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導學案
一、填空:
1.《石壕吏》是一首(敘事詩)熏挎,以(時間)為順序速勇,中心人物是(老嫗),事件是(官吏夜捉人婆瓜、老婦應兵役)快集,故事發(fā)生在唐代著名的(安史之亂)歷史事件中。作者(杜甫)廉白,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后人稱他為(詩圣)乖寒,稱他的詩為(詩史)猴蹂。
2.“暮投石壕村”簡潔的交代了詩人投宿的(時間)和(地點)。
3.“三吏”“三別”分別是:《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楣嘁,《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磅轻。
4.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附書至(信)(2)新戰(zhàn)死(最近)(3)未去(離開)(4)猶得備晨炊(還能夠)(5)老翁逾墻走(越過)(逃跑)(6)死者長已矣(完結)(7)泣幽咽(形容低微,斷續(xù)的哭聲)(8)聽婦前致詞(對……說話)(9)天明登前途(前面的路)
二逐虚、用原文回答問題:1.全詩情節(jié)緊緊圍繞著(有吏夜捉人)一句展開聋溜。
2.表明戰(zhàn)爭慘烈的句子是:(二男新戰(zhàn)死)。
3.表明老百姓生活極度貧困的句子是(出入無完裙)叭爱。
4.表明老婦人確實被抓走的句子是(獨與老翁別)撮躁。
5.《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兩句渲染出了縣吏的如狼似虎的蠻橫氣勢买雾,也表現(xiàn)了老婦人的凄苦把曼、可憐。
6.《石壕吏》中全篇的提綱是(有吏夜捉人)漓穿,以下情節(jié)嗤军,都是從這里生發(fā)出來的。
7.《石壕吏》中極其概括晃危,極其形象地寫出了吏與婦尖銳矛盾的兩句詩是(吏呼一何怒叙赚,婦啼一何苦)。
8.《石壕吏》中(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收盡全篇震叮,于敘事中含無限深情沿量,也暗示老婦人已被抓走。
9.表明捕吏兇暴冤荆,老婦凄苦的語句(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10.表明老婦家遇不幸朴则,親子戰(zhàn)死,揭露戰(zhàn)爭罪惡的語句(一男附書至钓简,二男新戰(zhàn)死)乌妒。
11.老婦口述生死,暗含凄苦無奈的語句(存者且偷生外邓,死者長已矣)撤蚊。
12.表明家無壯男,凄婉可憐的語句(室中更無人损话,惟有乳下孫)侦啸。
13.表明戰(zhàn)爭給家庭帶來的不幸與困苦的語句(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丧枪。
14.寫老婦為保家庭光涂,自請應役的語句(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拧烦,急應河陽役忘闻,猶得備晨炊)。
15.暗示老婦人被抓走的語句(天明登前途恋博,獨與老翁別)齐佳。
16.能概括全詩內(nèi)容的:聽婦前致詞。
三债沮、閱讀訓練1.“有吏夜捉人”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有吏夜捉人”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總領炼吴。
2.“婦人”致詞分三層,這三層的意思分別是什么疫衩?①寫三男全被征硅蹦;②家中情況;③老婦自請服役隧土。
3.老婦的三個兒子都被迫當兵提针,說明當時什么樣的社會環(huán)境?說明當時社會非常殘酷
4.“急應河陽役”中的“急”字該怎么理解?戰(zhàn)事緊,擔心孫子和兒媳曹傀。
5.“獨與老翁別”中的“獨”字突出了什么?說明國家急需兵源
6.老婦人說:“老嫗力雖衰辐脖,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皆愉,猶得備晨炊嗜价⊥Э伲”這句話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擔心家人,支持平息安史之亂久锥。
7.“獨與老翁別”換成“揮手別老翁”好不好?請簡要分析家淤。不好,原詩“獨”暗示老婦已被帶走(1分)瑟由。詩人日暮投宿絮重,老翁與老婦共同接待,一夜之間歹苦,只剩老翁(分析1分)青伤,“獨”表現(xiàn)了凄苦、悲憤之情(1分)殴瘦,改后的詩句表現(xiàn)不出這種意思和情感(1分)狠角。
8.《石壕吏》寫了一個什么故事?用詩中的詞簡括老婦人一家各個人的遭遇。官差深夜捉丁不能蚪腋,拉老婦人充數(shù)的故事丰歌。三男戍,二男死;孫方乳屉凯,媳無裙;翁逾墻立帖,婦夜往。
9.《石壕吏》按照開端神得、發(fā)展厘惦、高潮、結局理清故事情節(jié)哩簿,并概括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分析詩歌流露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酝静。這是一首敘事詩节榜,其主體部分是老婦人的“致詞”。詩的前四句寫“致詞”的由來别智,也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最后四句是結局和尾聲宗苍,暗示老婦已被抓走。老婦致詞又可分為兩層:5-16句老婦人敘述家中的不幸薄榛;17-20句老婦人主動請求從軍讳窟。全詩通過詩人的見聞,詳寫老婦的痛苦申訴敞恋,描繪出①戰(zhàn)亂給人民帶來的沉重災難②揭露了官吏的橫暴③表露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④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丽啡。
10.詩中有幾個人物?他們各有什么特點?老嫗,石壕吏硬猫。老婦是主要人物形象补箍。性格特點:她在危急之下改执,挺身而出,主動從軍坑雅,有敢于承擔苦難的精神辈挂。石壕吏開頭出現(xiàn),中間便隱入幕后裹粤,“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態(tài)度蠻橫终蒂,兇暴無比。
11.為什么不說“征兵”“招兵”“點兵”而說“捉人”?“捉”字暗示當時百姓不愿意去當兵遥诉,但是百姓不顧及百姓們的意愿拇泣,采取捉的方式,強迫別人當兵;“捉”字表現(xiàn)了官吏們的兇殘和霸道突那。
12.為什么夜間出動?一則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時常發(fā)生挫酿,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無法“捉”到愕难;二則表明縣吏手段狠毒早龟,在人們已經(jīng)入睡的黑夜來個突然襲擊。