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現代網絡的幻想》
如果讓我去無線電波靜默區(qū)待上一天筏餐,我很愉快。
如果待上一星期牡拇,我想趕緊回家胖烛,因為家里有無線網絡。
紙媒興盛時代诅迷,有人幫你過濾信息。
互聯網時代众旗,自己須學會過濾信息罢杉。
互聯網會做夢嗎?
不知道贡歧。但我記得夢里我從來不會玩手機或者上網滩租。
觀感:影片拍得像PPT,十章里前八章是互聯網基礎知識宣講利朵,后兩章是導演狂想律想。IT小白且沒什么科技興趣的,看前兩章容易昏昏欲睡绍弟,但堅持到最后會發(fā)現物有所值技即。
《直到世界盡頭相遇》《灰熊人》
這兩部片子有種奇特聯系。
Timothy Treadwell 就是那只奔向群山的企鵝樟遣,"灰熊圣地”(grizzly sanctuary)就是80公里外的群山而叼。
信念足夠強烈身笤,使人瘋狂。
在《The Moon and Sixpence》里葵陵,Mr. Charles Strickland 拋棄一切到巴黎學畫液荸,面對倫敦來人的質疑,不管是“天賦”還是“年齡”脱篙,Mr. Charles Strickland只有一個回答:
I've got to paint.
Timothy Treadwell深信保護灰熊娇钱,照顧灰熊是他的使命。
Timothy懷著信念從嗑藥酗酒中清醒绊困,恢復健康生活文搂。
如果信念讓你變得更好,那么任憑信念帶你到任何地方考抄,落到世界盡頭也好细疚,在灰熊圣地長眠也好。死于這種信念川梅,至少不后悔疯兼。
個人看法。
《直到世界盡頭相遇》兩段在海底拍攝的畫面贫途,氣泡不斷上升吧彪、融合,水母緩緩游動丢早,貝殼大片大片地鋪在海底姨裸,海藻迎面而來,伴著帶宗教色彩的女聲吟唱怨酝,賦予整部片子如詩般神秘美感傀缩。
Herzog在《灰熊人》里解釋了這種畫面:
Timothy拍攝的影片中,有一小段時間他消失在山坡上农猬,屏幕畫面上只余風吹樹搖草動赡艰,這時赫爾佐格的畫外音響起,
Timothy didn't realize that seemingly empty moments had a strange, secret beauty. Sometimes images themselves developed their own life, their own mysterious stardom.
很喜歡《灰熊人》的片尾曲 《Coyotes》by Richard Thompson.
Timothy的朋友一邊開著直升機一邊跟著歌兒唱斤葱,唱著唱著歌詞里消逝的人名換成了Timothy慷垮。
"Timothy was gone."
我喜歡這個結尾。
小結:三部紀錄片觀后感等級《灰熊人》>《直到世界盡頭相遇》> 《你瞧:現代世界的幻想》揍堕。
《灰熊人》是篇熊吃人的故事番外料身。
《直到世界盡頭相遇》是首敘述南極生活的散文詩。
《你想:現代世界的幻想》是篇論述現代網絡的科學論文衩茸。
《壞中尉》《重見天日》
這兩部是Werner Herzog導演的劇情片芹血,特地挑來看,對比前三部紀錄片。
色調上《壞中尉》更陰暗祟牲,音樂也迷幻隙畜,大部分配樂用吉他和西塔琴。
拍攝視角和我看過的好萊塢大片區(qū)別很大说贝。
好萊塢大片講故事大多從主角視角出發(fā)议惰,看人或看物時,鏡頭從主角視角拍攝乡恕,以便觀眾代入角色言询,和主角同喜同憂。
我特地留意《壞中尉》這部電影里傲宜,沒有如此鏡頭运杭。
即使導演拍攝主角和配角密室談話,鏡頭也會從配角肩后拍攝函卒。仿佛導演與觀眾一起當個旁觀者辆憔,是第三只眼,旁觀Nicolas Cage飾演的壞警察故事报嵌,就像在看紀錄片虱咧。
壞警察在查案過程中逐漸喚醒了自己正義感。導演采取這種拍攝手法锚国,更真實腕巡、更客觀。
《重見天日》和《血戰(zhàn)鋼鋸嶺》都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血筑,都在說戰(zhàn)爭中士兵的堅持绘沉。
前者是求生信念,后者是宗教信仰豺总。
對比《重見天日》车伞,《血戰(zhàn)鋼鋸嶺》太煽情太直白了。
如果沒有影片中根據XX真實故事改編的字樣喻喳,我相信《血戰(zhàn)鋼鋸嶺》簡直是神話傳說另玖。
《重見天日》里,戰(zhàn)俘們浮水逃生沸枯,半坐在河灘上,從胸脯上扯下一條條吸血螞蟥赂弓,這個鏡頭看得我頭皮發(fā)麻绑榴。
和《壞中尉》一樣,《重見天日》里導演仍然選擇和觀眾一起當第三只眼盈魁,旁觀整個故事翔怎,偶爾用幾個從主角視角拍攝的鏡頭,營造緊張感。
總結:Werner Herzog導演紀錄片赤套,拍真實故事飘痛,卻拍出如詩美感;導演劇情片拍虛構故事容握,卻拍出如紀錄片般真實感宣脉。
PS.: 讀完《漢語與中國文化》還有《翻譯乃大道》后,修改文章剔氏,減少“的的不休”塑猖,努力寫健康簡潔好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