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jīng):
《利未記》第6章贮乳。
經(jīng)文:
他既犯了罪粪牲,有了過犯,就要歸還他所搶奪的萌朱,或是因欺壓所得的屠阻,或是人交付他的红省,或是人遺失他所撿的物,或是他因什么物起了假誓国觉,就要如數(shù)歸還吧恃,另外加上五分之一,在查出他有罪的日子麻诀,要交還本主痕寓。(利6:4-5)
關(guān)鍵詞:
交還本主。
心得:
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蝇闭,一個基督徒若是不小心犯了罪呻率,只要向上帝認罪,并且表示愿意悔改就好了呻引,就萬事大吉了礼仗,并不需要再附上額外其他的代價。其實這是一種完全錯誤的觀念,它使基督信仰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鼓勵人不負責任元践,也不用承擔犯罪后果的信仰韭脊!但事實上絕對不是如此。
從律法的規(guī)定可以看出单旁,所謂的“罪”絕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沪羔,它一定包含著某件具體的錯誤,或是對某個具體人的傷害慎恒。這種傷害可能是經(jīng)濟層面的任内,也可能是身心靈其他層面的。因此真正的贖罪融柬,既包括了獻祭所代表的向上帝的認罪死嗦,也包括了對某個具體被侵害者的賠償。唯有同時滿足對上帝和對人的雙重認罪粒氧,才是真正完整的贖罪祭越除!
這讓我想起主耶穌的一段教導(dǎo),他說:“所以外盯,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摘盆,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饱苟,先去同弟兄和好孩擂,然后來獻禮物∠浒荆”(太5:23-24)可見在主耶穌的教導(dǎo)中类垦,與人的和好甚至是優(yōu)先于向上帝獻祭的。
認識到這一步城须,剩下的就比較讓人慚愧了蚤认。因為在現(xiàn)實情況中,我們往往是做認罪禱告容易糕伐,具體向人說對不起更難砰琢!這或許是由于拿不下面子,或許是擔心對方不肯饒恕甚至反過來報復(fù)自己良瞧,但無論是哪種情況陪汽,它都不是理所應(yīng)該的,是需要求主賜下勇氣去勝過的褥蚯。
誠然掩缓,向人認罪也許確實會讓自己失去人前的榮耀,但必定能夠讓我們得著上帝的榮耀遵岩。他人也許真的不會原諒我們過去的錯誤,但上帝必定樂意饒恕和赦免。那么尘执,就求主給我們勇氣吧舍哄!
祈禱:
主啊,當我有對不起他人的地方時誊锭,求你賜給我說“對不起”的勇氣表悬。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