文經(jīng)典)則分為五個部分蹭越,合計206本,比單純推薦西方人文經(jīng)典的英文版第一版多出了99本教届,也就是總數(shù)幾乎翻倍增加了(英文版第一版分古代响鹃、中世紀、戲劇案训、小說买置、詩、歷史·傳記·自傳和現(xiàn)代作家等七個部分强霎,合計推薦西方人文經(jīng)典107本)忿项。
如上所述,毛姆爵士在《書與你》中真正推薦的西方文學名著必讀書實際上只有38部城舞,具體分別為:
【英國文學15本】笛福的《摩爾·弗蘭德斯》轩触、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菲爾丁的《湯姆·瓊斯》家夺、斯特恩的《項狄傳》脱柱、包斯威爾的《約翰遜傳》、《吉本自傳》拉馋、狄更斯的《大衛(wèi)·科波菲爾》榨为、巴特勒的《眾生之路》、簡·奧斯汀的《曼斯菲德爾莊園》煌茴、哈茲里特的《席間閑談》(Table Talk)随闺、薩克雷的《名利場》、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蔓腐、喬治·艾略特的《米德爾馬契》矩乐、特羅洛普的《尤斯蒂斯鉆石》(TheEustaceDiamonds)、梅瑞狄斯的《利己主義者》回论;
【歐洲大陸文學14本】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绰精、《蒙田隨筆》撒璧、歌德的《威廉·邁斯特》透葛、屠格涅夫的《父與子》笨使、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僚害、拉法耶特夫人的《克萊芙王妃》硫椰、普萊沃的《曼儂·雷斯戈》、伏爾泰《老實人》(《憨第德》)萨蚕、盧梭的《懺悔錄》靶草、巴爾扎克的《高老頭》、司湯達的《紅與黑》岳遥、福拜樓的《包利法夫人》奕翔、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
【美國文學9本】《富蘭克林自傳》浩蓉、霍桑的《紅字》派继、愛默生的《英國人的特性》、愛·倫坡的《金甲蟲》捻艳、亨利·詹姆斯的《美國人》驾窟、麥爾維爾的《白鯨》、馬克·吐溫的《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认轨、帕克曼的《俄勒岡小道》(The Oregon Trail)绅络、惠特曼的《草葉集》。
首先嘁字,其中夾注英文書名的三本書是我至今也不了解內(nèi)容的恩急,哈茲里特和帕克曼兩位作者我更是聞所未聞,憑著經(jīng)驗和直覺纪蜒,如今我也不認為有必要去搞清楚了衷恭。
其次,《吉本自傳》霍掺、《曼斯菲德爾莊園》匾荆、《堂吉訶德》、《威廉·邁斯特》杆烁、《父與子》牙丽、《追憶逝水年華》、《富蘭克林自傳》兔魂、《紅字》烤芦、《金甲蟲》、《美國人》析校、《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等十一本書是我早年通過綜合考察后認定缺乏意愿讀賞的(請允許我不說具體理由构罗,否則那就太為難我也難免沒完沒了了)铜涉,所以也從來沒買過甚至根本沒想買過,至今我也仍然認同自己早年的感受和認識遂唧。
其間芙代,值得一提的是,《曼斯菲德爾莊園》我還是覺得不遠如《愛瑪》和《傲慢與偏見》盖彭,雖然這三本小說我都沒讀過纹烹;《堂吉訶德》的故事和風格是我憑直覺以為不太喜歡的,也許還是因為我缺乏足夠的幽默感召边;《追憶逝水年華》是我覺得可能跟喬伊斯的《尤利西斯》铺呵、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和黑格爾的《精神現(xiàn)象學》一樣很難讀懂也不太值得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弄明白的,而且篇幅也大得讓我看著很害怕隧熙,其他意識流作家的代表作我倒是都買過片挂,雖然至今也沒正經(jīng)讀過一本;《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我也是覺得不如《湯姆·索亞歷險記》贞盯,雖然這兩本小說我也一樣都沒讀過音念。
然后,《湯姆·瓊斯》邻悬、《米德爾馬契》症昏、《戰(zhàn)爭與和平》、《草葉集》等四本書是我早年非常認可的一流經(jīng)典名著父丰,應該說至今也仍然非常認可肝谭,但卻實在是下不了決心再去讀賞了。我想蛾扇,說到底攘烛,這就叫缺乏足夠的意愿吧。
然而镀首,面對《湯姆·瓊斯》坟漱、《米德爾馬契》、《戰(zhàn)爭與和平》更哄、《草葉集》等四本書芋齿,如今的我又為什么會缺乏足夠的意愿去讀賞呢?捫心自問成翩,其間固然有這四本書的篇幅都比較大的因素(特別是《戰(zhàn)爭與和平》)觅捆,因為我從早年開始就非常害怕看到大部頭的書,哪怕是一流文學名著(從個人讀賞經(jīng)典名著的歷史上看麻敌,我讀過的五十萬字以上的文學名著也確實屈指可數(shù)栅炒,而五十萬字以上的哲學、歷史、政治赢赊、經(jīng)濟名著則更是一本也沒讀過)乙漓,但這似乎也不是最重要的原因,至少說《湯姆·瓊斯》释移、《米德爾馬契》叭披、《草葉集》的篇幅太大就可能讓人覺得有點牽強。
而且秀鞭,《湯姆·瓊斯》的張谷若譯本(《棄兒湯姆·瓊斯史》)我是早在九十年代前期就已經(jīng)收藏了的趋观,《戰(zhàn)爭與和平》更是早在大學時代就收藏過高植譯本,雖然沒過多久就被我當作舊書提到當年的北京海淀中國書店去賣掉了锋边,但如今我看到在讀書網(wǎng)友中備受推重的草嬰譯本,卻還是有點禁不住收藏的欲望编曼,而《草葉集》中的詩歌則其實我還部分地讀賞過豆巨。
也許應該說,最重要的原因還是錯過了讀賞這四本書的最佳時間吧掐场,首先是大學時代往扔,其次是緊接著的某高校圖書館供職時期,一旦陷身市場經(jīng)濟的汪洋大海熊户,丟掉了“救身圈”萍膛,人就勞碌了,而且過了三十歲嚷堡,想法也多了蝗罗,于是心就浮躁了,注意力就更難持久集中了蝌戒。關于這一點串塑,我不知道是否也有書友與我有相似的感受。我想北苟,就像我們會錯過追求某個心儀女人的最佳時間或錯過與某個心儀女人的最佳結(jié)合時間一樣桩匪,在讀書和藏書的領域里應該也是有這樣的事情的。不是嗎友鼻?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傻昙,由于與以上所述大致相同或相似的理由和原因,費迪曼教授在《一生的讀書計劃》英文版第四版中推薦的207本世界人文經(jīng)典彩扔,我“過去沒讀過妆档、如今已不太想讀的”數(shù)量就更大了。而之所以要加上這么一句貌似毫無必要的“自爆家丑”的話借杰,則是因為我之所以要對自己“讀過的和沒讀過的过吻,很想讀的和不太想讀的”國外一流文學和人文經(jīng)典名著作這番清算和盤點,目的其實也可以說就是為了“懺悔”(雖然我并不信仰上帝,心中卻也并非沒有自己信仰的“神祇”)纤虽。
作者注:該文系摘要改編自陳致成讀藏學思小集《書林攬秀》上輯文稿《讀過的和沒讀過的乳绕,很想讀的和不太想讀的——關于國外經(jīng)典名著讀藏的舊賬清算與欠債懺悔(上篇)。原文寫作于2016年6月18日至30日逼纸,同年7月兩次修訂和訂補洋措。又及,該文摘要改編所據(jù)原文在收入《書林攬秀》時因為失校杰刽,在《過去讀過菠发,如今仍然認可的(下)》一節(jié)的“【哲學與倫理學十六本】”段落中,“威爾遜和麥克勞林的《為什么愛情不能持久》”這一列舉重復了一次贺嫂,卻遺漏了“肖特的《真愛怎知道》”這一列舉滓鸠,實在是有點露怯。
(2018年8月)
【讀過的和沒讀過的第喳,很想讀的和不太想讀的_原創(chuàng):笑獨行_凱迪社區(qū) > 文化散論(笑獨行發(fā)布于)2016/7/1 4:00:22】1742次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