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網(wǎng)上鋪天蓋地的都在流傳“留學生回國躲疫情捣域,不配合防控啼染,公主病發(fā)作”的新聞醋界。
第一則:一名意大利返回的留學生在被隔離期間,對提供的白開水不滿提完,堅持要喝礦泉水形纺,聲稱白開水內(nèi)有雜質(zhì),吵鬧不休直到把警察驚動徒欣。
第二則:一男子從乘坐的航班到達機場時已是深夜,該男子認為等候防疫檢查區(qū)域的條件簡陋打肝,質(zhì)問機場工作人員:“我歐洲回來的就這待遇脂新?”
這兩則新聞的當事人,都快被網(wǎng)友們的口水淹沒了粗梭。
是的争便,既然你選擇回國,說明你認為断医,相對于國外滞乙,國內(nèi)目前較為安全,也就是說你認可國內(nèi)的防控措施是有效的鉴嗤。
既然如此斩启,你為何不配合這些措施,要以一己之私來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安全醉锅?
國內(nèi)網(wǎng)友們的憤怒來之有理:親人的離去兔簇,生活的不便,那么多天的犧牲硬耍,怎能因為你的自私而付之一炬垄琐?
我們這些身居國外的網(wǎng)友們也憤怒:憑什么因為你們的放肆,使海外華人的整體形象经柴,在祖國蒙羞狸窘?
據(jù)網(wǎng)友爆料,這兩則新聞中的當事人都是留學生口锭。
這里所說的留學生朦前,既指離開家人獨自赴洋的學子,也包括跟隨父母移民在外的孩子鹃操。因為,最近回國的華人中春哨,這兩類人都有荆隘,而且在網(wǎng)友眼里,確實也分不出誰是誰赴背。
那么椰拒,留學生的教育究竟怎么了晶渠?出國求學,還慣出毛病來了燃观?
01
“公主病”不是在國外被慣出來的
我和就讀溫哥華當?shù)卮髮W的女兒褒脯,聊起了上述兩則新聞,說國內(nèi)網(wǎng)友都叱責這幾個留學生在國外慣出了“公主病”缆毁。
女兒不同意:“他們的公主病番川,不是在國外慣出來的,是他們自己身上的問題脊框。我們學校個別留學生也有這毛病颁督,我們都鄙視他們。”
女兒告訴我一個例子浇雹。
一個多月前沉御,學期剛開始,留學生們紛紛返校昭灵。
女兒寢室一位從疫情嚴重省份回來的同學吠裆,我們暫且稱她蘇某,若無其事地出現(xiàn)在寢室里課堂上烂完,連口罩都沒戴硫痰。
當時,疫情的海外形勢尚好窜护,當?shù)卣踔炼紱]有防范疫情這根弦效斑。但華人們很自覺,多數(shù)從國內(nèi)返回的華人都自覺隔離在家柱徙。
女兒和其他同學一起與她交涉缓屠,請她自我隔離,起碼戴上口罩护侮。這位蘇某竟以加拿大政府當時還沒有類似政策為由敌完,拒絕同學們的合理訴求。結(jié)果羊初,只能以蘇某的室友們搬離寢室滨溉,來逆向隔離。
蘇某的這種自私和無禮长赞,顯然不是受加拿大文化的影響晦攒,應該是她自己以前所受教育的痕跡,其中以家庭教育為最得哆。簡單說脯颜,就是她身上有“公主病”。
患有“公主病”(或王子卜肪荨)的人栋操,自小受家人過度溺愛闸餐,有問題常歸罪于外因,缺乏責任感矾芙。
這種人舍沙,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別人的權(quán)益剔宪,在他們心中什么都不是拂铡。
他們被父母寵成明珠,父母卻被他們當成提款機歼跟。
《環(huán)球網(wǎng)》上近日有一篇報道和媳,也提到了類似現(xiàn)象。
有一位留意學生哈街,癡迷各種奢侈品留瞳,一言不合就訓斥父母匯錢不及時。他的父母呢骚秦,并不是什么身價不菲的富翁她倘,為了供兒子的留學費用,甚至賣掉了房子作箍。而這位假“富二代”硬梁,對西人同學一副諂媚笑臉,卻在其他留學生面前胞得,炫耀穿戴荧止,假模假樣。
這種人阶剑,本性上認為外國文化更高級跃巡,自己來到國外,吃上了黃油奶酪牧愁,無形中身份也高貴起來素邪,由此認為自己比同胞優(yōu)越。
他們在西人面前的奴顏婢膝猪半,透露了內(nèi)心的自卑兔朦;他們在同胞面前的頤指氣使,揭示了人格的失衡磨确。
他們不明白的是沽甥,無論是媚外還是欺內(nèi),都與西方文化中人人生而平等的精神內(nèi)核相悖俐填。
心理學家李玫瑾認為安接,父母對孩子過分的愛不僅不能讓孩子學會愛,反而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就是家庭的中心英融,進而變得自私甚至冷酷盏檐、殘暴。
02
有擔當?shù)哪贻p一代是主流
同樣在這次疫情中驶悟,我們看到更多的胡野,是有擔當?shù)哪贻p一代。
《環(huán)球網(wǎng)》21日題目為“美國留學兒子回國痕鳍,當?shù)笞罱箲]的38小時:YES硫豆!這才是少年該有的樣子”一文中,記述了作者兒子落地北京后的表現(xiàn)笼呆。
文章中的兒子長途飛行落地后熊响,面對填表問題“近期是否與發(fā)熱的人接觸過”,他選擇了“Yes诗赌!”汗茄。雖然他知道這樣回答的后果會給自己帶來不小的麻煩,但仍然無懼地選擇了誠實铭若,這份擔當值得點贊洪碳!
而這位父親,雖然在聽到這個回答的一瞬叼屠,因為擔心而一度暴怒瞳腌,但從他事后所寫的這篇文章來看,我想他內(nèi)心是欣慰的镜雨,是自豪的嫂侍。
由此可見,兒子的表現(xiàn)荚坞,體現(xiàn)的正是這位家長的價值觀挑宠。
文中,作者還寫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留學生這個群體絕對不能被個別人的丑陋行徑所代表”西剥。
類似的年輕人還不少痹栖。
這兩天,我被朋友圈里的一則發(fā)文感動瞭空。
朋友的兒子剛符合獻血年齡要求揪阿,就主動提出去鮮血,為因疫情而來的血荒咆畏,貢獻自己的力量南捂。
這位大男孩在國外長大,同時接受了學校給予的西方教育旧找,和家庭傳承的東方理念溺健。
他不僅認同西方“平等博愛”的價值觀,也深具“天下為己任”的赤子之心钮蛛。
這種孩子長大以后鞭缭,就是社會的擔當剖膳,身邊人的榜樣。不管他喝的是中國墨汁岭辣,還是洋墨水吱晒。
中西方文化,無論它們的包裝有何不同沦童,本質(zhì)是一樣的仑濒,那就是:有責任,有擔當偷遗,有愛心墩瞳。
03
什么樣的教育 什么樣的孩子
教育學家瓦西里曾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第一任老師氏豌,當然也是最重要的老師喉酌。
父母影響了孩子的人生觀,塑造了孩子的價值觀箩溃。
留學生或是移民家庭瞭吃,在培養(yǎng)孩子的品格方面,做到以下幾點涣旨,那么你的孩子無論在國內(nèi)或國外歪架,都不會成為社會的毒源,父母的羞恥霹陡。
-
重視社會實踐
鄰居一家在五年前搬來和蚪,家里的女兒當時剛讀八年級。
女孩在父母的鼓勵下烹棉,參加校內(nèi)的各類俱樂部攒霹,還投身校外的女童子軍組織。
夏天毒日底下浆洗,她走街串巷義賣餅干催束,為癌癥基金會籌款。
冬天大雪紛飛伏社,她跟隨女童子軍團隊抠刺,去山上扎帳篷學習野外生存。
幾年下來摘昌,這孩子不僅體魄越來越強健速妖,自信的笑容也越來越燦爛。
秋天我們附近幾家門外人行道上的落葉聪黎,經(jīng)常都是她一個人罕容,掃得干干凈凈。
她的的學習也沒耽誤,去年锦秒,如愿以償?shù)啬玫搅瞬祭蚀髮W的offer露泊。
不要小看社會實踐對孩子各方面的幫助。
通過社會實踐脂崔,孩子們更明白讀書的重要性滤淳,從而珍惜讀書的機會梧喷;也更容易把自己定義為社會人砌左,培養(yǎng)社會責任心。
-
勿忘傳統(tǒng)文化
這次國內(nèi)疫情爆發(fā)铺敌,海外華人幾乎買空了所在地的口罩等防護用品汇歹。熱心同胞中,不乏華人學子的年輕身影偿凭。
這些在外求學的華人子弟产弹,前兩個月為國內(nèi)同胞四處延買防護用品,使歐洲口罩一度脫銷弯囊。
那是因為痰哨,他們始終認為自己身在海外,心是中國心匾嘱。
父母要使在海外求學的孩子保持一顆中國心斤斧,就要讓他們平時多接觸中國文化。
孩子對祖先傳承下來的文化越了解霎烙,就越容易認同自己的華人身份撬讽,也就越在乎同胞的喜怒哀樂,就越不容易出現(xiàn)本文開頭新聞中悬垃,那種罔顧國內(nèi)同胞安危的“公主病”游昼。
-
父母做好言傳身教
上文提到的那位主動獻血的大男孩,他的媽媽也是一位心系他人的熱心人尝蠕。
這位熱心媽媽烘豌,在國內(nèi)疫情嚴重時,各方尋找正欲回國的同胞看彼,請他們幫忙帶回在國外募集的救災物資廊佩。
而在目前加拿大疫情噴發(fā)時,又積極呼吁華人捐物捐血闲昭,以幫助加拿大度過難關罐寨。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了父母的言傳身教序矩。
你想要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鸯绿,先請你自己做這樣的人。
正如英國作家阿謝姆所言:一個榜樣勝過書上二十條教誨。
家長付諸什么樣的教育瓶蝴,孩子長成什么樣的人格毒返。
海外學子的家長們,愿我們的孩子長成一棵棵參天大樹舷手,值得家人驕傲拧簸,值得社會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