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Dave Cheney換工作了。大家都在猜他會不會去微軟。然而他去了Heptio坷剧。為此门粪,他還發(fā)了一篇博客。里面對容器,kubernetes,等等的意義的描述頗為精彩风罩。我把其中的一段翻譯了一下湃缎。感興趣的同學(xué)請可以看全文.
我還記得我初次見到Docker的時候购公。它還沒一歲,但是公司已經(jīng)利用各種不同的機會大肆宣傳 了雁歌。Canonical在SFO附近的一個酒店有活動的時候宏浩,我說服了幾個同事,我們一起擠入了一輛出租車去參加了位于San Mateo的第一次meetup靠瞎。那天我所見所聞深深震動了我比庄。不光是速度,而是加州的觀念乏盐。如果我將我整個應(yīng)用部署commit 到git里面佳窑,世界將會怎樣? 那天晚上我清楚的認(rèn)識到父能,虛擬機虛擬的是人們不在乎的東西: 顯卡神凑,軟驅(qū),被交換到虛擬硬盤的虛擬內(nèi)存何吝。人們想要的是虛擬內(nèi)核 - 他們自己的 pid 1溉委。 開發(fā)人員真正想要的是一種部署一個應(yīng)用程序的方式。而如Chef爱榕,Puppet和Juju這樣的編排工具試圖安排整個操作系統(tǒng)瓣喊。對開發(fā)人員而言,文件系統(tǒng)黔酥,crontabs藻三,init / upstart / systemd,apt-get , dpkg-reconfigure等等這些不僅僅是別人的問題跪者,根本是不相干的棵帽。
任何忍受過我胡言亂語的人都知道我是 Innovator's Delemma 的堅定支持者。透過 Christensen的邏輯之窗渣玲,服務(wù)器編排市場被顛覆這個事實清晰可見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