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剛過韵卤。為一位不很熟悉的人哀悼,或者為一類人哀悼袜瞬。
武漢理工大學研三學生陶崇園于3月26日跳樓自殺怜俐,親友公布死者死于抑郁癥,懷疑是陶的導師王攀對其長期精神壓迫而自殺邓尤。
面對此事拍鲤,我不知道已經(jīng)是第幾位由于在高校中——這個看似平靜,實則權(quán)力沒有監(jiān)督監(jiān)控制度的地方——放棄自己生命汞扎。
很多聲音認為季稳,像這類學生和自身心理脆弱、無法承受挫折分不開澈魄。也有聲音認為或許是因為學生想從導師那里得到太多的優(yōu)待和與眾不同景鼠,然后一步步將自己拉入被控制的沼澤,一去不返痹扇。
我們雖然不至于譴責受害者铛漓,我們甚至覺得此事距離我們很遙遠,雖然我們也是高校研究生鲫构,雖然有時候也會蒙受一些壓力和批評浓恶,但運氣較好。如果我們也遇到陶的導師這么一個“精神控制者”在结笨,或者包晰,我們至少敢于在一開始感覺不對的時候就醒悟。
為什么陶感受到不對的時候炕吸,卻沒有及時停止伐憾。
這其實不是高校的特產(chǎn)。
這和我們從小所受教育有關——做一個屈從者赫模,不要做一個反叛者树肃。
在英國心理魔術(shù)師達倫布朗做的真人秀節(jié)目《就范》中,72小時嘴瓤,可以讓一個社會屈從性的人扫外,把另一位活生生的人推向死亡。
我從未想過廓脆,自己能做出最后殺人這樣的事筛谚,但節(jié)目中對普通人誘導的每一步都很熟悉。幫忙在糕點上插上速食標記停忿、或者穿著休閑服在一群正裝大佬前覺得緊迫驾讲、幫忙拿下包、幫忙倒下酒。
一切都很熟悉吮铭,一切都是為了培養(yǎng)社會屈從性时迫。
這很容易理解。
從小到大谓晌,從小孩子的教育掠拳、到長大后進入工作崗位,我們都希望自己被群體接納和喜歡纸肉,這讓我們有安全感溺欧。而不合群和孤立,卻常常有種自己是不是和世界相悖的錯覺柏肪。
一代代的父母對自己孩子教育都是“你要無私姐刁,你要善于分享和奉獻,勇于合作烦味,善待他人”聂使,好像我們真的是個安全的世外桃源。
可是數(shù)不計數(shù)的虐童谬俄、性騷擾柏靶、權(quán)力控制、高校跳樓事件頻發(fā)在警醒我們溃论,可能我們的“屈從性”教育太多宿礁,反而讓每一個個體忽視了“自我的感受”。這種情況下蔬芥,倘若足夠幸運,面對的是品德高尚的有緣人控汉,那么當然相處愉快笔诵;倘若遇到的是衣冠禽獸,那么此時哪來的足夠勇氣反抗姑子、拒絕我們的天然社會屈從性呢乎婿。
從《就范》真人秀中我們看出,精神控制者的洗腦慣用手法就是從小到大街佑、循循善誘谢翎。強加以理由解釋每一個看起來似乎沒有理由的指令,不給予你猶豫的時間沐旨,加以旁觀者的無動于衷和圍觀森逮,你很容易就動搖了。懷疑“一定是我自己的問題”磁携。
3個月前褒侧,溺水身亡的西安交通大學的博士生楊寶德,按其女友的爆料,是因不堪忍受導師奴役而自殺闷供。楊在生前也曾被導師周筠要求烟央,為其拎包、拿水歪脏、打掃衛(wèi)生疑俭,陪她吃飯、購物婿失、洗車钞艇、去她家中幫她裝窗簾等。
往往我們以為對方能夠放棄的僥幸心理移怯,實際情況卻是香璃,永無止盡。
這個真相如此赤裸裸舟误,卻讓我覺得好心疼葡秒。
哪一個孩子不是家庭里的掌上明珠,哪一個讀研究生的孩子不說是去拿諾貝爾獎嵌溢,至少也想走上一個普通人的生活眯牧,成家、立業(yè)赖草、孝敬父母学少、妻子環(huán)繞。
這些美好的未來秧骑,都比不過眼前讓人失望的現(xiàn)實版确。連跳樓的勇氣都有,卻沒有勇氣反抗自己的屈從性乎折,這著實讓人心生憤怒和心生悲憫绒疗。
反觀那些“精神控制者”,他們想控制的不止是現(xiàn)在骂澄,甚至還有當事者的未來吓蘑。除了他們的學業(yè),甚至還有他們的生活坟冲、時間磨镶、前途哪工,直至生命俱恶。這樣一類人篡石,永遠也別期望他們的“回心轉(zhuǎn)意”照瘾。
這類人無論當事人做的多好寻拂,永遠都是高高在上的貶低和威脅自己學生——對他們吹毛求疵晨川、永遠都不滿足刷喜、都在羞辱學生的人格荣回。
打擊他們、貶低他們雹锣、然后好掌控他們和傷害他們网沾。
學生們開始反省自身、懷疑自身蕊爵、否定自身辉哥,然后屈從于控制者。
但攒射,這一切都可以被識別和拯救的醋旦,倘若能夠早一些樹立自我防抗意識,在一開始感覺不對時候止步会放,不要對傷害你的人報以僥幸心理饲齐,該離去就離去,無法忍受就不要忍受咧最。
我們?nèi)鄙俚木褪沁@樣的意識:“沒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捂人,只有我們才有權(quán)給自己下定義,沒有必要和別人證明或解釋我是誰矢沿。如果TA把我貶得一文不值滥搭,而其他人卻并不這樣認為,那么TA的目的絕非因為愛我捣鲸。”
為什么不反抗瑟匆,因為我們的“寶寶心里苦”,實在是不好意思拿上臺面說栽惶。畢竟生活工作中愁溜,總免不了來自各方的壓力,并不都是和風細雨外厂,有可能會有狂風暴雨祝谚。甚至有的家長會說“不就是被老師說了兩句嗎?心里素質(zhì)怎么這么差酣衷?”
所以漸漸地,我們都變成了服從性高次泽、忍耐力強的“好孩子”穿仪,卻喪失了對自身感受的判斷力,對自己處境是否健康意荤、安全的判斷力啊片。
記得我曾在四年級時候,不喜歡數(shù)學課玖像,當然數(shù)學老師也不喜歡我紫谷。不僅批評我,還開家長會找我媽媽告狀我。當時我不清楚怎么回事笤昨,只知后來轉(zhuǎn)學了祖驱。換了一位數(shù)學老師后,我還是我瞒窒,一開始還是學不好數(shù)學捺僻,但最后在老師和自己的共同努力和溝通下,成績突飛猛進崇裁。
后來偶爾問媽媽匕坯,怎么那么巧就換了學校,我從來不認為媽媽會因為我只有數(shù)學單科成績不好而轉(zhuǎn)學拔稳。媽媽淡淡說一句“當時交流了就覺得那個老師有點問題葛峻,半個小時交流下來,一點解決方案都沒提巴比,都是在數(shù)落小孩子的不是术奖。”
瞬間覺得我媽神偉大匿辩!好像的確是的腰耙,那次惴惴不安等著和數(shù)學老師交流完的媽媽批一頓自己,卻并沒有铲球。我感謝媽媽的“第一感覺”和對自己的信任挺庞,也感覺到身為父母,對孩子的關照多么重要稼病。有時候我們不是要數(shù)落小孩子的“異類”选侨,而是要去探究其中的原因。這些一點一滴的教育然走,累積起來援制,就是孩子們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素質(zhì)”。
所以我長到這么大芍瑞,我學會重視自己的感受晨仑、學會理性分析現(xiàn)狀、也學會自我保護拆檬。
也希望你們能夠有勇氣成為“異類”洪己,對不合理的群體規(guī)范說不,對不正常的精神控制有所作為竟贯。敢于在別人消極冷漠之時答捕,伸出援手。
此外屑那,當你處在對方的控制范圍內(nèi)時拱镐,你可能難以冷靜思考艘款。你要從你被對方控制的環(huán)境中,抽身出來沃琅,找到一個對方勢力范圍之外的哗咆、安全的環(huán)境阵难,仔細思考在你身上發(fā)生了什么岳枷。
你可以去找那些真正關心你、一直鼓勵你重視自己感受呜叫,而不是否定你想法的人空繁,咨詢他們建議。
那些惡劣的人絲毫不會因為你的死而受到一絲一毫感化和撼動朱庆,他們會歸功于你的軟弱和心理問題盛泡。這一切只能傷害真正愛你的人。
所以娱颊,只要活著傲诵,就不會輸。
完|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